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阳黄氏一脉的来龙去脉及其他.doc
6页麻阳黄氏一脉的来龙去脉及其她 由于是黄家的女婿,一日得机会翻看到麻阳黄氏的族谱,对麻阳黄氏的来龙去脉有了少量理解 但也发现其中有少量错误,现把有关状况辑录如下,也让麻阳更多黄姓任对自己所姓有个大体理解麻阳黄氏【堂号】江夏郡(汉朝)一一今湖北省云梦市源流】①据《广韵》记载:源出赢姓(秦始皇就是这个姓,可惜秦国后由于被项羽刘邦所灭,加上秦二世残害兄弟,如此显赫的姓氏如今已经没有了)颛顼帝(zhuān Xū,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的曾孙陆终的后裔封于黄(河南黄川县西),公元前648年,被楚国灭亡后,她的子孙便以故国名为姓②据《黄氏族谱》记载,自伯益授氏以来传至唐朝大中年间(公元847一一859年)居金华,唐昭宗天佑年(公元9)迁江西南昌县,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迁戈阳;明朝武宗正德年间(公元1506一一15),黄珊(伯益的125世裔孙)生三子伯恩、伯万、伯才伯万生二子都里、都立都立归原籍,都里同其子均实、均义、均久三兄弟(共九兄弟)迁麻阳,后均实居倒泥坪(和平溪朱木村),均义居败泥垅(郭公坪乡),均久居茶溪(吕家坪镇)因此麻阳黄氏之祖是从黄珊公开始居住分布及人口】吕家坪、黄双、和平溪、兰里、绿溪口、高村、兰村、隆家堡、板栗树,谭家寨、锦和,郭公坪、文昌阁、尧市、拖冲等乡镇。
全县境内共2万多人字派】也就是辈分,虽然好近年轻人不懂得,但长辈应当都懂得,不信的年轻人可以问问你父辈你处在什么辈分哦和平溪均实房:均子水宗兴,应廷朝上达,人启国先志,维(佳)山毓秀雨泽呈祥木巨源厚千深叶芳荣华富贵福寿宜康百亿千载弥钎裕昌(现和平溪这房基本上是处在雨泽呈祥这里)茶溪均久房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57年)议定36字士志宗金长德泽增富光立章方顺吉桂茂昭书香开起河带运万世永兴昌共田申由甲一到复轮上(注:共田由甲是黄字的构成,故田申由甲不用只用36字)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修谱时议定100字:大费(宝)生民始肃源少昊(hao)长名官怀德远佑后作虞良受命垂型日承家食采方发祥同子姒肇锡类姬姜善御功钦衍分封域共江会齐交自正在楚祚弥昌国仰春申义篇成博士章中山间诏语东关启书藏两代通侯贵千秋祖业光(大庸黄姓改为“成”)合宗文节读先泽炳淮阳均义房老字:定亚洪成智建庭大希光天愈之仁宗祖盛世兴隆德万发其海茂长春清宣统三年(公元19)续修《黄氏族谱》议定均实房至山字止,均义房至盛字止,均久房至士字止,新编百字歌为字派:九贵昌前烈明良起风文发祥原有本善积植家桢宜思功德重崇后裕付承阴嗣多贤哲行立震坤声和能襄永祚让必兆显荣慎履孚中吉得心实超伦开来兼继往举谕典常敦泽远方蕃衍清俊订克征恢宏绍懋(mao)业仕籍济康盈迪纪循彝序千载沐圣恩(注:百字歌的“前“字对实公房的“泽”字,对久公房的“生'字,对义公房的“德”字。
)在翻看《黄氏族谱》得这样两首诗一勒马奔程自主张,男儿随处可开疆远游外境非吾境,久在她乡即家乡继志莫忘连胆苦,传家顺并桂兰香我居官守难逃避,惟愿尔曹百世昌这首诗为其黄氏先祖黄珊公所作,黄珊公在任徐州刺史时,因孙恩作乱,盗贼蜂起,人民危惧,公不敢离任,嘱其子散居列国,临别时,作此诗勉之二黄河曾见几番清,未见人间有此荣千里朱幡迎五马,一门黄榜占三名奎星昨夜朝玉阙,皂盖今朝拥帝京胜似状元并榜眼,探花俱是兄和弟这首诗《黄氏族谱》是在宋高宗(南宋开国皇帝)时,黄门三公同登一榜,皇帝宋高宗御赐此诗以美之但我查了资料这首诗应当是宋徽宗赵佶(宋朝文学艺术水平最高的皇帝,固然也是个亡国之君)所写,说的是丰城的黄得礼,北宋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中状元她的六个儿子全是读书入仕其长子黄彦辅高中状元,四子彦平榜眼,五子彦正探花,兄弟三人同科夺得状元、榜眼、探花三顶贵冠,实是亘古未有于是宋徽宗赵佶曾亲自接见黄彦辅、彦平、彦正三个同胞兄弟,并御赐诗一首:黄河曾见几番清,未见人间有此荣千里朱幡迎五马,一门黄榜占三名魁星昨夜朝金阙,皂盖今朝拥玉京胜似状元并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黄家人读书很厉害的,科举制度确立之后,黄氏族人非常注重教育,到了宋代,读书之风日盛,宋朝奉大夫、新昌人黄仁静生六子二女,六子均进士,官居显职,二女婿均为尚书。
