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发白帝城和三峡对比阅读答案.docx
4页早发白帝城和三峡对比阅读答案篇一:早发白帝城阅读训练及答案4、(20山东滨州)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 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 王璘案,流放夜郎,取到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闲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下江 陵,并作此诗1.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 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 的特点1分)2.“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2分)1.湍急 评分:共1分意思对即可2. “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 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评分:共2分答案含“船的轻快”“内心的 轻松、喜悦”两点内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篇二:26.《三峡》研讨与练习【课后练习题】26.《三峡》研讨与练习【课后练习题】一、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1.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 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设题意图:① 使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② 抓住精彩写景段落,深入领会画龙点睛的词语,使学生对文章的感知由整 体到局部;③ 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问答题提示了背诵的思路,适宜先解决问答题,再 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1.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 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 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 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 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二、 解释下列词语,并给线点的字注音重岩叠嶂夏水襄陵乘奔御风素湍绿潭绝嶙飞漱清荣峻茂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参考答案:嶂(zhdng),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襄(idng),上奔(bQn),这里指快跑的马湍(tudn),急流的水©Cyan),险峻的山崖或山峰漱(shh),冲刷峻(jhn),高而陡峭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设题意图是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 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本题的着眼点不在形式,只要学生能够将 内容对应起来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 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 的“万重山”相应篇三:三峡阅读理解题(含答案)《三峡》阅读理解题含答案一、 原句回答123白帝,暮至江陵4悬泉瀑布,飞溯其间5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6、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二、 回答问题1、 第四段写秋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2、 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一句可以想到李白的哪首诗中的哪两句? 答:《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3、 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夏、春、秋季的景物特色答:夏:险 春:秀 秋:凄4、 第三段写“高猿长啸”有什么作用?答:突出秋天三峡的凄冷56、 文中写出了三峡江水的什么特点?李白有一首诗表达了与它相同的的情 景,你能默写这首诗吗?(三峡的景色吸引了许多迁客骚人,三峡文化业源远流 长,请写出关于三峡的两句诗过万重山7、 “绝嶙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是仰视提示:从视觉角度)8、 在三峡景物描写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对祖国河 山雄伟秀丽景色的热爱赞美之情9、 文章描写了三峡美丽的风光,请你利用文中的词句,组成一幅对联。
10、 给本文分为两层,概括各层大意及中心思想11、 作者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是承水势的涨落安排,先写夏 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再春冬合写,是因春冬风平浪静; 最后写秋无水枯谷空,三峡内一片悲凉气氛,也是顺势而下,合情合理12、 文章2、3、4段分别写了三峡夏、春、冬、秋四季怎样的景色?②写三峡春冬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的奇丽景色13、 三峡的奇观数不胜数,且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各有不同的特点,对这 些美丽的景观作者并未细加描绘,仅以寥寥数笔勾勒三峡的山势,这样叙写有何 意?和江水两岸带来的四季不同的景色作了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