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章皮肤的解剖与生理.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378864977
  • 上传时间:2022-08-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45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皮肤的解剖与生理第三章与化妆品有关的皮肤解剖与生理第一节人体皮肤解剖结构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 皮肤的解剖结构在化妆品学中的重要地位它是与外界环境直接 接触的一种组织,它是生命必需的器官之一由于它直接与外界接触, 能防止外界刺激损伤体内组织,阻挡异物和微生物的侵入,阻止体液 外渗和对外界物质的吸收,因此,它对维持人体的整体健康起很重要 的作用同时,机体的异常情况也可以在皮肤上反映出来概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约占体重 16%成人皮肤面积约 1.2 m2〜1.5m2,不包括皮下组织,厚度约为1.0〜4mm皮肤的厚度随 年龄、部位不同而异厚度最薄的部位在眼睑,厚度最厚的部位在掌 跖等处而真皮厚度是表皮的15〜4 0倍皮肤柔软而富有弹性,覆盖在人体表面,在腔孔(如口、眼、外 阴及肛门)周围,逐渐移行为粘膜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构 成,其间除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与毛囊、指或趾甲、皮脂腺、小汗 腺、顶泌汗腺)外,还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和肌肉从表面观察皮肤,可以见到有略高略低的皮嵴和深浅不同的皮沟, 这是由皮肤组织中纤维束排列方向的不同,并受其牵引力的影响而形 成的皮沟为皮表的无数细小的纹路,深浅不一,并于颜面、手掌、 阴囊及关节等经常活动处最深。

      皮沟将皮肤表面划分成许多三角形、 菱形或多角形的皮嵴,两者合而构成皮野皮嵴上可见有交错分布的 毛孔和汗孔毛孔与皮脂腺的开孔处相一致从皮脂腺分泌出来的皮 脂,可以润滑皮肤表面皮脂丰富的皮肤光滑柔润,皮沟细腻;干燥 的皮肤较为粗糙,皮沟明显在指(趾)末端屈面的皮嵴呈涡纹形, 称为指(趾)纹,受遗传决定,人各不同皮肤的构造可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及毛发、毛囊、汗腺、 皮脂腺、指(趾)甲等皮肤附属器官,还有血管、淋巴管、肌肉、神经等内含组织一、表皮表皮位于皮肤的最表层,属于复层鳞状上皮,是日常化妆品直接 接触部位表皮主要由上皮和少量黑色素细胞、郎格汉氏细胞和 merkel 细胞等组成由外向内可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组成 表皮内没有血管,但营养物质、淋巴液及白细胞可通过基底膜进入表 皮进行物质交换和参加炎症反应1、基底层:位于表皮最深层,由单层柱状或立方状的基底细胞排列呈栅状 在正常情况下,约 50%基底细胞可进入分裂相,产生新的表皮细胞, 故基底层也称“生发层”表皮组织缺损,可由基底层细胞的生发作 用来修复,因而不产生疤痕,这在临床有一定意义在基底层细胞之间,还存在着少量黑色素细胞,在人体暴露的部 位如面部、手等,黑色素细胞也较多。

      黑色素细胞所产生的黑色素颗 粒,能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皮肤有保护作用阳光的照射可促进黑色素的生成,夏 季阳光强,黑色素颗粒产生的也较多,看起来皮肤更黑黑种人表皮 内的黑色素细胞数量上并不比白种人和黄种人多很多,但其产生黑色 素颗粒的能力很强,且表皮各层细胞中都有黑色素的分布,故皮肤呈 黑色该层基底部附着在基底膜上,表皮与真皮以指状突起并呈波浪状 交错镶嵌,表皮伸入真皮的部分称为表皮突,真皮伸入表皮的部分称 为真皮乳头营养物质、抗体及白细胞均可通过基底膜从真皮进入表 皮各层2、棘层:位于基底层上方一般由4〜10层细胞组成细胞呈多角形,因 细胞有棘突,故称棘细胞本层细胞也有分裂功能,参与生发和组织修复的修复作用细胞 之间由各种各样的间隙,有淋巴液通过,以提供细胞的营养与代谢,同时也与皮肤过敏有关3、颗粒层:位于棘层之上,一般由2〜4层梭形细胞组成细胞主要特点是胞 质中含有许多透明角质颗粒颗粒的主要成分为富含组氨酸的蛋白质 细胞中的板层颗粒较多,将所含的较多糖脂释放到细胞间隙内,形成 了多层膜状结构,构成阻止物质透过表皮的主要屏障4、 透明层: 在颗粒层上方,此层通常只见于角质层发达的掌跖部位的皮肤,由2〜3层扁平、无核的细胞构成。