诸暨的黄汝极,所生八子均有功名,并且五个是进士长子、三子、四子三兄弟同榜高中南宋绍兴甲戌(公元1154年)科进士,也是一门黄榜占三名江西分宁的黄元吉一门十三个进士黄孟伶七十岁中进士江西丰城的黄均是北宋初上柱国将军、大中大夫,她的九个儿子中,竟有三个高中状元,九个儿子都当了尚书,一种女婿也是尚书,故有“九子十尚书”丰城黄惟寅八个儿子,所有是尚书要懂得中国古代自隋朝实行科举考试到19满清废除科举有1300余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陆陆续续产生了638名状元(武状元除外),而黄氏一脉历朝先后出了黄崇嘏、黄昊、黄仁颖、黄公度、黄裳、黄定、黄由、黄朴、黄观、黄士俊、黄轩、黄思永、黄仁泽、黄风麟、黄得礼、黄彦辅等十八位状元目前黄姓子孙人数在大陆排在第8位,有两千七百多万人,在台湾排在第4位,海外黄姓华人在华人中所占比例亦很大黄姓是名符其实的大姓有时候走在麻阳村子的某些小巷里,你会常常发既有的门楣上篆刻有“江夏堂”三个字,那就是说这家人姓黄,如果你也姓黄,那你就是找到家门了哦黄氏为什么要冠名“江夏堂”?这还得从古黄国、古江夏郡的精神源头上说起古黄国在河南潢川,建于夏初,历经夏、商、周三个王朝,生存了1500余年,僖公十二年(公元前648年)被楚兼并。
黄氏子孙以国为姓,除一部分留在黄国故地外带着亡国的沉痛散居四方,其中一支搬家湖北江夏江夏郡——始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名武昌郡,东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复称江夏郡至隋大业二年(公元6),历经八个朝代,合计8黄氏亡国后,通过300余年的风风雨雨,这支世居江夏的黄氏开始崛起,黄歇以其天才当上了楚国宰相,封为春申君,成为战国四君子之一说战国四君子也许没有多少人懂得,但我告诉你她是电视剧《芈月传》里那个芈月的初恋情人,你就应当懂得了哦,小伙子帅气又有才,差点点把秦王的老婆抢走了哦连上海的黄浦江也是由于她得名的黄浦江,长江下游支流,在上海市境内,因战国时代楚国春申君黄歇疏浚而得名,因此旧称黄浦,别称黄歇浦、春申江各地黄氏以黄歇为耀,纷纷汇集于江夏,结束了离乡背井的艰苦生活,使长期分散的手足得于团圆至此,江夏成了黄氏繁衍、发展的中心,黄氏称江夏为第二家乡,并以江夏郡“江夏”两字为堂号,称“江夏堂”黄歇也被尊为江夏黄氏上始祖到了东汉,大孝子黄香(国学典型《三字经》里有其故事,我就不累赘了哦),名闻遐迩,才倾天下,黄琼、黄琬位列三公,名震宇内,江夏黄氏臻于极盛,如日中天。
黄氏裔孙慎终追远,不忘祖先,凡居世界各地从江夏分支出来的黄氏以“江夏黄氏”为荣,悬挂“江夏堂”牌匾因此,“江夏堂”的堂号遍及天下,“江夏黄氏”誉满环宇,故有“天下黄姓出江夏,万派朝宗江夏黄”之说补充两个概念知识“郡望”和“堂号”郡望指的是古代的郡中的显贵家族,也就是一种地区的名门望族,世人称道的时候一般使用“地名+姓氏”的形式来和其她地区的同姓家族相区别,例如:彭城刘氏、弘农杨氏,清河张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吴兴姚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农耕文明的氏族聚居导致的门阀割据产生的,而这些人们族大多有自己的“堂号”堂号指旧时大户人家的称号,堂号要写在匾额上挂起来,逢年过节还要拜一拜堂号大多来源于本姓祖上某一历史名人的典故和传说如周姓——爱莲堂(周敦颐《爱莲说》);赵姓——半部堂(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杨姓——四知堂(杨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同一种姓氏,又由于郡望和发祥地不同,会有不同的堂号,彼此之间通过郡望地区进行区别,如陇西李、琅琊王、清河张固然,堂号也是个很复杂的玩意,里面名堂诸多,有爱好的同志可以自己去理解一下,这里就不展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