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研究综述.docx
4页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研究综述 摘要: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社区化、宿舍管理社区化、图书馆效劳社区化、体育场馆设施社区化、医院社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化等方面在对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的根底上,指出了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了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研究的未来开展趋势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研究;综述一、社区与社区化管理的内涵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F.Tonnies)于1887年提出Gemeinschaft(社区)一词,用来表示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美国学者罗密斯(C.P.Loomis)将其英译为Community此后,许多社会学家在使用Community一词时逐渐赋予其更多的“地域〞含义在我国,费孝通、吴文藻等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初首次引入Community一词,将其译为中文“社区〞他们认为,社区就是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它是基于同类型社会生活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区性社会随着社区研究的开展,“社区化〞这一术语在社会研究、城市开展研究以及社区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是基于“社区〞这一概念的复杂性,对“社区化〞下定义就更不容易,明确对“社区化〞进行定义的文献还很少。
李毅认为,“社区化〞是一种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社区开展为目标,以外乡化、集约化、人文化为特征的各种社会活动过程【1】把社区与社区化理念引入高校教育管理,主要基于以下观点:一是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看,高校仍然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进入校园,学校要提供学习、生活、消费、娱乐等等一切效劳高校既相对于大社会独立,它本身又是一个功能比拟齐全的小社会;二是从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看,重视行为科学、重视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是一个趋势高校教育管理应当与高校育人目标相一致,紧密联系学生的文化特质;三是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学分制的全面实行,系、专业、的概念越来越淡化和模糊,学生作为主体活动的空间拓宽了,开展的弹性增强了,社区化管理的优势较原来的管理等传统管理方式显得更加突出了二、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研究的内容与现状 (一)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社区化研究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社区化是高校社区化管理的开端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建筑学领域该领域学者从社区理论在建筑领域的影响出发,结合社区的构成要素,切实地分析了新形势下校园社区化的可行性,在大学空间环境设计及其研究中,引入社区和社区化理念【2】从构筑校园社区的物质空间环境(硬环境)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富于社区气氛的校园空间环境的设计原那么、设计内容和设计手法,提出了在建构满足师生日常活动需求的校园空间的同时,增强校园主体人群的共同意识与社区归属感,营造大学校园的社区气氛,弥补现阶段校园建设中存在的人文感缺失的问题【3】。
二)高校宿舍管理社区化研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传统的学生宿舍管理机制面临挑战与冲击,学生宿舍社区化教育管理模式逐漸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高校学生社区是指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食堂、文体活动场所和宿舍区商业效劳网点等在内的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生活、学习、群体活动的校园特定区域【4】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概念越来越被淡化,宿舍成为学校的最小群位单位张建认为,学生宿舍“社区化〞教育管理模式是在最小区间寻求最大值的有效方法学生社区与大社会的居民社区的不同特点表达在:一是高校学生社区具有青年群体性;二是高校学生社区具有工作规律性;三是高校学生社区具有主体可塑性【5】刘秀梅等人认为,社区化管理模式“就是要在学生社区内建立智能化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学生身份识别系统、水电自动化系统、智能电子监控系统、消防检测系统等,使学生公寓成为智能化的学生社区此外,还应当“建立学生公寓社区应急救援体系及制定其应急救援预案〞【6】辛爱梅那么提出可以从四个方面搭建公寓社区化管理的平台:设专职员入驻学生社区;建立学生社区学生自管委员会;建立学生社区党团组织;建立学生社区警务【7】。
三)高校图书馆效劳社区化研究高校图书馆效劳社区化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开展方向教育部2021年2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明确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因此,社区效劳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深化效劳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有普通高校图书馆1100多所,藏书达3.45亿册,利用率仅为30%[8]高校图书馆效劳社区化,能够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更大范围满足社会读者的阅读需求,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当前,高校图书馆效劳社区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效劳的必要性;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效劳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效劳的内容与途径等在关于高校图书馆效劳社区化现状的调查研究中,过仕明通过对图书馆座位数量、读者日均流量、单位小时座位利用率等指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得出高校图书馆不仅不存在读者拥挤现象,而且积极开展读者可以作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的结论[9]王虹菲等人对辽宁省36所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效劳的根本情况进行的问卷和 调查显示:36所高校中只有17所在不同层次上对社会开放,所有图书馆都没有建立为社会效劳的专门网页或网站。
研究还指出辽宁省高校图书馆向社区开放及效劳的意识比拟淡薄,效劳的内容和效劳的方式也比拟单一,还不能到达高校图书馆规程的相关要求四)高校医院社区化改革研究2021年4月,北京市首批28所高校医院正式对外开放,转轨为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开始向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效劳高校医院的社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开展,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和探讨高校医院社区化改革所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高校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效劳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高校医院从向高校师生提供医疗效劳到向社区开放效劳转变中的指导思想调整、工作目标调整、根本功能调整、管理体制调整等方面;高校医院在转轨过程中遇到的经费、人员、定位、患者信任度等问题;转轨过程中如何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落实双向转诊制度和全面提高效劳水平的问题等研究认为,目前在医疗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和教育体制等方面客观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医院社区化改革的进程]但高校医院社区化仍是大势所趋,需要地方政府、高校和校医院三方共同努力加以完善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化研究目前有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是为适应学生宿舍社区化趋势所进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研究。
