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银行学(第五版)第8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题库及答案.docx
9页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一、填空题1. 基础货币又称 和 它由商业银行的 和流通中的所构成2. 狭义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有五个,它们分别 、 、— 及 3•货币供给量是由 及 这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的4. 根据现代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存量是 与 之乘积5•货币均衡是指 和 大体上相一致6. 货币均衡是一个 过程7. 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是通 机制实现的8•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即为 ,此点决定的利率为利率9. 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来说是 大于 的典型表现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前提条件二、单项选择题1. 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 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 只持有货币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 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前市场利率比正常水平高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 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 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社会公众C.商业银行 D.监管当局4.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款准备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A.越大 B.越小C.不变 D.不一定5. 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 )A.越多 B.越少C.不变 D.不确定6.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A.越大 B.越小C.不变 D.不确定)。
7.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低,则货币供应量(A.越多 B.越少C.不变 D.不确定8. 在货币供应量决定因素中,商业银行能控制的是〔 〕A.基础货币 B .法定准备率 C.现金比率 D.超额准备率9. 在法定准备率为 10%的条件下,当中央银行向某商业银行发放 100 万贷款后,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最多能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 〕A. 1000 万 B. 900 万 C. 99 万 D. 1100万10. 在法定准备率为10%的条件下,当某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100 万用于发放贷款后,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最多能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 〕A. 1000 亿B. 900 亿 C. 99 亿D. 1100 亿三、多项选选择题1.基础货币包括:()A.公众的手持现金B.财政存款C.法定存款准备金D.超额准备金E.同业存款2.下列哪些情况可引起基础货币减少〔〕A.央行收回再贷款B.央行增加再贷款C.央行购买国债D.央行卖出国债E.央行减少外汇储备3.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供给的途径有:()A.再贴现B.再贷款 C.财政借款D. 从市场上买入国债E.买入黄金与外汇4.影响广义货币乘数大小的因素有(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现金比率 C.超额准备金率D.证券交易保证金比率E.活期存款占定期存款的比率5.马克思认为,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取决于()A.商品价格B.货币价值C.商品数量D.货币储臧量E.货币流通速度6.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A.投资动机B•消费动机C.交易动机D.预防动机E•投机动机)7.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商业银行通常会提高超额准备金率(A.经济进入衰退期 B.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利率C.市场利率水平下降 D.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利率E. 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利率8. 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的影响是( )A.商业银行增加超额准备金 B.商业银行的收益增加C. 商业银行的贷款相对减少 D.商业银行减少超额准备金D. 商业银行的收益下降9. 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是( )A.全额准备金制度 B.部分准备金制度 C.转账结算制度D.现金结算制度 E.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10. 制约商业银行不能无限制创造存款的因素有( )A.利率 B.法定准备率 C.超额准备金率D.现金漏损率 E汇率四、是非判断题1. 现金交易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而现金余额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 流通手段职能( )。
2.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的数量是由商品的价格水平决定的( )3. 货币需求完全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愿望需求( )4. 一个人的物质财富在其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越大,对货币的需求越少( )5. 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一定增加( )6.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是现代信用货币经济中最主要的货币形式 )7. 如果认为货币供给为外生变量,则货币当局是无法通过货币政策来决定货币供给, 从而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有效的调控和调节 )8. 原始存款的增加只是改变了货币的存在形式,并不改变货币的总量 )9. 货币需求随利率的上升而减少( )10. 在IS曲线上的只有一个点是商品市场的均衡点( )五、名词解释1. 货币需求2. 货币需求量3. 货币均衡4. 货币失衡5.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六、简答题 1.为什么在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出现经济过热与物价上涨? 2.为什么在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时出现物价下降? 3.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制约因素有那些? 4.中央银行哪些资产业务要影响基础货币的变化? 5.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七、论述题1. 中央银行如何对货币失衡进行调节?2. 