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而时习之》读后感1500字.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257579934
  • 上传时间:2022-0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73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而时习之》读后感1500字对《论语》的解读或有些武断和衍生过度,但确从几个角度令我对中西思想史对比有了新的认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之前的先民都生活在小国寡民的时代《战国策》说:“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在这种格局中,每个聚落居住都相当密集且封闭,大家知根知底,“人不知”的问题根本无从谈起但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国家间发生了急剧惨烈的兼并尧以前“建万国而定九州”,殷初有三千余国,周初为一千七百余国,春秋时尚有一千二百国,进入战国时代后仅剩十几国而已另一方面,儒家的来源是一群巫师,文字在商朝的神权政治体系中,主要用于巫术和祭祀之中,并被巫师阶层所垄断,巫师们所掌握的文字技术帮助他们很快从祭坛进入政坛,使得这一群体有着非常高的政治期待但国家数目的减少和文字的普及打破了这一优势,即使你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也可能只是某个大国中某个行政阶层的普通官员,未必有很大的政治影响面对这一背景,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相较于老子想要回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已经是一种相当积极入世的心态,“人不知而不愠”更是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我们的所学所为,目的并不在于为人所知或为人所用,我们有自己的生活目的,并不依赖于别人的赏识。

      这种生命的自足性,是孔子学说的独立性格的基础但是紧接着,作者用“国王二体论”分析了孔子这段句式的矛盾和困境国王的一体是凡俗的身体,会得病,会犯错,且早晚会死亡另一体,则不会病,永远正确,且不死这后一体不仅有基督的神性,更是整个政体的化身,代表着政治秩序的公正和永恒国王二体论”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在观念上创造了一个超越最高世俗权力的权威,并对最高世俗权力进行约束中国的文化中正是欠缺这样一个挑战和制约世俗权力的重要精神资源儒家学说能塑造优秀的人格,但好人和私德不能作为公共秩序的基础在儒家开创的人文传统中,世界秩序最终统一于人文,天道成了世俗秩序的装饰品,整个社会在对人和对权力的理解上,逐渐丧失了二体论的双重性即使能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不能突破君主专制的桎梏君子们所信奉的价值理想,必须通过肯听从他们的君主来实现,并没有一个另起炉灶的组织和制度体系作为依托,如果找不到这样的君主,君子们几乎无路可走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一个圣王般的君主是不存在的从这个角度看“人不知而不愠”,孔子一方面强调自己的价值理想超越世俗政治,自勉不要理会功利的社会,另一方面他的理想的实现,又必须依靠一个世俗的政治权利来实现。

      虽然他的思想统治了后来的王朝,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但他的学说被用来为他反对的东西服务,也恰恰是一种失败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国自周代以来,可谓是以孝立国孝”是建立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之上的行为规范,也是“仁”的具体表现但是,“孝”表达的不仅仅是感情,还有权威,即孩子对父母近乎无条件的服从儒家正是通过这种建立在基本的人情之上的权威,来寻求建立公共秩序的途径第一,孝道规定了一种绝对服从、没有个人选择的等级式政治秩序:你不可能选择谁是你的父母,但孝道要求你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也必须服从第二,孝道过度强调对家庭的忠诚,淡化了共同体成员的公共责任,削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纽带这也无怪乎儒家思想受到君主的喜爱,任何专制主义都希望人们保持强烈的等级观念,放弃自己的选择权利,成为被动的政治人从公共秩序的角度说,中国人相当自由,除了家庭利益外,几乎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顾作文专制秩序也要求被统治者割断彼此之间的纽带,这样就无法联合起来反抗专制的权威文中说到中国自古是个“纵式社会”,人分上下,位有高低私以为中国社会更像是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形容的石子投入水中后产生的一圈圈涟漪,但“孝”确实是更加描述和强调一种纵式的人际关系,与之对应的是横向的“爱”,我们中国人讲孝敬父母,而不是爱父母,其间差异可见一斑。

      如何处理横向的人际关系,如何保持平等关系中的信赖和责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毕竟没有了共同体的联系,基层社会成员之间积累下来的不是爱,不是德,不是仁,而是自私冷血的法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