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白沙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12页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白沙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江南无雪刘长春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丁丁东东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夜里总是睡不稳,会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斜刺里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
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日漫步》)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
也许,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饮,作通宵长谈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14.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3分)答: 15.请简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5分)答: 16.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4分)答: 17.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回答作者这样写的意图6分)答: 参考答案:14.(3分)答:①听落雪的碎玉之声;②多次爬出被窝看雪;③梦中的雪景本题3分,答出1点1分)15.(5分)答: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由近及远描写雪中的景物,突出雪后的洁净、辽阔和宁静特色”3分,其中“手法”2分,答出两种即可;“由近及远”1分特征”2分) 16.(4分)答: 内容上:表达了盼望之强和失望之深1分)形式上:①照应题目;(1分)②承上启下,从上文的雪景描写、雪天盼望引起下文对“江南无雪”的思考和忧虑2分)17.(6分)答:①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希望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
②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童年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③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答出一点2分) 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19题共21分)寂 寞吴念真【台湾】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都不亲,就连“爸爸”似乎也没叫过几次 这个爸爸其实是她的继父妈妈在她四岁的时候离了婚,把阿照托给外婆照顾,自己跑去北部谋生 阿照国小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了一个男人来,说是她的新爸爸;不过,她不记得那时候是否叫过他,记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给了她一个红包,以及她从此改了姓 改姓的事被同学问到气、问到烦,所以这个爸爸对她来说不仅陌生,甚至从来都没好感一直到国中三年级,阿照才被妈妈从外婆家带到北部“团圆”,而且听说这还是那男人的建议,说以后如果要考上好大学,她应该到北部来读高中那时候妈妈和那男人生的弟弟都已经上小学了 男人在工厂当警卫,有时日班有时夜班,妈妈则在同一家工厂帮员工办伙食,早出晚归,一家人始终没交集,各过各的不久之后,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 外婆在阿照大三那年过世,不过,之后的寒暑假,阿照也同样很少回家。
她给自己的理由是要打工、读书、谈恋爱,其实自己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对那个家根本一点感情也没有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亲生的儿子太不成材还是怎样,那男人对待两个孩子有很明显的差别待遇,比如跟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则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较厚,儿子只要稍微嘟囔一声,他就会大声说:“你平常拿的、偷的难道还不够多?”阿照大学毕业申请到美国学校的那年他从工厂退休,妈妈原本希望阿照先上班赚到钱才出国,没想到他反而鼓励她说念书就要趁年轻阿照记得那天她跟他说:“爸爸,谢谢!”不过,才一说出口就觉得自己可耻,因为在这之前她不记得是否曾经这么叫过他 从美国回来后,阿照在外商公司做事弟弟在她出国的那几年好像出了什么事,偷渡到大陆之后音讯全无,连几年前妈妈胰脏癌过世都没回来孤孤单单的爸爸也没给阿照增加什么负担,他把房子卖了,钱交给阿照帮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阿照也一直单身,所以之后几年的假日,他们见面、聊天的次数和时间反而比以前多很多有一天阿照去看他,他不在,阿照出了大门才看到他坐出租车回来,说是去参加一个军中朋友的葬礼阿照陪他走回房间的路上他一直沉默着,最后才跟阿照说可不可以帮他买一个简单的相机,说他想帮几个朋友拍照,理由是:“今天老宋那张遗照真不象样!”后来阿照帮他买了。
