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复习指南 数量关系.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61346068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8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复习指南 数量关系第一节数量关系概述一、数量关系的含义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基本的运算能力,体现了一个人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是人类认识 世界的基本能力之一几乎所有的智力问题专家都十分看重数量关系,并把它作为预测人们 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标准之一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有多种表现形式,因而对其测量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行政职 业能力测验中主要从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角度来测查应试者的数量关系理解能力和反 应速度数量关系测验含有速度与难度测验的双重性质在速度方面,要求应试者反应灵活,思 维敏捷;在难度方面,其实是很有意思的,该测验涉及的数学知识或原理都不超过初中水平, 甚至多数是小学水平的如果时间充足,获得正确答案是不成问题的但在一定的时间限制 下,要求考生答题既快又准,个体之间的能力差异就显现出来了可见,该测验难并不难在 数字的运算上,而在于对规律的发现和把握,它实际测验的是个体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 解答数量关系测验题不仅要求考生具有数字知觉能力,还需要判别、分析、推理、运算等能 力的综合运用二、数量关系题的解答方法数量关系测验题的解答,要把握下面5 个原则:(1) 运算题尽可能采用心算。

      该测验共有 15 道题,其中 5 题是数字推理题,10 题是数学 运算题,作答时限为10 分钟也就是说,平均一道题仅有 40 秒的时间作答,可见对速度的 要求之高了而在数量关系测验中,运算题一般比较简单,采用心算可以节省时间,将十分 有限的时间尽量集中用于较难试题的解答上2) 遇到一时做不出来的题目,可以先跳过去,待完成其他较容易的试题后,若有时间 再回头攻坚总之,不能在一道题目上停留太久如果因一题解答受阻,而失去解答更多试 题的机会,造成不应有的丢分,那实在太可惜了3) 数字推理题应从逻辑关系上把握,不能仅从数字外形上判断譬如,若题干数列均 由奇数组成,就判定正确答案应是奇数,这种判断显然过于简单武断了4) 对于数量关系测验来说,速度十分重要,但必须要在准确性的前提下来追求速度 如果做得很快却无一正确,结果毫无意义为此,每道题最好在心算基础上都验算一次,以 保证准确无误5) 不少数学运算题可以采用简便的速算方法,而不需要死算为此,拿到题目后,先 花一点时间考察有没有简便算法来解题,这点时间的花费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如果找到 简便算法,会大大减少解题所用的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二节数字推理题解答技巧与题型介绍一、数字推理题解答技巧数字推理题由题干与选项组成。

      题干是由一组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其中缺少 一个数字),选项为 4 个数字,要求应试者分析题干数列的排列规律,根据规律推导出空缺 中应填入的数字,然后从选项列出的数字中选出应填的一个,将题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做数字推理题的基本思路是“尝试错误”很多数字推理题都不能一眼就看出规律,找 到答案,而要经过两三次的尝试,逐步排除错误的假设,最后才能找到正确的规律目前这 类题目倾向于越出越难,应试者更需要在心理上做好这种思想准备当然,考前进行适度的 练习,注意总结经验,了解有关的出题形式,会使考试时更为得心应手数字推理题难度较大,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解答数字 推理问题大有帮助1) 在解答数字推理题时,反应要快,一般要先快速扫描已给出的几个数字,仔细观察 和分析各数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前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大胆假设出一种符合这个数字关系的 规律,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应用到下一个数字之间的关系上,如果得到验证,就说明假设的规 律是正确的,问题即迎刃而解;如果假设被否定,马上改变思路,提出另一种数量规律的假 设如此反复,直到找到正确规律为止当然,有一些题型是需要首先考察前三项(如前两 项之和等于第三项的数字排列规律)甚至是前四项(如双重数列的排列规律)才会发现规律的。

      另外,有时从后往前推,或者“中间开花”向两边推也是较为有效的2) 推导规律时,往往需要简单计算,为节省时间,要尽量多用心算,少用笔算或不用 笔算3) 空缺项在最后的,从前往后推导规律;空缺项在最前面的,则从后往前寻找规律; 空缺项在中间的可以两边同时推导4) 若一时难以找出规律,可用常见的规律来“对号入座”,加以验证常见的排列规律 有:① 奇偶数规律:各个数都是奇数(单数)或偶数(双数)② 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列递增或递减③ 等比: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④ 二级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⑤ 二级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一个等比数列⑥ 加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⑦ 减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⑧ 乘法(除法)规律:前两个数之乘积(或相除)等于第三个数⑨ 完全平方数:数列中蕴含着一个完全平方数序列,或明显、或隐含⑩ 混合型规律:由以上基本规律组合而成,可以是二级、三级的基本规律,也可能是两 个规律的数列交叉组合成一个数列需要补充说明一点,近年来数学推理题的趋势是越来越难因此,当遇到难题时,可以 先跳过去做其他较容易的题目,等有时间再返回来答难题。