试分析在货币供给中,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的作用?八、计算题1.假定基础货币为1000,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率为10%,现金漏损率为2%,银行体系 的支票存款为 4000,试求银行支票存款的实际准备率与超额准备金?2. 假定商业银行系统有150亿元的存款准备金,rd=10%,如果rd上升至15%或下降至 5%时,最终货币供给量有何变化?3. 如果你在A银行存入1000元现金,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5%,那么A银行的 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有何变化? A银行能够增加多少贷款?整个银行体系在简单存款创 造条件下最终会新创造多少货币?4. 假定某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了10000元的贴现贷款,如果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 为10%,并且该商业银行持有10%的超额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漏损率为20%,那么:(1) 存款乘数为多少?(2)银行体系最终将创造出多少存款货币?(3)货币乘数为多少?5. 根据下列数字,计算相关结果:法定准备金比率( )=0.10,现金( )=2800 亿元,存款( )=8000 亿元,超额准备 金( )=400 亿元(1)计算:现金比率(现金漏损率 )=超额准备金率( )=货币乘数( )=法定准备金( )=准备金( )=基础货币( )=(2)假定中央银行将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调低为0.08,基础货币不变,存款比率不变, 计算:货币乘数( )=货币供给( )=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高能货币、强力货币、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现金 2.活期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比率 3.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公众4.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5.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6. 动态7. 利率8. 均衡点9.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10. 货币均衡二、单项选择题l.A; 2.B; 3.C; 4. B; 5.A; 6. B; 7・A;8・D; 9. B; 10. A三、多项选择题1. ACD 2.ADE 3.ABCDE 4.ABE 5.ACE 6.CDE 7.ABC 8.ABC 9.BC10.BCD四、判断题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6.正确 7.错误 8.正确五、名词解释1.货币需求是经济主体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一种行为。
2.货币需求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对货币需求的数 量3.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体是相一致,是一种动态均衡与局部均衡 4.货币失衡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或者货币供给大小需求,或者货 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5.货币供给是指货币供给主体向社会公众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货币供应量是指全社 会的货币存量,是全社会在某一时点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总额它主要包括机关 团体、企事业单位、城乡居民所拥有的现金和金融机构的存款等各种金融资产六、简答1.当货币供应大于货币需求时,对于企业而言,其交易周转金充足,增加生产资料购买, 增加就业人数,以增加产量对于居民而言,由于其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增加,便增加支出, 增加消费,整个社会购买力旺盛但由于受生产.技术.资源等因素的制约,短时间内产量的 增长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增长,于是市场供求矛盾不断积累,拉动物价水平持续上升总之, 当货币供应大于货币需求时,表现为经济过热与物价水平持续上涨2.当货币供应小于货币需求时,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交易周转金不足,造成原材料 购买的减少,生产量的下降,企业存货的增加对于居民而言,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下降, 被迫压缩消费',减少支出。
居民消费支出的收缩将缩小市场容量,导致企业产品销售不畅, 迫使企业削减生产,解雇工人总之,当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时,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甚 至负增长,商品的严重积压滞销,物价下跌,失业率上升3.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制约因素有:(1)存款准备金;(2)法定存款准备率;(3)超额存款准备率;(4)现金漏损率;(5)定期存款准备率其具体影响表述为:K=D/AR=1/ (r+c+e+rt・t)4.中央银行使基础货币数量发生变化的资产业务有:(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规模与基础货币;(2)中央银行对财政的债权规模与基础货币;(3)外汇、黄金占款规模与 基础货币5.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分析是从分析人们的持币动机开始的他认为,人们之所以需 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编好这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 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的欲望 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其理 论的要点如下:(1) 货币需求是指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 币,是因为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2) 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基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3)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4)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5) 凯恩斯得出货币需求函数 Md/P=f(i,Y)(6) 凯恩斯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是将货币通过利率与投资、就业以及国民收入等经济 因素联系起来的7)凯恩斯也指出,通过变动货币供应而控制利率的做法在产业周期的特殊阶段也是 无效的提出了流动性陷阱与古典区域的理论七、论述1.(1)无论是货币供应不足,还是货币供应过多,都不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 展所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基本任务就是调节货币供求,实现货币均衡及总供求的均衡, 为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2)中央银行是针对具体的货币供求状况来进行调节的一般而言,货币供求状况可 能有几种情况:(3)一是货币供求均衡,社会总供求也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社会物价稳定,生产发 展,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