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施工工艺.docx
36页1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施工工艺1.1普通SMA/AC沥青混合料铺装1・1・1工艺流程1.1.2试验路段施工因本工程上面层采用SMA结构,鉴于此种级配施工难度大的特 点,为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及拌和、摊铺和压实设备的效率和施工方 法、施工组织的适应性,我司在主体工程施工前将进行试验路段修筑,具体方法如下:1、在铺筑试验路段之前,安装好与本工程有关的全部试验仪器 和设备(包括沥青、石料、混合料等室内外试验的配套仪器、设备等), 配备足够数量的熟练试验试验技术人员,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2、在路面工程开工前14 天,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地点,在监理 工程师的监督下,按照技术规范规定备齐投入该工程的全部机械及每 种沥青混合料,铺筑一段长约100-200m的单幅试验路段,采用和主 体工程相同的材料、沥青砼配合比、拌和、摊铺、压实设备3、 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后12小时后,按规定的标准进行压实 度、级配、厚度等检验;试验路面完成后,根据试验段施工,检验施 工方法,并写出试验路段总结报告,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核准后,其 试验参数作为正式施工时依据4、 试验段按规范进行评定,如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可 作为主体工程施工质量依据,并作为主体工程的一部分。
5、 在铺筑试验路段的同时,我司将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1) 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 械,机械数量及科学的组合方法;(2) 通过试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拌和时间和拌 和温度等;(3) 通过试验确定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 动找平方式等施工工艺;(4) 通过试验确定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5) 确定各面层沥青混凝土的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6) 验证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结果,并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合 比和沥青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7) 确定施工生产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制订生产进度计划;(8) 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技术;(9) 确定科学地、高效地施工组织及施工管理体系1.1.3 材料要求一、粗集料粗料应采用坚固强韧耐久的石料,应具有较低的压碎值、磨耗值 和较高的磨光值,并与沥青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应严格控制粉尘含量, 若不满足要求,需采用水洗法清洗粗集料质量应满足《公路沥青路 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8.2和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 面技术指南(SHCF40-01-2002)表3.1.1的要求,试验方法请参照《公路 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进行,应对每批来料进行检验。
二、细集料1、 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为保证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 力,SMA上面层采用玄武岩等破碎的机制砂细集料颗粒通常应有棱 角,为改进和易性和压实性 ,中下面层可采用部分天然砂 ,但天然砂在 矿料中的比例不宜超过机制砂的用量2、 细集料表面必须洁净,不得含有粘土和其它有壳物质石屑中 小于 0.075mm 的部分与沥青的粘附性较差,备料时应注意按规范控制其含量细集料的质量技术要求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 4.9.2 和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 (SHCF40-01-2002)表 3.2.1 的要求3、通过 2mm 筛孔的混合集料部分应是天然砂或用适宜作粗集料 的石料轧碎而成的细料,或者是两者的混合料当按适当比例与其他 的集料、填充料混合时,合成的混合料应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三、填料 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 到的 矿粉,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表 4.10.1 和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 (SHCF40-01-2002)表 3.3.1 的要求四、纤维稳定剂1 、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的纤维稳定剂选用有沥青涂层的颗粒状木 质素纤维。
2、纤维稳定剂的掺加比例以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 其木质素纤维用量为 0.3%3 、木质素纤维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 4.11.1 的规定五、沥青基质沥青采用70号A级石油沥青,沥青混合料上面层采用SBS 类 I-D 改性沥青,沥青的性能和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 范》(JTG F40--2004)表421-2、表4.6.2的规定改性沥青同时要满 足美国 SHRP 沥青路用性能规范表4-1 的要求,沥青适用性能等级, PG76-16六、沥青混合料1、 沥青混合料上面层沥青采用SBS类I-D改性沥青.2、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表 5.3.2-1、 -2、 -3、 -5,配合比设计按马歇尔试验法 进行,技术指标按夏炎热区重交通,设计空隙率按 4%进行控制,技 术标准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表 533-1、-2、-3刨铺3cmSMA -13混合料,由于压实厚度较薄,混 合料矿料级配应严格控制13.2mm以上颗粒的3、 粘层沥青采用PCR阳离子乳化沥青;透层沥青采用PC-2阳 离子乳化沥青。
