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语》的主要思想.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79520608
  • 上传时间:2022-08-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可编辑《论语》的主要思想孔子的思想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完好的思想体系,其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孔子思想的主要精华有:①“仁”的思想;②“礼”的思想;③中庸思想;④教育思想;⑤“孝”的思想;⑥天命思想①“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仁包括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那么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保护,以教化的方式来到达治国安邦的目的②“礼”的思想“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礼的精神主要表达为“仁”、“恭”、“敬”等方面仁”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恭”是对人的庄重和顺,“敬”是对人严肃真诚,以礼相待在孔子的观念中,“正”就是合礼,“割不正,不食”,没有礼就无以立身成人孔子主张以礼义来标准人欲,他一方面成认人欲的存在和满足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强调以礼节欲,抑制欲望的膨胀,到达“仁”的道德境界,他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抑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③中庸思想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

      在实际运用中:时常变通,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但都要遵循认同最高标准——“中”变通是手段,稳定是目的注意防止“过”与“不及”,认为“过犹不及”如孔子提出“质胜文那么野,文胜质那么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强调不可那么止处理事情要注意分寸,不要使行动打破质的规定倡导无可无不可同时也反对不讲原那么,“同乎流俗,符合污世中庸不是指中间道路,老好人,泥守居中④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的教育家教育对象:他主张“有教无类”教育目的:孔子把培养为统治阶级效劳的知识分子作为目的,认为“学而优那么仕”教育内容:“六经”〔或“六艺”〕,以“文行忠信”作为施教的主要内容,排挤消费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重视体育教育,讲美育学习规律:要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学”与“思”的关系教育方法:注重启发 、诱导 ,强调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注意商讨讨论,教学相长当仁,不让于师”⑤“孝”的思想“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中国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根本要求孔子认为孝是仁之本做到“孝”一要合礼,二要真情实感不孝就是不仁孔子对其学生所讲的孝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无违,即绝对地服从父母的意志,即使知道父母错了,也要好言相劝,劝告而父母不理,仍然要和颜悦色的顺从父母。

      其二是“敬而能养”孔子认为只是在生活上赡养父母并不是孝,敬才是孝的本质其三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孔子的孝表达着仁,贯穿着礼,他要求人们对待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孝道有局限性⑥天命思想“天命”即尊天信命强调天人合一,主张畏天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居于首位重要的一点: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乐观,将天道运用于人道,承当起社会责任 赞成敬鬼神,对鬼神既不盲目肯定,也不盲目否认第 页 共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