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真题评析(山东卷).pptx
40页历史山东省卷评析,03,山东省卷试卷详解主观题,02,山东省卷试卷详解选择题,01,2021年山东省卷整体剖析,目录,CONTENT,壹,山东省卷整体剖析,试卷结构及内容分析,一、2021年山东省卷试卷命题特点,其次,2021年历史山东省卷体现出注重考察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如选择题第4、5题考察唯物史观,第9题考察时空观念,第10、13题考察史料实证;主观题第16题,考察家国情怀,主观题第19题,考察历史解释首先,2021年山东省卷一如既往地维持了2020年的题型和难度:如大量引用图表,其中引用图片7幅,表格4处,还有其他史料,充分体现了山东省试题命制中注重考察学生综合解读史料能力的特点;如突出时代热点和史学前沿相结合的特点例如主观题第17题“小英雄”,暗合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的“时代有英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社会价值观;又如选择题第8题毛泽东接见英国代表团的发言,契合了当今史学研究重视“大国外交”这一分支前沿再次,完成山东省卷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历史核心素养和史料探究能力,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如第7题,关于中国近代海关的发展趋势,完整掌握可能需要至少读一本专著才有可能,但如果运用解题技巧,则只需要注意曲线的转折点,结合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需要运用解题技巧的题目还有第10题、第12题、第14题等二、2021年山东省卷试卷结构剖析,从试题编排结构来看,2021年历史山东省卷共分两大版块:一是客观题,也即选择题,共15道小题,每3分1道,共45分;二是主观题,4道全部都是材料题,共55分,没有选做题,这也是山东省卷的一大特色,与2020年题型和分数一致,体现出了高考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试题考察范围来看,选择题中,中国史部分共9道选择题,共27分,占比60%,其中,中国古代史共4小题,12分;中国近代史共3小题,9分;中国现代史共2小题,6分;2021年山东省卷的主观题,第16、17、18题全部为中国史,古代史2道共25分,近代史1道共13分;世界近代史1道,分值为17分综上,全卷,中国史共65分,与世界史分值约为2:1,考察范围明显偏重于中国史从试题考察内容来看,选择题中,文化史4道12分、经济史5道15分,政治史6道18分,比值为4:5:6;主观题中,中国史全部为政治史共38分,世界史为经济史共17分,综合全卷来看,政治史共56分,权重略大同时,第19题以英国工业生产数据图表和案例,考察学生的史学素养和能力,具有创新精神。
三、2021年山东省卷选择题剖析,三、2021年山东省卷选择题剖析,四、2021年山东省卷主观题剖析,贰,山东省卷试卷详解,选择题详解,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时空观念,真题详解,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A文化取向的迥异 B政治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 D生活态度的差异,B,史料实证,解析:周公制礼作乐,礼乐,既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维护西周统治的社会等级制度,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因此,A错误;墨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代表的是手工业者等小生产者的利益,而先秦时代的儒家,春秋时期的儒家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战国时期的儒家,如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渴望通过国君来实现自己的主张,所以,儒家和墨家的政治立场是不同的,因此,B正确;综上,儒家和墨家对礼乐制度的不同态度,皆和自己代表的阶级有关,并非学术观点或者生活态度的分歧,因此,C错误、D错误真题详解,2.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
以后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C,表1 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解析:材料中的“丞相、御史大夫、廷尉、郎中令、太仆、内史、相”等官职皆为封国官职,开支来源于封国,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封国内部官职调整并没有触动郡国并行制这一地方行政体系,也和中央财政无关,故A错误、B错误;西汉并没有废除郡国并行制,只是通过推恩令和附益法逐渐削弱和瓦解封国实力,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因此,C正确、D 错误真题详解,3.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B,时空观念,解析:秦汉时期,产粮区主要在黄淮平原江浙一带基本“火耕水耨”(见汜胜之书),因此,A错误;图中阴影部分为黄河河套平原、河东道、河南道、山南东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浙)等地区,这些皆是唐朝重点产粮地区,因此,B正确;宋元时期,京东路(山东)、京西路(河南)等由于战火影响,传统农耕区户均耕地面积低于25亩(见文献通考),在古代显然无法自给自足,因此C错误;明清时,湖广熟、天下足,而此图阴影没有湖广地区,因此D错误。
真题详解,4.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 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 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D,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唯物史观:经济是基础,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在古代,知识的载体有绳子、木块、甲骨、青铜器、布帛、竹简等,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各种典籍成为知识的主要载体,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改进,特别是隋唐科举制度,把考试和做官相结合,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各种印刷书籍,所以,A错误;明代实行八股取士,儒家思想依然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因此B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出现各种阶层相关的审美情趣,因此,C错误;明朝中叶以后,封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迎合市民口味的画本大量流行,因此,D正确真题详解,5.