      特殊染色可见此层细胞内有小滴状 的角质母蛋白及含磷脂类物质,可能系透明角质的衍生物,具有防止 水分及电解质通过的屏障作用5、 角质层:为表皮的最外层,由4〜8层扁平、无核的细胞构成,其长轴与表 皮平行,胞浆内结构消失,是由一群已经死亡的角化细胞组成有抗 磨损的作用,在手掌、足底等易受摩擦的部位,角质层明显增厚,可 达2mm且角蛋白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水分缺乏,会造成干燥、皲裂, 逐渐脱落,即成为日常所称的皮屑由基底层分裂的新生细胞逐渐向上移行至颗粒层最上层需14天, 再移行至角质层最上部又需14 天,共需约28 天,称作表皮通过时间 或更替时间二、真皮&皮下组织 真皮位于表皮下方,呈“乳头状”与基底层相接,由致密结缔组 织组成真皮深部与皮下组织相连,但两者之间没有清楚的界限身 体各部位真皮的厚薄不等,一般厚约1〜2mm真皮又分为乳头层和 网状层两层1) 乳头层:真皮的浅部向表皮深面突出形成真皮乳头层,乳头 层与表皮紧密相连乳头层内胶原纤维较细,弹性纤维较多,细胞成 分亦较多乳头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2) 网状层:在乳头层的深面,与乳头层之间无明显界限此层 内胶原纤维较粗,弹性纤维亦较多,细胞成分较少,纤维束相互交织 成网,使皮肤具有较大的韧性和弹性。

      此层内含有小血管、淋巴管、 毛囊、皮脂腺、汗腺及神经末梢等构成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是酸性粘多糖、氨基酸多糖和纤维蛋白等 酸性粘多糖通常和蛋白质结合以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基质的作用有 保持水分平衡,将水分、营养成分、代谢产物和激素等从血管扩散到 组织细胞三、皮肤附属器 皮肤附属器是由表皮衍生而来,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及指 (趾)甲等1、毛发人体的毛发分为长发、短发和毳发① 长发:又称终毛,包括头发、胡须、阴毛和腋毛,一般长度在1cm 以上,较粗且色泽浓;② 短发:包括眉毛、睫毛、鼻毛和外耳道毛,其长度在1cm以下;③ 毳发:又称毫毛,分布于面部、颈、躯干及四肢等处比较细 软,无色素,无髓腔毛发在皮肤表面以上的部位称为毛干;在皮肤下面处于毛囊内的 部分称为毛根;毛根的下方膨大如球,称为毛球;毛乳头位于毛球的 向内凹入部分,它包含有结缔组织、神经末梢、毛细血管,为生长中 的头发提供营养(如果毛乳头被破坏或退化,头发就停止生长并逐渐 脱落)在毛乳头上有许多分裂的细胞,这即是毛母细胞(毛母细胞 是毛发的发端,在它的上半球有色素细胞)在真皮层中,有与毛囊 一同深入的皮脂腺,它的主要作用是分泌油脂,滋润毛发。

      人的头发数量约10 万根,正常人每天脱落70-100根,同时也有 等量的头发再生因此,少量脱发是正常现象不同部位毛发长短因其各自的生长期、退行期及休止期的长短不 同而有所差异头发的生长期约3〜4年,退行期约数周,休止期约 3〜4个月眉毛生长期约2个月2、皮脂腺与毛囊构成毛囊皮脂腺单位分布于除掌跖及指、趾屈侧以外的 全身各处皮肤尤其以头面部、鼻部、胸骨附近及肩胛皮肤中较多 皮脂腺开口毛囊,分泌皮脂皮脂具有润滑和保护皮肤与毛发的作用, 可以使皮肤表面滋润柔软皮脂腺分泌受内分泌激素的调节,青春期 分泌最旺盛,妇女停经后皮脂腺开始萎缩,男性则可维持到70 岁以后3、汗腺(1)小汗腺: 分布于除口唇、包皮内侧、龟头、阴蒂外,小汗腺遍布躯干四肢, 以掌趾部为多有分泌汗液和调节体温的作用2)大汗腺(顶泌汗腺): 是较大汗腺,直径约为小汗腺腺腔的 10 倍左右主要分布于腋部 乳晕、肛周、脐窝及生殖器等处大汗腺的导管直接开口于毛囊的皮 脂腺开口处,大汗腺的分泌物无细菌、无味,但会由于葡萄球菌的分 解后产生一种令人厌恶的臭味即通常所说的腋臭、狐臭4、指(趾)甲 暴露部位是甲板,隐藏在皮下的是甲根覆盖甲板周围的皮肤称 为甲廓。

