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徽省宿州市城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29页
  • 卖家[上传人]:Mr****ng
  • 文档编号:242558376
  • 上传时间:2022-01-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8.42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徽省宿州市城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绝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规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从心所欲,不逾矩”,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从心所欲”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子到快要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1.下列关于“格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格律是诗歌中的不变化者,体现的是整齐、规范和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格律就会变成死板的形式B.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这并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而是人不能活用它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C.格律不能束缚天才,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格律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诗歌也仍然腐滥D.古今大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都从格律入手,但后来都达到了脱化格律的境界;是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使他们在整齐之中求变化,避免了单调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它先于理智而产生,但在理智发达之后,它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B.艺术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个性之别,讲究寓整齐于变化,但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C.诗歌从四言、五言到七言,从古、律、绝到词,体现的是形式的变化,但它们在音节上都讲究格律,体现的又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D.“从心所欲”和“不逾矩”是一对矛盾,艺术家要打破这个矛盾,做到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           (    )A.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它一方面有群性,另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由遗传得来,不易变化;个性则成于环境,会随着环境而变化B.作者认为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旨在说明将格律用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时,就可以超越格律的束缚而达到自由的创作境界C.作者认为一味变化也还是单调,所以他不主张从变化入手,认为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D.“从心所欲,不逾矩”是道德家和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也说明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参考答案:1.D(“都从”错误,应是大半从格律入手2.A(“它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错误,应该是“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3.D(“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挪开暖瓶刘心武他一再叮嘱我,到了纽约,一定要当面问她,还记不记得挪开暖瓶的那回事。

      他和她,三十几年前,和我,同在工厂一个车间他们是正式工人,我是教师,下放劳动我比他们大十岁,但很合得来我跟他学镟工活儿,叫他师傅她是统计员,那时梳着俩抓鬏,走过来跑过去,扎着红头绳的大抓鬏前后晃荡,使人联想起硕大的蝴蝶工间休息的时候,在那间更衣室当中,大家围坐在一张长方形的大案子前,说说笑笑,用大搪瓷缸子,大口喝水大案子上,常放着几只大暖瓶,是最粗糙的那种,铁皮条编的露着瓶胆的外壳,漆成浅蓝色他在我面前回味过很多次,就是挪开暖瓶的那件事他非常喜欢她,休息时,却不敢坐在她近旁她总大大方方地坐在案子一端,他呢,那天选择了一个离她最远的位置,就是案子的另一端!那天大家究竟议论些什么,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那天他话多,正当他高谈阔论时,她忽然大声说:“哎,把暖瓶挪开!”我坐在案子一侧,离暖瓶比较近,就把一只暖瓶挪了挪,他还在议论,她就更大声地对我说:“劳驾,把那个暖瓶也挪开!”我就把两只暖瓶都挪到一边去了,这些细节,经他提醒,我都还想得起来她要求挪开暖瓶,是因为暖瓶挡住了她的视线,使她不能看清楚大发高论的他挪开了暖瓶,她就睁圆一双明亮的眼睛,直盯着口似悬河的他,两个抓鬏静止不动,仿佛一对敛翅的春燕。

      后来社会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很大的变化我们的人生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很大的变化我成了所谓的作家她1978年考取大学,1983年赴美留学,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现在是美国一所州立大学的终身教授他下岗后做过很多种事,现在比较稳定,是一家大公司的仓库保管员那家工厂早已消失,原址成为一个华丽的专供“成功人士”享受的商品楼盘,底层是商场,商场附设星巴克咖啡厅,我和他正是在那里会面的他知道我要去美国演讲,打说要见我,托我个事我就约他到星巴克,他喝不惯咖啡,甚至闻不惯那里头的气息,他说完他的心事嘱托,就离开了我已经年逾花甲,他和她也都早已结婚有了子女,我们应该都不算浪漫人士,但他却还是希望我能在美国见到她,并私下里问她,还记不记得挪开暖瓶的事情?那是不是意味着,在他们生命的那个时段,她喜欢他,以至他说话时,她不能容忍任何障眼的东西,她不但要倾听他,还要注视他他只希望她在我面前表示,她还记得,确实,她那时候喜欢过他,然后,我回国把她的回应告诉他,他就满足了我把他的嘱托,视为一个神圣的使命甚至于,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成好这个使命,不亚于要把我那演讲的任务达到圆满人的一生有许多美好的瞬间使这些瞬间定格,使其不褪色,可以永远滋润我们那颗在人生长途跋涉中越磨越粗粝的心。