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学东渐”的深入 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思想解放的推动,B,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解析:本题仍然考察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三个层次为:器物-制度-思想,是民族危机加深后,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之路,因此,B正确、D错误;“西学东渐”指从明朝后期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主要涉及思想文化层面,而材料中“维新”、革命、改良等,皆指政治制度层面的,因此,A错误;“师夷长技以制夷”等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后,而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时间是在甲午战争前后(中外历史纲要上),因此,C错误。
真题详解,6.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D,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解析:转折词后是重点,金字塔抽象来看,就是一个底边大顶端小的三角形,这种结构属自下而上,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倒置的金字塔”刚好相反,指的是顶端大要求变法的光绪帝和康梁等维新派,底端小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是很不稳定的一种状态,所以A错误、D正确;材料中“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说明作者对措施持肯定态度,因此,B错误;维新派创办了很多报刊,如南时务北国闻来宣传自己的变法思想,因此,C错误真题详解,7.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A,时空观念,解析:此题着重考察的是学生的时空观念其中1914-1917年,发生了世界第一次大战,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侵略,因此,在1915-1917年出现了一次小增长,而随着战争的结束,列强又卷土重来,因此1917-1919年间又出现了一次下降,而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国民政府的支持,同时随着“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兴起,特别是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因此,中国海关税征收出现了增长现象,综上,A为正确选项。
A B C D,真题详解,8.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 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 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D,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中英外交关系发展史,由于香港离开了大陆其贸易地位会大大降低,而大陆也需要香港的物资中转、对外窗口作用,因此,1954年,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根据“并不是说不要”、“需要做生意”,可以看出毛泽东意在强调“开展对外经济交流”,因此D正确、A错误、B错误抓住时间,虽然1950年1月,英国为了自身利益就已承认新中国,但由于英国不愿意放弃“”,所以,直到1972年3月,中英两国才正式建交,同时,材料中也没有对外交政策“逐步放弃”的相关表述,因此,C错误真题详解,9.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 ),A中国人民 侵略 中国 美帝国主义 B合作 改造 农业生产 先进 C技术 现代化 先进 科学 D开放 稳定 企业 改革,C,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解析:根据“侵略、美帝国主义”等词,当年应该和解放战争有关,与1979年不符,故A错误;根据“改造、农业生产”等词,当年应该进行的是一化三改造,时间是1953-1956年左右,故B错误;标题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可见,当年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生产建设”,而“技术、现代化、先进、科学”都与此有关,因此,C正确;D项排除有一定困难,中国1980年才正式“开放”,而“开放”和“生产建设”关系也不是十分紧密,因此D错误。
真题详解,10.约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间的一件铭文记载了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阿科斯提案:胜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应从所有雅典妇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资应为(每年)50德拉克玛以及公共祭祀(牺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 ),A.公民大会负责处理城邦重要事务 B.祭司是享有特权的公民群体 C.妇女在特定领域拥有政治权利 D.津贴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础,A,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背景是公元前462年开始,伯里克利为加强公民大会权力而推动的包括“官职开放、公薪制”等一系列措施的改革题干材料中的主语是雅典公民大会,并连续出现两次,可见,答案主语应该与“公民大会”有关,因此,A正确;引文中主要讲的是祭司的选拔与待遇,并不是在讨论祭司的特权,因此B错误;材料中连续两次提到的50德拉克玛属于经济权益,所以C错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国家政治,因此D错误A,真题详解,1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
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解析:“这”指代的是前面提到的生活态度以及追求,这是对“人和人性”重新审视之后得出的结果,同时,由材料“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