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铁设计通风空调与供暖.docx
12页地铁设计通风空调与供暖13通风、空调与供暖13. 1 一般规定13. 1. 1地铁内部空气环境应采用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进行控制13. 1. 2地铁内部空气环境范围应包括地下车站(站厅、站台、设备与管理用房、出入口 通道、换乘通道)、区间隧道(正线隧道、渡线、折返线、停车线、尽端线隧道等),以及地面 车站及高架车站等13. 1. 3地铁的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应保证地铁内部空气环境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 气流组织、气流速度、压力变化和噪声等均能满足人员的生理及心理条件要求和设备正常运 转的需要13. 1. 4地铁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1当列车在正常运行时,应保证地铁内部空气环境在规定标准范围内;2当列车阻塞在区间隧道内时,应保证对阻塞区间进行有效通风;3当列车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事故时,应具备排烟、通风功能;4当车站内发生火灾事故时,应具备排烟、通风功能13. 1. 5地铁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通风与空调系统应分为列车活塞通风、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2地铁应设置通风系统;3在夏季当地最热月的平均温度超过25°C,且地铁高峰时间内每小时的行车对数和每 列车车辆数的乘积不小于180时,应采用空调系统;4 在夏季当地最热月的平均温度超过25°C,全年平均温度超过15°C,且地铁高峰时 间内每小时的行车对数和每列车车辆数的乘积不小于120时,应采用空调系统。
13. 1. 6地铁地下线路通风与空调系统制式应结合地铁的运力、当地的气候条件、人员舒 适性要求和运行及维护费用等因素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13. 1. 7地铁的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应按地铁预测的远期客流量和最大的通过能力设计, 设备宜按近期和远期配置,并宜分期实施13. 1. 8地铁的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应贯彻国家能源政策,践行运营节 能原则,并宜利用自然冷、热源13. 1. 9车辆基地、控制中心和主变电所等地面建筑,应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按本 规范和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设计标准的规定设置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13. 1. 10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的设备、管道及配件布置,应保证系统整体高效运行, 并应为安装、操作、测量、调试和维修预留空间位置13. 1. 11工程设计应为大型通风、空调与供暖设备设有运输、安装通道及孔洞,并应能 装设起吊设施13. 1. 12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的机房应设置设备起吊和冲洗设施13. 1. 13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的管材及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应采用A级不燃材 料,当局部部位采用A级不燃材料有困难时,可采用B1级难燃材料管材及保温材料应具 有防潮、防腐、防蛀、耐老化和无毒的性能。
13. 2地下线段的通风、空调与供暖I 区间隧道通风系统13. 2. 1区间隧道正常通风应采用活塞通风,当活塞通风不能满足排除余热要求或布置活 塞通风道有困难时,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13. 2. 2区间隧道通风系统的进风应直接采自大气,排风应直接排出地面13. 2. 3区间隧道内的二氧化碳(CO )日平均浓度应小于1. 5%213. 2. 4区间隧道内每个乘客每小时需供应的新鲜空气量不应少于12. 6m313. 2. 5区间隧道内空气夏季的最高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列车车厢不设置空调时,不得高于33°C;2列车车厢设置空调,车站不设置全封闭站台门时,不得高于35C;3列车车厢设置空调,车站设置全封闭站台门时,不得高于40 Co13. 2. 6区间隧道内空气冬季的平均温度应低于当地地层的自然温度,但最低温度不应低 于5Co13. 2. 7当隧道内空气总的压力变化值超过700Pa时,其压力变化率不得大于415Pa/s13. 2. 8在计算隧道通风风量时,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夏季应为近20年最热月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2冬季应为近20年最冷月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13. 2. 9当计算排除余热所需的风量时,应计算隧道内的散热量和传至地层周围土壤的传 热量。
13. 2. 10当需要设置区间通风道时,通风道应设于区间隧道长度的1/2处,在困难情况 下,其距车站站台端部的距离可移至不小于该区间隧道长度的1/3处,但不宜小于400mII地下车站公共区通风与空调系统13. 2. 11地下车站公共区应设置通风系统,当条件符合本规范第13. 1. 5条第3和第 4款规定时,应采用空调系统13. 2. 12地下车站公共区的进风应直接采自大气,排风应直接排出地面13. 2. 13地下车站公共区夏季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夏季通风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应采用近20年最热月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2夏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近20年夏季地铁晚高峰负荷时平均每年 不保证30h的干球温度;3夏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近20年夏季地铁晚高峰负荷时平均每年 不保证30h的湿球温度13. 2. 14 地下车站公共区夏季室内空气计算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车站采用通风系统时,公共区夏季室内空气计算温度不宜高于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5°C,且不应超过30°C;2当车站采用空调系统时,站厅中公共区的空气计算温度应低于空调室外空气计算干 球温度2C〜3C,且不应超过30C ;站台中公共区的空气计算温度应低于站厅的空气计算 温度1C〜2C,相对湿度均应为40 %〜70 %。
