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北京版语文选修第7课《烛之武退秦师》word导学案.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07052430
  • 上传时间:2023-12-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北京版语文选修第7课《烛之武退秦师》word导学案【课 题】:烛之武退秦师【备 课 组】:高一语文【主 备 人】:钟海英【审 核 人】:顾美娟【备课时间】:2010-3-5【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 2.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 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4. 学习古人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介绍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碍,以课后训练题为重点,理解并掌握课文大意2、体会《左传》的语言特点和叙述技巧课前预习】学生课外搜集相关资料,课上交流1、作家作品简介 2、简介背景【知识链接】:史书体例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作家作品简介】《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的作者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祥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它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史实它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简介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

      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了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还主动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中国家危急关头,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去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活动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记下易读错的字的字音 学生自读一遍课文,动笔,画出生涩难懂的字词句 齐读课文,教师点评指导学生读课文时出现的字音、断句上的错误,指出要注意的特殊断句活动二】各小组可按照本组喜欢的方式(如组内分工,化成小小组,分段研讨;全组总动员,分句翻译;具体分工,读、写、译分配到人等等),窜讲翻译课文翻译时请注意相关的文言知识,并请将本组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句子、字词,写在小黑板上,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教师巡查各个小组的活动,并给予适当的提示和点拨活动三】各小组展示本组没有解决的难题,并指定某小组解答自己的问题。

      其他小组在解决自己小组的问题后主动与其他组交流,补充自己小组研讨的遗漏教师讲评有共性的问题,提醒学生没注意到的重点文言知识点补遗】第一段:正音:贰(er) 氾(fan)南实词:礼,礼遇,以礼相待贰,从属二主,不忠诚军,名词做动词用,驻军虚词:以,因为句式:“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介词结构后置句,“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第二段:实词:辞,推辞虚词:若,假如犹,尚且,还已,同“矣”句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翻译时可不翻译出来一词多义:若,①如,像:“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②如果:“若使烛之武见秦君”;③人称代词“你”:“若毒之乎”第三段第四段::实词: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敢,敬辞执事,对对方的敬称鄙:以……为边邑陪,增加东道言,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封,以……为边界肆,延伸济,渡过通假字:阙,同“缺”,损害 说,同“悦”,喜悦一词多义:夫:①发语词:夫晋,何厌之有②男人:遂子孙荷担者三夫③那:微夫人之力不及也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活动安排】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指定分组展示,每两组展示一个活动内容【活动一】学生自读课文,读后请用自己的话概述本文所讲的故事请小组派代表抢答这个问题,教师指定最先抢答的两组口头展示,并给予评价活动二】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每组将概括内容写在小黑板上,教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大家认可的小组加一分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活动三】从上述概括中看出本文是围绕一个“退”字来写的,按情节分成为什么退?怎么退?退的结果?再次齐读课文,各小组研究讨论这三个问题,并请说说烛之武在说秦伯时运用了怎样高超的攻心术的?教师随即指定两个小组展示一个问题,形成对抗,教师给予评价指导教师参考:为何退? 1、 原因: A表面原因——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B根本原因——称霸扩张的需要 2、 第一段除交代原因外,还有何作用? 明确:为下文说“退”秦师作铺垫 如何“退”? (1)亡郑有害(2)存郑有利(3)晋忘恩负义(4)晋贪得无厌(5)灭郑:阙秦利晋“退”的结果 a秦与郑盟 b晋亦去之 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活动四】小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各组可以选出自己认为分析最全面的一个人物来展示,展示时请说出这样定性的依据,用原文回答教师参考: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有人说:1、壮志难酬,命运多舛 2、内心苦闷,深明大义 3、个人第二,国家第一在国家危难面前,他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他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明机智在他身上体现的是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有人说:傲慢无礼、鼠目寸光、不识人才——笨伯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有人说:随机应变、隐忍不发、沉着冷静、以国家利益为重、富有军事政治头脑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有人说:逃跑的狐狸(狡猾):既然佚之狐具备这样的慧眼,他自己应该也是一个人才,为什么自己不去退秦师?况且史料记载,郑伯首选人才就是他识大体顾大局:既然佚之狐具备这样的慧眼,他应该早就推荐烛之武,让他出来辅佐郑伯,为什么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想起他?【教师小结】:本文的写作特色叙事结构(1)伏笔与照应 v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秦郑并无多大矛盾)v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夜缒而出 )v 夜缒而出(秦晋围郑 国危矣(2)详略得当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 (3)情节波澜起伏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整理本课的文言知识,巩固练习活动一】完成《烛之武退秦师》知识清单一、   给加粗的字注音:1、   秦军汜南2、佚之狐3、夜缒而出4、许君焦、瑕5、若不阙秦 6、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二、   重点实词解释:1、   贰(1)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2) 其内任卿贰以上(3)     贰则疑惑 (4) 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5)     不迁怒,不贰过 (6)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   鄙(1)     蜀之鄙有二僧 (2)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4)     越国以鄙远3、   许(1)     许之许君焦、瑕 (2)     杂然相许3)     潭中鱼可百许头 (4)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   微(1)     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2)     人微言轻(3)     桓公微服行于民间 (4)     微斯人,吾谁与归?5、   敝(1)     使史更敝衣草屦 ( 2)     敝人(3)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4)     因人之力以敝之6、   说(1)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     秦伯说,与郑人盟7、   辞(1)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2)停数日,辞去。

      3)不辞劳苦三、   掌握下列虚词:1、   以(1) 以其无礼于晋 (2) 敢以烦执事(3) 越国以鄙远 (4) 焉用亡郑以陪邻(5)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   而(1) 今急而求子 (2) 夜缒而出(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 朝济而夕设版焉3、   焉(1) 子亦有不利焉 (2) 焉用亡郑以陪邻?(3)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 且焉置土石(5)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四、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1、   晋军函陵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钠及其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3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考点2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3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