      这种处理不但节省了时间,保证 了容易题目的得分率,甚至会对难题的解答有所帮助有时一道题之所以解不出来,是因为 我们的思路走进了死胡同,无法变化角度思考问题此时,与其死“卡”在这里,不如抛开 这道题做别的题在做其他题的过程中也许就会有新的解题思路二、数字推理典型例题解析1. 等差数列例 1: 1471013()A 14B 15C 16D 17解析:答案为C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排列方式:等差数列,其特征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 的差是一个常数从该题中我们很容易发现相邻两个数字的差均为3,所以括号中的数字应 为 16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测验中排列数字的常见规律之一它还包括了几种最基本、最 常见的数字排列方式:自然数数列: 123456„„偶数数列: 24681012„„奇数数列: 135791113„„2. 等差数列的变式例 1: 3469()18A 11B 12C 13D 14解析:答案为C这道题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但稍加改变处理,就成为一道非常 容易的题目顺次将数列的后项与前项相减,得到的差构成等差数列1,2,3,4,5„„ 显然,括号内的数字应填 13在这种题中,虽然相邻两项之差不是一个常数,但这些数字 之间有着很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把它们称为等差数列的变式。

      3. “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型例 1: 343569104()A 138B 139C 173D 179解析:答案为C观察数字的前三项,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 第三项,34+35 = 69,这种假想的规律迅速在下一个数字中进行检验,35+69=104,得到了 验证,说明假设的规律正确,以此规律得到该题的正确答案为173在数字推理测验中,前 两项或几项的和等于后一项是数字排列的又一重要规律例 2: 1 011 022 033 055 08()13 21A 8 11B 8 12C 8 13D 8 14解析:答案为C前两项的和等于后一项4. 等比数列例 1: 392781()A 243B 342C 433D 135解析:答案为A这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排列方式:等比数列其特点为相邻两个数字之 间的商是一个常数该题中后项与前项相除得数均为3,故括号内的数字应填2435. 等比数列的变式例 1 : 8122460()A 90B 120C 180D 240解析:答案为C该题是1997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大学毕业生考试的原题,难度较大 题目中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到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 律排列的:11 522 53,因此括号内的数字应为60X3=180。

      这种规律对于没有类似实践经验的应试者往往很难想到例 2: 8142650()A 76B 98C 100D 104解析:答案为B这也是一道等比数列的变式,前后两项不是直接的比例关系而是中 间绕一个弯,前一项的2倍减2之后得到后一项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50X2 — 2=986. 平方型及其变式例 1: 149()2536A 10B 14C 20D 16解析:答案为D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试题,直觉力强的考生马上就可以作出这样的反 应,第一个数字是1的平方,第二个数字是2的平方,第三个数字是3的平方,第五和第六 个数字分别是5、6的平方,所以第四个数字必定是4的平方对于这类问题,要想迅速作 出反应,熟练掌握一些数字的平方得数是很有必要的,除了 1—10数字的平方可由乘法口诀 得到,还需熟练掌握1—10数字的平方根总之,数字排列的方式(规律)是多种多样的,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排列方 式,只是选择了一些最基本、最典型、最常见的数字排列规律,希望考生在此基础上熟练掌 握,灵活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实际上,即使一些表面看起来很复杂的排列现象,只 要我们对其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就会发现,它们也不过是由一些简单的排列规律复合而成 的。

      只要掌握它们的排列规律,善于开动脑筋,就会获得理想效果第三节数学运算题解答技巧与题型介绍一、数学运算题解答技巧 数学运算题主要考察解决四则运算等基本数字问题的能力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中 呈现一道算术式子,或者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应试者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并判断所计算的结果与答案各选项中哪一项相同,则该选项即为正确答案,并在答卷纸上将 相应题号下面的选项字母涂黑题目难度不会大,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也许每个人在此项目上都能得高分,但要在短时 间内完成这些题目,也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因为测验有时间限制,需要应试者算得既 快又准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当注意以下方面:(1) 加强训练,增强数字的敏感程度,了解一些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方法,并熟记一些基 本数字2) 掌握一些数学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规则,熟悉一下常用的基本数学知识(如比例问题、 百分数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3) 认真审题,准确理解和分析文字表达,正确把握题意,切忌被题中一些枝节所诱导, 落入出题者的圈套中4) 努力寻找解题捷径,尽量多用简便算法多数计算题都有“捷径”可走,盲目计算 虽然也可以得出答案,但贻误宝贵时间,往往得不偿失。

      5) 学会使用排除法来提高命中率在时间紧张而又找不出其他解题捷径的情况下,可 对部分选项进行排除,尤其是一些计算量大的题目,可以根据选项中数值的大小、尾数、位 数等方面来排除,提高答对的概率二、数字推理典型例题解析1. 利用“凑整法”求解例 1: 5 2+13 6+3 8+6 4 的值为:A 29B 28C 30D 29 2解析:答案为A凑整法”是简便运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即根据交换律、结合律把可 以凑成 102030501001000„„的数放在一起运算,从而提高运算速度本题根据加法的交换 律和结合律,使(5 2+3 8)的结果为整 9 0, (13 6+6 4)的结果为整 20 0,显然 计算起来快捷方便例 2: 12 5X0 25X0 5X32 的值为:A 50B 100C 50 25D 25解析:答案为A这道题也是“凑整法”的典型习题,首先把32拆开成为4X8,再运 用交换率和结合率,使 12 5X8 结果为整 100, 0 25X4 的结果为整 1,心算就可得出 答案为 50例 3: 533+388 的值为:A 919B 921C 923D 925解析:答案为Bo将533分解为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