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pdf
7页教学设计”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第五章第4 节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八年级 119 班作者及工作单位李奎白路中学教材分析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本节把眼睛作为一种像照相机一样的光学仪器,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疾的原因及矫正的方法, 使学生获得一些实际知识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眼睛的视物原理时比较难理解,教学时可采用动画动态展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形状, 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从而解决此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参与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将科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教学难点: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意识的培养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同学们闭上眼睛,用手摸课桌上的物品, 你能说出每种物品的颜色吗?2、 眼睛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你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回答:不能引出课题2. 展示学习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3. 自学指导1. 眼睛的构造2. 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3. 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学生自学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自学4. 学生自学,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学习让学生主动学习5. 检查自学效果, 教师点拨(一)、眼睛眼球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凸透镜视网膜光屏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看清远物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看清近物(二)、近视眼及其矫正1 .原因:2.结果: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3.矫正:佩戴凹透镜(三)、远视眼及其矫正1.原因:2.结果: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3.矫正:佩戴凸透镜学生听讲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6. 课堂测评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新知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作业设计课后练习板书设计(一)、眼睛眼球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凸透镜视网膜光屏睫 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看清远物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看清近物(二)、近视眼及其矫正1 .原因:2.结果: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3.矫正:佩戴凹透镜(三)、远视眼及其矫正1.原因:2.结果: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3.矫正:佩戴凸透镜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基本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凸透镜成规律后的一个重要应用,是一节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眼睛是我们身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 PPT 演示动画效果, 能使生更好的了解眼睛的原理,认识眼睛的工作过程,让学生从学习中知道如何用眼、如何保护眼睛教学设计”撰写要求及模板(文本式)教版年级(学科)册第单元第节 (内容)教学设计(第课时)楚雄州武定县学校一、教材分析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要学本节内容)二、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评价学生的学力状况;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3.学生认知障碍点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五、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音像材料、教具、学具、挂图等的选择运用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的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的再现七、作业设计巩固性练习与拓展性练习八、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的主板书九、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
十、教学反思1.主要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出现问题的原因;如何解决问题等;2.假如重新上这节课的新思路;3.听课教师和专家对本节课的评价及启发特别注意: 文本格式教学设计要注意段落、行间距、字号、字体等,基本要求为:标题:(二号方正小标宋简体)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 “一”、 “(一)”、 “1”、 “(1)”标注;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加粗;其间正文用仿宋 GB2312字体,行距设置为固定值24 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