这是学生宿舍社区化给高校学生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的研究课题李严端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弊端面对学生宿舍社区化的新趋势,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一是依托学生社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二是加强网络建设,积极引导,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天地二是针对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停留于课堂讲授和理论学习的层面,脱离实际而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的情况,提出通过社区效劳等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依托社区这个“第二课堂〞,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性杨化认为,可以从转变学校管理体制和教育模式、发挥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以及大学与社区的合作与沟通等方面入手,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化三、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一)研究内容上存在的问题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高校有形资源的社区化和管理手段的社区化有形资源主要指高校的硬件设施,如教学设备、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校医院、学生宿舍等综合该领域现有的研究发现,高校有形资源社区化的研究中,图书馆、学生宿舍、体育馆、校医院是高校管理社区化研究最多的局部。
管理手段的社区化研究主要集中于适应高校改革而进行的高校宿舍管理社区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化两大领域研究内容上存在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相对于高校有形资源社区化的研究,管理手段社区化研究不够系统高校硬件设施的社区化问题吸引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如建筑学领域的学者们关注并研究了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社区化的问题;体育工作者参与研究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社区化效劳问题,医务工作人员那么积极研究与讨论高校医院社区化改革问题相对而言,高校教育管理中,宿舍管理与德育社区化问题的讨论缺乏学科互补的优势,研究还不够系统2.缺乏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于探讨高校硬件设施社区化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方法途径,对一些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如何解决大学生和社区居民在高校资源使用中产生的时间等方面的冲突问题,即如何使资源利用到达有效平衡的问题等却很少研究3.缺少如何整合社区资源为高校效劳方面的研究现在的研究根本上集中于高校资源如何为社区所用的思考,在整合社区资源为高校效劳方面,现有的研究也相对较少,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社会实践教育中有所涉及二)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是学科开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纵观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研究,可以发现,大多数文章是采用文献资料法,在理论上探讨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个别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但存在抽样方法与施测过程不够严谨的问题,致使研究结果的代表性、有效性大打折扣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正规的实证研究,研究的方法应当综合应用,这样才更有效果和说服力四、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研究的未来开展趋势(一)“大社区化〞研究理念社会资源兼容共生是“和谐社会〞的四大特征之一,其含义是指和谐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开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类社会资源联合起来,形成合力高等教育管理社区化是符合和谐社会的这个要求的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高校与社区的关系将变得越来越密切,高校教育的扩散效应正在不断地融入社区,高校与社区融合是高校开展的必然方向,“大社区化〞的研究理念在和谐社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这一理念要求将高校与社区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到达双方资源共享共生的理想状态在未来的研究中,除了应当深入挖掘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在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中的价值和作用,也应当关注社区资源如何为高校所用的问题二)实证研究和跨文化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将使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研究的现状与可行性探讨上升到一个新的研究高度。
实证研究将使研究者们更准确地认识与把握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将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过程中的诸多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证研究,检验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的成败,修正社区化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也是未来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社区研究起步较晚,国外关于社区建设与开展的理论和方法较国内更为完善因此,跨文化研究对我国高校管理社区化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学者对美国社区学院职能、英国社区图书馆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高中职社区化等进行了初步的比拟研究,也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在高校教育管理社区化研究的各具体领域,跨文化研究方法的运用还不多见,这将是研究者未来努力的一个方向[参考文献]【1】李毅.城市边缘区成人教育社区化开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1.【2】杨毅,付飞.我国大学校园社区化可行性研究[J].四川建筑,2021(05).【3】郭逢利.社區化的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探讨[D].天津大学,2021.【4】张志军,钱佩忠.高校学生宿舍社区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9(3):87-95.【5】张建.未来高校学生公寓建设方向探讨——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J].经营管理者.2021(13):42-44.【6】刘秀梅等.未来高校学生公寓建设方向探讨——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J].经营管理者.2021(13):291.【7】辛爱梅.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1(6):73.[8]黄燕君.论强化广东高校馆社区化效劳职能的必要性与开展思路[J].图书馆论坛,2021(12):225-228.[9]过仕明.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效劳的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