13. 2. 15地下车站公共区冬季室内空气计算温度应低于当地地层的自然温度,但最低温 度不宜低于12 Co13. 2. 16 地下车站公共区冬季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应采用当地近20年最冷月月平均温度 的平均值13. 2. 17当采用通风系统开式运行时,每个乘客每小时需供应的新鲜空气量不应少于 30m3;当采用闭式运行时,其新鲜空气量不应少于12. 6m3,且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少于总 送风量的10 %o13. 2. 18当采用空调系统时,每个乘客每小时需供应的新鲜空气量不应少于12. 6m3,且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少于总送风量的10 %o13. 2. 19 地下车站公共区内的二氧化碳(CO)日平均浓度应小于1. 5%213. 2. 20 地下车站公共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应小于0. 25mg/m313. 2. 21当计算排除余热所需的风量时,应计算车站传至地层周围土壤的传热量13. 2. 22地下车站公共区通风与空调系统应采取保证系统某一局部失效时,站厅和站台 的温度不高于35°C的措施13. 2. 23地铁的通风与空调系统设备运转传至站厅、站台的噪声不得超过70dBA13. 2. 24地下车站宜在列车停靠在车站时的发热部位设置排风系统。
13. 2. 25当活塞风对车站有明显影响时,应在车站的两端设置活塞风泄流风井或活塞风 迂回风道13. 2. 26 站厅和站台的瞬时风速不宜大于5m/s13. 2. 27当地下车站公共区通风机或车站排热风机与区间隧道风机合用时,在正常工况 下风机应实现节能运行,并应满足区间隧道各种工况下对风机的风量和风压的要求III地下车站设备与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13. 2. 28地下车站的各类用房应根据其使用要求设置通风系统,必要时可设置空调系统; 进风应直接采自大气,排风应直接排出地面13. 2. 29地下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排风宜直接排至地面通 风量应按排除余热量计算当余热量很大,采用机械通风系统技术经济性不合理时,可设置 冷风系统13. 2. 30厕所应设置独立的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系统,所排出的气体应直接排出地面13. 2. 31设置气体灭火的房间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所排除的气体必须直接排出地面13. 2. 32设在尽端线、折返线内的设备与管理用房,应设置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系统13. 2. 33地下车站设备与管理用房内每个工作人员每小时需供应的新鲜空气量不应少于 30m‘,且空调系统新风量不应少于总风量的10%。
13. 2. 34地下车站设备与管理用房的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2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3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13. 2. 35当尽端线、折返线设备与管理用房通风系统需由隧道内吸风时,吸风口应设在 列车进站一侧,排风口应设在列车出站一侧吸风口应设有滤尘装置13. 2. 36 地下车站设备与管理用房内的CO2日平均浓度应小于1. 0%13. 2. 37地下车站设备与管理用房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应小于0. 25mg/m313. 2. 38车站设备与管理用房的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应采取消声和减振措施通风、空 调设备传至各房间内的噪声不得超过60dBA13. 2. 39 通风与空调机房内的噪声不得超过90dBA13. 2. 40地下车站内的设备与管理用房的室内空气计算温度、相对湿度和换气次数,应 符合表13. 2. 40的规定表13. 2. 40地下车站内设备与管理用房空气计算温度、相对湿度与换气次数房间名爵夏季小时换气次敷计算温皮 %计算职度 电相对疑度进飒排风站蛇室、站脊室、 值晚室、休息室IS37<656车站控制室.广播 室、控制室1W4即〜曲&5售票室、秘室IS*街.4。
一花&5车票分援,编码室.自动傍粒理机腐IG$6通信浅备宰、通信 电皖室■倍号设备室, 嘘号电源室、埠合醴 控瞄室1627&R u降低变电所,牵引 降珏混合变电所——3&——按排除余籍计舞风星配电室.机梳坚海.;噩.44更衣室、修理间、 清扫员室is躁<656(j公共安全室、会议 交接班室65ft6裕电池室1630$茶水室■^―10蚩洗室、车皓用 陆何——■———44清扫工具荷、气瓶 室、佛疆室——————4污水藻房r段水策 房、消防泉窝S———-4通阈与空调机房、 拎徭机房.——..'1 .片6拆退线锥修用房12 ,30———G厕所-——-■排风注:1厕所排风量每坑位按100m/h计算,且小时换气次数不宜少于10次;2小时换气次数指通风工况下房间的最少换气次数W空调冷源及水系统13. 2. 41空调冷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空调系统的冷源宜采用自然冷源,无条件采用自然冷源时,可采用人工冷源;2冷源设备的选择应根据空调系统的负荷情况、运行时间、运行调节等要求,结合制 冷工质的种类、装机容量和节能效果等因素确定;3设于地下线路内的空调冷源设备宜采用电动压缩式制冷机组,不应采用直接燃烧型 吸收式制冷机组;4在执行分时电价,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地区,经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可采用蓄冷系 统。
13. 2. 42 冷冻机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冷冻机房应设置在靠近空调负荷中心的位置,宜与空调机房综合布置,但应避免设 置在变电所的正上方;2冷冻机房的顶部空间应在满足机房内各种风道、管道布置要求的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