      我演讲那天,她没有来当地文化圈的人士聚餐欢迎我,她也没露面我给她打去几次,都是英语录音让给留言,但我留了言也没有回应直到回国前一晚,再拨她家,才终于听到了她的声音她的声音一点没有变,她很高兴,说她们全家到欧洲旅游,昨天才回家她说看到报道,祝贺我演讲成功我就引导她回忆当年,提到好几个那时工厂里的师傅,其中有他,她热情地问:“都好吗?你们都还保持着联系吗?”我就先逐个说一下那些人的近况,然后特别提到他,提到他那时如何喜欢高谈阔论,那时候我们给他取的外号是“博士”……我都提到那张旧桌案了,她一直饶有兴味地听着,还发出熟悉的笑声,但就在这关口,发生了一个情况,就是她先道了声“sorry”,然后分明对她那个房间里另外一个人,估计是她女儿,大声地说:“朱迪,你把那个花瓶挪开,我看不到微波炉了……”虽然她马上又接着跟我通话,但我的心一下子乱了,我都不记得自己究竟是怎么跟她结束通话的回国很多天了,我没主动给他去,他也没有来如果他来问我,我该怎么跟他说呢?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第一段不仅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巧妙地引出了下文“他”与“她”的故事。

      B. “硕大的蝴蝶”和“敛翅的春燕”分别写出了“她”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 “我把他的嘱托,视为一个神圣的使命”,这句话不仅说明了“我”对“他的嘱托”的重视,也交代了赴美的原因D. 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语言简洁流畅,意蕴丰富,结构精巧,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和布局谋篇的匠心5. 小说中的“他”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 通的过程中发生了“她”让人挪开花瓶的情况,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参考答案:4. C    5. (1)性格执著虽已过去多年,他还是想弄清她让挪开暖瓶的缘由2)脾气随和与工友们都很合得来3)善于言谈在工厂里时好高谈阔论4)观念传统遇到喜欢的女孩不敢表白,不习惯星巴克的氛围    6. (1)塑造人物形象,说明“她”不记得“挪开暖瓶”那回事了,表明不喜欢视线被阻挡,是“她”的一种习惯2)照应、推动情节发展,用“挪开花瓶”照应“挪开暖瓶”的情节,并推动下文“我的心乱了”等情节,使小说情节发展达到了高潮3)揭示主旨,说明了人生中的某些永不褪色的美好瞬间,在别人那里只是顺其自然的行为或“揭示主旨,人生中总有美中不足的事”)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

      C项,“交代了赴美的原因”的说法错误,“我”赴美的原因是去美国演讲5. 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中的‘他’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要求简要分析小说中“他”有哪些性格特征根据文中,虽已过去多年,他还是想弄清她让挪开暖瓶的缘由特意打约“我”,让准备去美国演讲的“我”帮他问清楚当年挪暖瓶的原因,可见其性格上的执着当年他与工友们都很合得来,说明他脾气比较随和当年在工厂里时好高谈阔论,说明他善于言辞当年遇到喜欢的女孩不敢表白,甚至“不敢坐在她近旁”现在“喝不惯咖啡,甚至闻不惯那里头的气息”,也就是不习惯星巴克的氛围,由此可以看出他观念比较传统点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1.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2.是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内容的特点,而形象特点则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还包括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数学基础素养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中考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监测数学试卷(二模).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2025年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九年级学生学科素养检测数学试卷(二模)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绍兴市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诊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模拟预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题.ppt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