去年冬天他过世了阿照去整理他的遗物,东西不多,其中有一个大纸盒,阿照发现里头装着的是一大叠放大的照片和她买的那部照相机相机还很新,也许用的次数不多,更也许是他保护得好,因为不仅原装的纸盒都还在,里头还塞满干燥剂并且罩上一个塑料套至于那些照片拍的应该都是他的朋友,都老了,背景有山边果园,有门口,有小巷,也有布满鹅卵石的东部海边,不过每个人还都挺合作,都朝着镜头笑,就连一个躺在病床上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也一样,甚至还伸出长满老人斑的手臂用弯曲的手指勉强比了一个“V” 阿照一边看一边想象着他为了拍这些照片所有可能经历过的孤单的旅程,想象他独自坐在火车或公路车上的身影,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踯躅的样子,他和他们可能吃过的东西、喝过的酒、讲过的话以及最后告别时可能的心情 当最后一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阿照先是惊愕,接着便是无法抑制的号啕大哭照片应该是用自动模式拍的,他把妈妈、弟弟、还有阿照留在家里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后全部摆在一张桌子上,而他就坐后面用手环抱着那三个相框朝着镜头笑 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民国九十八年秋阿照说,那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
(吴念真《那些人,那些事》) 16.小说开头点出阿照从不称呼“爸爸”的细节,有那些作用?(6分) 答: 17.简析小说结尾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效果5分) 答: 18.结合阿照和父亲的形象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6分) 答: 1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的题目叫做“寂寞”,这里的“寂寞”至少有三层含义:亲人不在身边带来的孤独 感;友人渐渐老去离世带来的落寞感;被时代、社会抛弃,留守老人院带来的落魄感 B.吴念真的小说常常具有细节画面感,这篇小说中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以长满老人斑的手臂、弯曲的手指勉强比划“V”就极具画面感,令人心中一震C.作为小说,《寂寞》去掉了虚饰,挤掉了水分,朴实得像一块煤,也像煤块一样沉重,却透着点点的光泽 D.小说的高潮之处在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一张并不团圆的全家福却被这位父亲“结合”成“魏府阖家团圆”,既有深刻的内涵,又充满了对这个破碎家庭的嘲讽 E.小说以朴素的文字,无华的语言,刻画出小人物的人生体验,初看似乎平淡寡味,细细品读后却感觉意味深长。
参考答案:16.(1)交代了故事的背景,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分) (2)将阿照的冷漠和父亲的温情形成对比2分) (3)以阿照的冷漠行为呼应了标题的“寂寞”2分) 17.(1)情节上,戛然而止,干净利索地收束全文1分) (2)运用对比手法(1分)以团圆的全家福,暗寓“寂寞”的一家,突出了“寂寞”的主题1分) (3)呼应了文章的标题“寂寞”,(1分)回味无穷,发人省醒1分) 18. (1)阿照:独立、固执、倔强,不能完全体会到父亲深沉的爱和家庭给予的温暖2分) 父亲:朴实、善良,不善言辞,却深深爱着这个家,充满无人理解的寂寞2分)(人物分析答到大意即可给分) (2)(参考)启示:爱,需要表达,更需要细细感受;珍惜亲情,珍惜家庭2分)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19、AD (A“被时代、社会抛弃留守老人院带来的落魄感文中没有涉及到这一层D“充满了对这个破碎家庭的嘲讽”有误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桃 花 鱼刘醒龙 (1)一个人终其一生,不知会做多少荒唐事那些立即就懂了的,自然是用同步进行的一笑了之有些荒唐当时并不晓得,过去了,经年累月了,非要被某种后来才发生的事物所触发了,才会明白。
(2)多年以前的一个夏天,我曾经奔着桃花鱼而去,那是奔流不息的长江为桃花鱼最后一次涨水秭归的朋友在里告诫,这几天不来看,就只能永远地遗憾了依照家在三峡的朋友们的说法,桃花鱼也不是想见就能见到,排除了当地人,许多专门奔桃花鱼而来的人,两眼空空来与去的实在太多了朋友所指人与桃花鱼的缘分,不是俗来俗去的所谓桃花运就连当地人也说不清楚,同样的天气,同样的时辰,同样的水流,体态婀娜的桃花鱼有时候出来,有时候却不肯露面我去的时候,小妖一样的桃花鱼,偏偏一身小资气质地现形了多年以后,只要有审美的需要,就会情不自禁想到此种细细的九亿年前的尤物譬如柔曼,譬如玉洁冰清,譬如款款盈盈,再也没有比得过这汪洋蓝碧之中所荡漾的了 (3)现在,我当然懂得,任何的绝色无不属于天籁人的荒唐就在于,不时地就会冲动,想着那些非分之想失去桃花鱼的不是桃花鱼本身后来的一些日子里,偶尔谈论或者是在书文中阅读桃花鱼,总也免不了会猜度,没有见过桃花鱼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