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北师大版学校四班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
16页2022北师大版学校四班级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行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当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2022北师大版学校四班级数学上册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2022北师大版学校四班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 教学目标: 1、经受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究“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依据实际状况,敏捷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具预备: 相关数据资料,同学课前搜集的数据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小组沟通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沟通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争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同学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同学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争论,体会如何依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需要依据状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同学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同学争论在争论时重点让同学理解取近似值是依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争论:重点可争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2页底1题 2、教材第12页第2题 3、教材第12页第3题 五、思维训练 括号里能填几? 49( )835≈50万 49( )835≈49万 2022北师大版学校四班级数学上册教案2 设计理念: 培育同学收集数据、归纳总结学问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11——12页《近似数》 教材分析: 近似数是在同学学习了本单元亿以内数的熟悉、读写和大数的比较和改写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同学进一步体会什么是近似数以及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本节学问学习中同学最简单出问题的环节是近似数的求法(位数的确定,是舍还是入),特殊是需要进位时,前面是“9“的连续进位,应重视数位的确定和数字的入舍的教学。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使同学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提高同学收集信息的力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3、培育同学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 1、把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正确进行近似数的改写 教学关键: 找准数位,看清入舍,留意约等号 教学预备: 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一、熟悉近似数 (1)明确精确 数和近似数 师:同学们说一说你家里有几口人?我们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同学?你们小组又有几个同学呢?这些数都是精确 数吗? 师:那么我们宏大的祖国幅员宽阔,人口众多,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现在的人口有多少呢?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呢?(生答) 师: 13亿是一个精确 数吗?960万平方千米呢? 这样的数又是什么数呢? 点拨:像你家里有多少人,班里有多少同学等这样的数就是精确 数 像我国人口大约有13亿,我国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这样的数就是近似数,一般来说近似数前面都要带上“大约”两个字 (2)精确 数与近似数的判别。
①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收集的数据根据精确 数和近似数进行分类,并争论这些数据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②小组汇报,沟通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提问: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近似数,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哪些方法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呢?(同学依据生活阅历思索、发言) 同学们提到用四舍五入法可以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那么我们怎样理解四舍五入呢?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你情愿尝试一下吗?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页看“填一填 说一说” 出示:某市在校同学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1)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棵; (2)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棵; 观看第一组数据小组争论:①原数的个位是几?四舍五入后是几?它的十位有变化吗?说明什么? 观看其次组数据小组争论:②原数的十位是几?四舍五入后十位是几?它的百位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提问:通过以上观看分析你们从中有什么发觉?(四舍五入到十位要找准什么位?入舍什么位?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万位呢?) 同学尝试完成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 )棵;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 )棵 学问反馈,强调重点。
小结:把一个数四舍五入到某一位,要看后一位,假如后一位够5,就向前一位入1(五入),尾数改写成“0”;假如后一位不够5,舍去(四舍),尾数改写成 “0”在四舍五入时关键是要找准数位,看清入舍 同学自学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①出示:148264≈( )万 同学独立完成,同桌沟通,说明方法 (提示:①找准数位 ②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并添写单位 ⑶用什么符号) “≈”是约等号,读作“约等号” ②同学两人结合相互出题,并检查 引导同学总结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强调约等号的使用 三、作业设计 (1)推断题 ①新绛县人口有32万 ( ) ②100000≈10万 ( ) (2)教材第12页第1题 在做之前,可以先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做“31777精确到万位是多少”这道题同学说方法,然后独立完成后面的练习做完之后,可以请同学把这些省市的森林面积按肯定挨次排列 (3)教材第12页第三题强调连续进位的方法) (4)思维训练:括号里能填几? 49( )835≈50万 49( )835≈49万 (5)课后延长 阅读13页数学学问,搜集信息,了解数的进展史。
四、课堂总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近 似 数 35人→精确 数 约13亿→近似数 某市在校同学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棵;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棵;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 )棵;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 )棵 148264≈( )万 “≈”是约等号,读作“约等号” 2022北师大版学校四班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通过观看、争论感知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2.关心同学初步理解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初步熟悉平行线 3.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力量,引导同学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同一平面内 ”“相互平行”等概念,进展同学的空间想象力量 [教学难点]画平行线 [教具、学具预备]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入,观看发觉 生开窗户 开窗户过程中,这扇窗户在做什么运动呢? 是的,平移是我们上个学期学过的学问,你们学得很好我们看,窗户的一条边一开头在这个位置;平移之后,到了这个位置。
你知道这条边与这条边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平行线 老师这里有几幅图,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图画出了你心目中的平行线? 看来,同学们对平行线都有自己的熟悉究竟你的想法对不对呢?,学完这节课后,信任你肯定能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二、乐观参加,探究感受 窗户这两条直直的边我们可以看成是两条线段,这条线段假如向两端无限延长、延长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的两条直线会怎样?会相交吗? 师:都说眼见为实,这两条直线我看到的部分的确是不相交的,可是无限延长之后我看不到,你凭什么说他们永久不会相交呢? 宽度一样,其实就是说他们的距离到处相等课件验证) 由于他们的距离到处相等,无限延长之后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距离,所以,他们永久不会相交 (板书并口述: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两条直线相互平行,我们也可以说其中一条就是另一条的平行线 假如我们把两条直线分别标上名字,AB和CD,我们就说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 我现在假如把这两条直线都斜过来,现在他们相互平行吗?为什么? 生活中的平行线 这些直线是相互平行的,生活中你还能找到这样的平行线吗? 看来生活中的平行线还真不少。
有个小伴侣叫调皮,他发觉全部的窗户都太像了,没有一点儿创意于是,他设计了这样的新型窗户 你能接受调皮的设计吗?为什么? 刚才同学们找到的都是静止的,现在让我们看看运动中的平行线 每周一我们都要进行升国旗仪式国旗的上边从这里平移到了这里,他们是相互平行的 再看看这副图箭头从这里平移到这里同学们,线段 H,就说约130cm;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走了395米,就说大约走了400米 5. 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精确数来表示,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近似数来表示?了解近似数的作用 师:有些状况下,我们没有必要用精确 的数据来描述,只要知道肯定的范围就足够了,这时用近似数来表示就比较便利看来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相当广泛的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需激发同学爱好,调动同学乐观性,引发同学思索国庆60周年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感性材料,通过分类,关心同学在比较和辨别中体会哪些是实际的、精确的,哪些数是模糊、大约的,从而熟悉精确数和近似数;又通过列举活动,深化理解,了解近似数在实际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一)借助数线,直观感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
1.师: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是18000平方米,但报道中称“近2万平方米”,这里的“2万”是如何得到的? 同桌沟通,指名说说想法,同学可能会说18000接近2万,所以用2万来表示 2.结合直观的数线图,分析“18000平方米”称为“近2万平方米”的缘由 师:18000介于整万数1万和2万之间,由于18000千位上是“8”,所以可以把千位上8直接去掉变成0后向万位进1,就得到了近似数“2万” 介绍18000约等于2万,用“≈”表示,写作:18000≈2万全班读一读 3.在数线上标出11000,12022,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9000这几个数,请同学尝试分别说出它们的近似数及想法 师:15000这个数约等于多少呢? 同学可能觉得1万可以,2万也可以,因外它刚好在中间 师:15000离1万和离2万的距离是一样的,但为了便利记录,我们认为规定15000≈2万 课件上将约等于1万和约等于2万的数进行对比,让同学观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