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碱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及主要危害物质告知样.doc
5页氯碱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职业病等危害因素告知书尊敬的公司员工及有意来氯碱工作的朋友: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甲方〕在与劳动者〔乙方〕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告知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内容:〔一〕所在工作岗位、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及职业病防护措施:根据?职业病目录?,氯碱公司可能造成的氯气中毒的职业病因素有:氯气;导致接触性皮炎和皮肤灼伤、职业性眼灼伤的危害因素有:氢氧化钠、盐酸、硫酸、次氯酸钠等;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有:噪声现将其危害以及现场急救和预防知识分别介绍如下:一、氯气接触后病症现场急救预防措施吸入对眼、呼吸系统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反射性心跳骤停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粘膜刺激性病症,如眼红流泪、咳嗽等;中毒者出现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病症,病人胸痛、恶心、较重干咳、呼吸及脉搏增快,可有轻度紫绀等;重度者出现肺水肿,可发生昏迷和休克还可引起反射性呼吸抑制,发生呼吸骤停死亡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皮肤脱去污染衣物,立即用水冲洗15分钟假设有灼伤,按酸灼伤处理穿相应的防护服,戴防化学品手套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完全隔离式化学防护服防止与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等物质接触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复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也可将漏气钢瓶置于石灰乳液中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去除可能剩下的气体职业禁忌症1、慢性阻塞性肺病2、支气管哮喘3、慢性间质性肺病4、支气管扩张最高容许浓度:1mg/m3存在的场所:电解工段、氯氢输送与处理工段、液氯充装整瓶工段等分析化验工段、电仪维修工段、设备维修人员等在工作过程中也可能接触氯气导致中毒二、氢氧化钠〔烧碱〕接触后病症现场急救预防措施吸入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能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假设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必要时佩戴防毒口罩眼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皮肤脱去污染衣物,立即用水冲洗15分钟假设有灼伤,就医治疗穿工作服〔防腐蚀材料制作〕,戴橡胶手套泄漏处理 撤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示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枯燥洁净有盖的容器内,以少量参加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做无害处理后废弃职业禁忌症1、严重的变应性皮肤病2、活动性角膜疾病最高容许浓度:2mg/m3存在的场所:电解工段、氯氢输送与处理工段、盐水工段、水汽工段、片碱工段、物流管理部成品班等分析化验工段、电仪维修工段、设备维修人员等在工作过程中也可能接触,造成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三、盐酸〔氯化氢〕接触后病症现场急救预防措施吸入接触其蒸汽或烟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牙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就医 可能接触其蒸汽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皮肤脱去污染衣物,立即用水冲洗15分钟或用2~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假设有灼伤,就医治疗穿工作服〔防腐蚀材料制作〕,戴橡胶手套泄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域人员至平安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砂土、枯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果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职业禁忌症1、严重的变应性皮肤病2、活动性角膜疾病最高容许浓度:7.5mg/m3存在的场所:电解工段、氯氢输送与处理工段、盐水工段、水汽工段、物流管理部成品班等分析化验工段、电仪维修工段、设备维修人员等在工作过程中也可能接触,造成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四、化学名称:硫酸 接触后病症现场急救预防措施吸入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至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病症,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肠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伤、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肝硬化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可能接触其蒸汽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皮肤脱去污染衣物,立即用水冲洗15分钟或用2~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假设有灼伤,就医治疗穿工作服〔防腐蚀材料制作〕,戴橡胶手套泄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域人员至平安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平安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砂土、枯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稀释,经稀释的水放入废水系统职业禁忌症1、严重的变应性皮肤病。
2、活动性角膜疾病最高容许浓度:2mg/m3存在的场所:氯氢输送与处理工段、水汽工段、物流管理部成品班等分析化验工段、电仪维修工段、设备维修人员等在工作过程中也可能接触,造成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五、次氯酸钠接触后病症现场急救预防措施吸入次氯酸钠放出的游离氯可引起中毒,亦可以引起皮肤病,本品有致敏作用用次氯酸钠漂白液洗手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皮肤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穿工作服〔防腐蚀材料制作〕,戴橡胶手套泄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域人员至平安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防腐蚀材料制作的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平安情况下堵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移到平安场所如果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职业禁忌症1、严重的变应性皮肤病2、活动性角膜疾病最高容许浓度:未制定标准存在的场所:氯氢输送与处理工段、盐水工段、水汽工段、物流管理部成品班等。
分析化验工段、电仪维修工段、设备维修人员等在工作过程中也可能接触,造成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六、噪声噪声的危害噪声预防1.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听力的损伤程度与在噪音环境中暴露的时间有关,在85分贝以下的噪音不至于危害听觉,而85分贝以上那么可能发生危险,超过 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2.使工作效率降低研究发现,噪声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到吵闹,因而无法专心地工作,结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3.损害心血管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堵塞发病率4.噪声还可以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5.对女性生理机能的损害女性受噪声的威胁,还可以有月经不调、流产及早产等1、源头控制,减少噪声产生2、改良生产设备,降低噪声分贝3、减少在噪声环境中暴露时间4、加强自身劳动防护,巡检时戴耳塞或护耳器接触限值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h〕允许噪声,dB〔A〕885488291194职业禁忌症1、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Hz、1000Hz 和2000Hz 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HL〕2、中度以上传导性耳聋 3、双耳高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40dB 4、Ⅱ期和Ⅲ期高血压5、器质性心脏病 存在的场所:电解工段、氯氢输送与处理工段、盐水工段、水汽工段、片碱工段等接触噪声的场所。
〔二〕甲方应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健康监护技术标准?〔GBZ188〕的要求,做好乙方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检查一旦发生职业病,甲方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乙方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及相应待遇〔三〕乙方应自觉遵守甲方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按要求参加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假设被检查出职业禁忌证或发现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必须服从甲方为保护乙方职业健康而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的工作安排〔四〕当乙方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发生变更,从事告知书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甲方应与其协商变更告知书相关内容,重新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五〕甲方未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乙方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甲方不得因此解除与乙方所订立的劳动合同〔六〕职业病危害告知书作为甲方与乙方签订劳动合同的附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甲方〔签章〕乙方〔签字〕 年月 日年月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