      甲根之下的组织称为甲床,甲根之下和周围的上皮称为甲母, 是甲的生长区甲的近端有一弧形淡色区,称为甲半月指甲生长速 度每日约0.1mm趾甲生长为指甲的1/2或1/3拔甲后,指甲约六 个月恢复原状,而趾甲则需12〜18个月主要是保护指端的作用,由于甲床测血运丰富,在临床中是观察 人体微循环的窗口之一也可因疾病、营养状况、环境和生活习惯等 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可使指(趾)甲发生凹沟、色泽变异或其他异常 改变四、皮肤的血管皮肤的血管主要有三丛:1、 最深的皮下组织血管丛为较大血管丛,其动、静脉较粗,多并 行排列在皮下组织的深部,分支供给该处各种组织的营养2、 真皮下血管丛在真皮下部,其动、静脉分支出供给腺体、毛囊 神经和肌肉等血流3、真皮浅部血管丛位于真皮乳头层及网状层的交界处,由此分出 毛细血管袢的上行小动脉支供给真皮上乳头的血流四肢末端的真皮浅层有较多球体,称动-静脉吻合当外界明显 变化时,球体可在神经支配下扩张或收缩,以改变由动脉通过球体直 接回向静脉和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流,从而调节了体温五、皮肤的淋巴管 真皮内有丰富的淋巴管,分别位于深浅血管网下,表皮细胞主要 依靠细胞间的组织液供给营养六、皮肤的肌肉 皮肤的肌肉包括平滑肌和横纹肌两种。

      1、平滑肌:皮肤的平滑肌主要是立毛肌,一侧固定于毛囊下的 1/3,另一侧固定于真皮乳头层,精神紧张及寒冷引起其立毛肌收缩, 即起“鸡皮疙瘩”2、横纹肌:仅见于面部的表情肌和颈部的颈阔肌七、皮肤的神经 皮肤的神经包括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通过它们和中枢神经系统 的联系,可产生各种感觉,支配肌肉运动及各种反射,使肌体适应体 内外的各种变化,维持正常功能1、感觉神经:可分为触觉、痛觉、热觉、冷觉及压觉等2、皮肤的运动神经:(1)面神经:支配面部的横纹肌2)交感神经:支配立毛肌、血管和顶泌汗腺、小汗腺 第二节皮肤的作用皮肤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保护作用、感觉作用、调节体温作用、分 泌排泄作用、吸收和代谢作用、及参与免疫反应等作用由于表皮的坚韧,真皮的弹性,皮下组织的软垫作用,形成了人 体的天然屏障,因此,对机体的健康起很重要的作用一、保护作用 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构成一个完整的屏障结构,可以抵御外 界环境中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机械性刺激对机体的损害,并防止组织 内各种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的丧失1、对物理性损害的防护角质层:① 可阻止水分伸入皮肤,又可防止皮肤水分蒸发② 干燥的角质层表面是电的不良导体(角质层水分保持量在10〜 20%,10%以下可出现皮肤干燥、粗糙)。

      ③ 角质层有反射光线及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作用2、 对化学物质损伤的防护作用:皮肤的角质层是防止外界化学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天然屏障面 部皮肤表面由皮脂腺分泌大量含游离脂肪酸的脂类物质,具有中和和 弱化碱的作用皮肤经过较长时间的浸泡后,角质层吸收了较多的水分,可增加 皮肤的渗透作用,且皮肤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汞等可发生接触性皮炎角质层的厚薄与皮肤的化学物质的屏障作用是成正比的3、 对微生物的防护作用: 角质层的机械的阻止作用干燥的皮肤表面和弱酸性的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正常皮肤表面的寄生的细菌如皮脂腺中的棒状杆菌,其分泌的脂 酸能使皮脂中的甘油三脂分解为脂肪酸,对链球菌、葡萄球菌有一定 的抑制作用青春期分泌的某些不饱和脂肪酸,如十一烯酸,可抑制一些真菌 的繁殖4、 对机械性刺激的防护作用: 角质层既柔软又致密,对机械性刺激有保护作用 真皮的弹性纤维和皮下脂肪对外力有缓冲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外界的牵拉、冲撞、挤压和摩擦等损伤长期受到机械刺激的部位,如趾、膝盖和手掌角质层会变得肥厚, 使局部的抗摩擦能力增强二、感觉作用1、单一感觉:神经末梢把施加于皮肤的不同刺激沿相应的感觉神 经纤维传至大脑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