
马嵬坡【高二语文马嵬坡赏析】.docx
4页马嵬坡【高二语文马嵬坡赏析】 《马嵬坡》是唐代诗人郑畋的作品,是高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马嵬坡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语文马嵬坡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首两句写玄宗“回马长安”时,杨妃死已多时,意谓“重返”长安是以杨妃的死换来的尽管山河依旧,然而却难忘怀“云雨”之情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南朝陈后主偕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在景阳宫的井中,终为隋兵所虏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自缢的举动,抑扬分明诗对玄宗有体谅,也有婉讽玄宗的举动虽胜陈后主,但所胜实在无几 此诗首句的“玄宗回马”,指大乱平定、两京收复之后,成了太上皇的玄宗从蜀中回返长安其时距“杨妃死”已很久了两下并提,意谓玄宗能重返长安,正是牺牲杨妃换来的一存一殁,意味深长玄宗割舍贵妃固然使局势得到转机,但内心的矛盾痛苦一直贯穿于他的后半生,尽管山河重光(“日月新”),也不能使他忘怀死去的杨妃,这就是所谓“云雨难忘”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可喜下长恨相兼,写出了玄宗复杂矛盾的心理 诗的后两句特别耐人玩味终是圣明天子事”,有人说这是表彰玄宗在危亡之际识大体,有决断,堪称“圣明”,但从末句“景阳宫井又何人”来看,并非如此。
景阳宫井”用的是陈后主的故事当隋兵打进金陵,陈后主和他的宠妃张丽华藏在景阳宫井内,一同作了隋兵的俘虏同是帝妃情事,又同当干戈逼迫之际,可比性极强,取拟精当玄宗没有落到陈后主这步田地,是值得庆幸的,但要说“圣明”,也仅仅是比陈后主“圣明”一些而已圣明天子”扬得很高,却以昏味的陈后主来作陪衬,就颇有几分讽意只不过话说得微婉,耐人玩味罢了 但就此以为诗人对玄宗毫无同情,也不尽然唐时人对杨妃之死,颇有深责玄宗无情无义者郑诗又似为此而发上联已暗示马嵬赐死,事出不得已,虽时过境迁,玄宗仍未忘怀云雨旧情所以下联“终是圣明天子事”,“终是”的口吻,似是要人们谅解玄宗当日的处境 此诗对玄宗有所婉讽,亦有所体谅,可谓能“出己意”又“用意隐然”,在咏史诗中不失为佳作 高二语文马嵬坡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借口,突然在范阳起兵次年六月,叛军攻占潼关,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携爱妃杨玉环,仓皇西逃入蜀途经马嵬坡时,六军不发禁军将领陈玄礼等对杨氏兄妹专权不满,杀死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遂请求处死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被迫赐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
郑畋作为唐僖宗朝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之人,对唐玄宗与杨贵妃之事颇有感慨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他在凤翔陇右节度使任上写下此诗 高二语文马嵬坡原文 唐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⑵,云雨难忘日月新⑶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⑷ 注释 ⑴马嵬(wi)坡:即马嵬驿,因晋代名将马嵬曾在此筑城而得名,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为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⑵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⑶云雨:出自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引申为男女欢爱此句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⑷景阳宫井: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边南朝的昏昧陈后主陈叔宝听说隋兵已经攻进城来,就和宠妃张丽华、孙贵嫔躲在景阳宫井中,结果还是被隋兵俘虏 看了的人还看了: 1.高中语文选修古文《长恨歌》赏析 2.长恨歌精彩句子赏析 3.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 4.马嵬教学反思 5.高中语文必修5知识点总结 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