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凯恩斯模型.ppt
50页第一节第一节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主要介绍以下内容:1.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2.乘数理论;3.财政政策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还有一个假设:利率水平不变,投资水平也不变1一、一、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一 )) 总需求不变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不变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均衡衡的的国国民民收收入入又又称称均均衡衡的的产产量量是指生产出来的产量(即总供给)与所需求的产品(即总需求)相等时的产量2用图来说明如图 0YAD0 200 300 400ADE450线 3( (二二) )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与总需求 1、消费函数、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消费函数可以写为:C=f(Y) 消消费费与与收收入入的的关关系系可以用平均消费倾向(APC)与边际消费倾向(MPC)来说明 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即APC=C/Y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 即MPC=ΔC/ΔY4 短期中,消费分为两部分: 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 自发消费自发消费指不取决于收入的那部分消费; 引致消费引致消费指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 消费。
短期消费函数短期消费函数:――自发消费;c―边际消费倾向5从图中可以看出,C与Y有这样三种关系:如图(1)C=Y,S=0,即E点;(2)C>Y,S<0;(3)C
图中 AD450线AD1AD0AD2 Y 0 Y2Y0 Y1E2E0E114“节约的悖论节约的悖论”: 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好事,但由于国民收入下降引起萧条,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坏事;消费增加储蓄减少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国民收入增长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好事15 二、乘数理论二、乘数理论 (一)一) 乘数的含义乘数的含义 乘乘数数又译为倍数,指自发总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ΔY与引起这种增加的ΔAD之间的比率以a代表乘数,则: 经济学家把乘数称为一把乘数称为一把“双的刃剑双的刃剑”16(二) 乘数公式的推导设均衡国民收入为Y0,则 所以有a的大小取决于c,与c同方向变动而且,由于0 19(一)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公式三部门经济中 总需求函数:AD=C+G+I 可支配收入(YD):YD=Y-TA+TR; 消费函数: 20 假设政府购买是一个既定的量,G= ,转移支付也是一个既定的量,TR= ,税收取决于税率(t)和国民收入(Y),TA=tY消费函数写为:消费函数写为: 消费函数的变化有两点: 1、自发消费中增加了2、c是纳税后的21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公式: 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为:这一式可以写为: 22(二) 政府购买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 用图来说明在图中, 450线AD2AD1YAD 0Y1 Y2E1E223用公式来表述政府购买增加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则是:公式为:则有在这里, 为政府支出乘数 24 (三) 转移支付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转移支付的增加,增加了个人可支配收入,其中 部分作为增加的消费支出,从而使自发的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 所以,转移支付的变动与均衡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 25用公式来表述转移支付的增加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则是: 被称为转移支付乘数由于c<1,所以,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即: 26(四)税收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税收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 被称为税收乘数。 27三个乘数的比较:三个乘数的比较: 政府支出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 税收乘数: - 28第二节第二节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IS--LM模型模型主要介绍如下内容: 1、IS曲线与产品市场的均衡;2、LM曲线与货币市场的均衡;3、IS-LM模型: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29一、一、 IS曲线与产品市场的均衡曲线与产品市场的均衡 IS线表明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计线表明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计划的投资等于储蓄(划的投资等于储蓄(I==S)时,利率与国)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民收入之间反方向变动的关系i 0YIS30 (一) 投资、总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I与与i的关系的关系: 以I代表投资, 代表自发投资,b代表投资的利率弹性,i代表利率,则可以把投资函数写为: 当b既定时,i与I反方向变动 31可用下图表示这种关系: 图中,I曲线的位置由b和 的水平来决定IIIii1i20 I1 I232AD与I的关系: 在考虑到投资的变动时总需求函数应该写为:33(二) IS曲线 1.IS曲线的得出曲线的得出在图(a)中, 450线AD2AD1YAD0Y1 Y2E2E1(a)Y1 Y2E2E1(b)Yii1i2034还可以用公式来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公式:公式:所以,所以, 则有,则有, 为为IS曲线程。 曲线程 35 2.IS曲线斜率的决定如图Y(a)ISYii1i20 Y1 Y2(b)ISii1i20 Y1Y236由上图可看出 当当斜斜率率大大,,从从而而IS曲曲线线较较为为陡陡峭峭时时,,国国民民收收入入变变动动对对利利率率变变动动的的反反应应小小,,即即既既定定的的利利率率变变动动所所引引起起的的国国民民收收入入变变动动小小;反之,当当斜斜率率小小,,从从而而IS曲曲线线较较为为平平坦坦时时,,国国民民收收入入变变动动对对利利率率变变动动的的反反应应大大,,即即既既定定的的利利率率变变动动所所引引起起的的国国民民收收入入变变动动大大373.IS曲线位置的决定 如图450线YAD0E1E2(a)Yii1i20E1E2(b)ΔADΔAD38 结论:结论: 在在其其他他条条件件不不变变的的情情况况下下,,自自发发总总需需求求增增加加使使IS曲曲线线向向右右上上方方平平行行移移动动,,自自发发总总需需求求减减少少使使IS曲曲线线向向左左下下方方平平行行移移动动IS曲曲线线的的位位置置由由自自发发总总需需求求决决定定,,自自发发总总需需求求的的变变动动引引起起IS曲曲线线位位置置的的变变动(即平行移动)。 动(即平行移动)39二、二、 LM曲线与货币市场的均衡曲线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LM曲线表明在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L=M)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货币是资产的一种,货币市场的均衡也称为资产市场的均衡 40 (一)货币需求与供给一)货币需求与供给货币需求: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函数: L代表货币需求,Y代表国民收入, i代表利率,k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 h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41可用图来说明货币需求函数: 在图中 这时Y2>Y1 L2L1L L1 L2 L3i i1 i2 042货币供给: 在研究货币市场的均衡时假定货币供给量是既定的,即名义货币量( )由中央银行决定,价格水平( )是不变的,所以,货币供给可以写为 43 (二) LM曲线 1.LM曲线的得出ii2i10E2E1 L2L1L(b)ii2i10LMYY1 Y2E2E1(a)44 还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公式:公式:M=L 为LM曲线方程。 从上式中都可以看出,利率与国民收入是同方向变动的 45 2.LM曲线斜率 LM曲曲线线斜斜率率的的大大小小反反映映了了利利率率变变动动与与国民收入变动之间的数量关系国民收入变动之间的数量关系 i 0 Y i0Yi2i1i2 i1 Y1 Y2Y1 Y2 E1 E2E1E2LMLM463.LM曲线位置的决定 如图E2E1i i2 i1 0L1L2L(b)LM i i2 i1 0 Y1 Y2YE1E2 (a)LM47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右方平行移动,货币供给量减少使LM曲线向左方平行移动LM曲线的位置由货币供给量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引起LM曲线位置的变动 48三、三、 ISIS--LMLM模型:模型: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一) IS) IS--LMLM模型模型LMISEY0Yii0049IS--LM模型用公式表示模型用公式表示如下: 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即IS曲线的方程式为: 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即LM曲线的方程式为: 得出: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