1.1.4 SMA混合料拌合1、 沥青混凝土在场外我司沥青拌厂搅拌,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到 场2、 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拌和拌制拌和机均有防止矿粉 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生产过 程根据材料含水量变化调整矿料上料比例、上料速度、确保矿料加热 温度,满足拌和要求3、 集料、填料、纤维和沥青严格按生产配合比规定用量测定, 并送进拌和机内进行拌和出料温度一般在175°C〜185°C,混合料 拌和最高温度不得高于195°C,超过195C时应予以废弃集料加热 温度控制在190 °C〜200 °C,这是因为加入的冷矿粉及纤维数量较大, 温度不高不能充分分散搅拌均匀;填料和木质纤维不加热4 木质纤维通过专用入口直接进入拌和机采用一个专用容器定 量投入木质纤维,利用粗集料拌和的撞击力将纤维打散,投料员必须 密切注意开启粗集料料仓的信号,防止错过时间加入木质纤维一般 需要增加干拌时间 5s〜10s5、 拌厂设专职监督员一名,对以下情况进行监督:过度加热的 混合料,或已经炭化、起泡和含水的混合料都应放弃拌和以后的混 合料须均匀,集料所有的颗粒都涂上结合料,不得带有花白斑点、离 析和结块现象,否则不得用于本工程。
6、 SMA 混合料拌和以后,不能储存时间太长,因为储存时间太 长将使混合料表面结成一层硬壳;而且SMA的沥青用量要比普通沥 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高,时间长了,会发生沥青析漏,造成沥青用量 不均匀因此,一般规定SMA混合料的储存都不允许过夜,即当填 拌制的必须当天使用完1.1.5 SMA混合料运输1、 采用干净的自卸槽斗车辆运送混合料,运料车的车厢要涂刷 油水混合液、并先对车厢进行清洁、保证车厢内无杂物每辆车均应 用帆布盖严、盖好,以便防雨、保温2、 根据拌和能力和运距,调配足够的车辆及时将 SMA 混合料 运到摊铺现场为保证摊铺混合料的均衡和连续,现场必须保持一定 数量的运料车,每台摊铺机应不少于2辆〜3辆待卸车3、送到现场的混合料,首先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内容为混合料 是否均匀,色泽是否一致;并逐车测量混合料的温度,做好记录已 经离析或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团块或在运料车辆卸料时留于车上的 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水淋湿的混合料都应废弃1.1.6 洒布粘层沥青为确保上面层与下承层粘结完好,在摊铺沥青混合料前,应对下 承层、横缝接口、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 查井等的侧面,均喷洒一层粘层油。
一、工艺流程二、施工准备1、处理下承层:下承层的清扫、修补、处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 工作,必须予以重视在洒布粘层油之前,必须将路面上的松散材料 予以清除,直到尽可能无尘埃为止该项工作应在摊铺前1 天完成, 并验收确认2、用于洒布工作的所有设备都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压力洒布 机应能满足不同的路面宽度,易于确定和控制洒布率沥青洒布机的 设备应包括:独立工作的沥青泵、流速计、压力表、计量器、读取油 箱温度的温度计、气泡水准、软管和手提式辅助洒布器(用来洒布机 无法洒到的地点)沥青洒布机还应装有沥青结合料的搅拌和循环设 施三、沥青材料的加热1、 用于粘层的沥青结合料的加热温度不得超过120°C2、 沥青的加热方法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3、 所有用来贮备、装卸或加热沥青结合料的贮油罐、输油管、 蒸馏罐、增压油箱和洒布机,都必须随时保持干净和处于良好的工作 状态,并且在操作中不得被异物所污染三、粘层油洒布1 、洒布温度a、 沥青材料应符合下面的温度范围:乳化沥青:冷洒;液体石 油沥青:40C〜60Cb、 粘层沥青材料符合下面的温度范围:乳化沥青:冷洒;粘稠 石油沥青: 80C~120C2、 沥青材料的洒布应均匀,洒铺后不产生滑移和泛油。
当采用 乳化沥青时,应使乳化沥青中的水和沥青得到充分分裂3、 在洒布机无法洒到的地方,应采用人工洒布4、 在所有沥青材料超量洒布的区域,我司应提供并撒铺足够的、 经批准的吸油材料(砂),以便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有效地吸出超量的 余油5、 沥青材料洒布之后,表面应养护至少24小时,并不得扰动,使透层沥青在 4~8 小时内渗入基层6、在洒布沥青材料时,所有结构物、护栏、路缘石和其它附属 结构物的表面,都必须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方法加以保护,以防溅 上沥青材料如有溅污,我司必须自费进行清除和修整1.1.7 SMA沥青混合料摊铺1、 摊铺温度不得低于165°C,摊铺机作业应做到连续均衡地进 行摊铺,原则上不准停机摊铺速度一般控制在1.5m/min~2m/min, 最大速度控制在 4m/min 如果发生暂时性断料,则摊铺机应继续保 持运转;摊铺应沿着钢丝绳或钢导梁向前推进,以控制高程或采用 自动找平基准装置(滑靴)控制高程;摊铺机的行驶速度和操作方法 应及时调整,以保证混合料平整而均匀地铺在整个摊铺宽度上,不产 生拖痕、断层和离析2、 每次摊铺前,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状态,调试好螺旋布料器 两端的自动料位器,并使料门开关、链板送料器的转速相匹配。
螺旋 布料器的料量以略高于螺旋布料器的中心为度,使熨板的档料板前后 混合料在全宽范围内均匀分布,避免摊铺出现离析现象,并随时分析、 调整粗细集料是否均匀,检测松铺厚度是否符合规定,以便随时进行 上述各项调整摊铺混合料前,应预热熨板到规定温度(不低于 85C ), 摊铺时熨平板应采用中强夯实等级,使初始压实度不小于 85%,摊铺 机熨平板必须拼接紧密,不许存有缝隙,防止卡入料将路面拉出条痕3、 上面层摊铺厚度和平整度由平衡梁控制,不得采用钢轨引导 的高程控制方式,应密切注意平衡梁的粘料情况,发现粘料时及时清 除,防止产生拉痕摊铺机行走前,应严格按松铺标高用木板将熨平 板垫好,确保起始摊铺厚度满足要求4、摊铺尽量采用全幅路面摊铺,以避免纵向施工接缝,如单机 摊铺宽度不够而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时,应以梯形交错排列方式连续 进行摊铺,前后两台摊铺机距离一般为10〜30 m,两台摊铺机轨道应 重叠 3~5cm5、 在相邻车道铺筑中,两个单车道的进度不得相差太远,以使 两车道间形成一道热的纵向接缝在完成第一车道的摊铺和辗压后, 第二车道应在宽为 15 厘米的预留连接带混合料温度不低于 100°C 时进行摊铺,并应从连接带开始辗压,不得留有缝迹。
外型不规则路 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