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关键链的某航空发动机大修进度管理探求 - 工程管理.docx
5页基于关键链的某航空发动机大修进度管理探求 - 工程管理 项目管理论文航空动员机进度管理层次分析法 本文是一篇项目管理论文,本文以某航空动员机大修进度管理为切入点,针对近年来该类型动员机修理任务量急剧回升,导致企业内积压数量增多问题,压缩生产工期势在必行,为此发展了工程进度管理研究长期以来,某公司重视质量,轻视工期管控,使得生产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任务的完成,加之航空动员机大修管理自身的特征,给企业生产管理带来巨大挑战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 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航空工业制造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航空器获得了“井喷式〞的开展某航空动员机装机使用数量逐年攀升,原有的修理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某公司的维修交付能力严重缺乏,使得大修动员机积压数量不断增加,压缩生产周期已经是迫在眉睫航空动员机是飞机的动力装置,结构复杂、波及专业学科多,如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学、热力学、气体动力学、电子学、计算机模拟和控制学等学科且大修技术难度大,管理过程复杂,修理过程充斥了各种不确定性,常常导致修理工期延长,本钱增加航空动员机整机维修工程对工期、质量和可靠性要求高,一旦工期延误会直接影响某公司的生产本钱和信誉。
目前,我国航空动员机修理领域进度管理还不够完善,企业不足对影响大修进度因素的分析,大修工期方案不合理,进度控制伎俩简单,生产方案与备件供给不协调,进度安顿过分依赖经验在航空动员机修理企业,大修工程主要的特点有:一单机维修工作量的不确定性;二维修工艺难度大;三对航材的依赖性较强;四受专用工装和设备资源的制约;五质量要求严格从以上论述的航空动员机进度管理现状和特点来看,大修进度方面仍然短少科学的管理办法和量化规范,企业无法做到大修工程精细化管理本文基于关键链的理论知识,结合航空动员机大修工程特点,希望能找到适用于航空动员机修理行业进度管理的办法,来解决目前某航空动员机大修进度管理中的问题,改良和优化其进度管理,对同类型航空动员机维修企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1.2 国内外开展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1. 关键链的提出关键链是管理大师艾利·高德拉特〔Eliyahu Goldratt〕博士,在 1997 年提出的一种工程管理办法,该办法在 TOC 制约法〔Theory of constraints〕理论根底上开展而来,被称为“关键链工程管理〔Critical Chain Management,CCPM〕〞[1]。
该办法的问世,得到广阔工程管理者的普遍关注和认同2. 关键链的开展Newbold〔1998〕提出一种用根方差法〔the root square error method〕来计算工程缓冲区的大小,并通过监控缓冲区耗费量跟踪工程进度[2]Herroelen〔2022〕深入分析了关键链进度管理的优缺点,他认为用剪切法计算缓冲量有局限性,最晚完工时间作为优先原那么的调度方式更合乎项目实际,缺乏之处它过于关注人的行为因素,而无视了资金、能源、稀缺资源对工期的影响[3]Oyal〔2022〕针对缓冲区大小的设置问题提出了自己看法,采用工序的紧前工序数量和资源紧张度两个因素作为缓冲计算参数,同时考虑资源的供应和需求状态及工序复杂程度,使得缓冲区尺寸设计更加合理有效[4]Watson〔2022〕通过分析传统工程管理办法中存在的缺乏,指出该办法在预估工期时工序中参加过多的平安时间,导致工程预估工期过长,而使得平安时间没有充沛发挥应有的作用,降低了生产效率[5]Peng 等〔2022〕考虑了各活动优先级别、资源约束、多模式和关键链管理的特性,突破了每个工程活动只执行一个模式的限制,建立了多种模式管理工程调度办法,设计了启发式求解法,并将其应用到资源约束调度的优先级决策之中[6]。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办法.........................第二章 工程进度管理理论根底2.1 项目工程管理理论2.1.1 项目工程管理根本概念我国古代大型项目工程如长城、都江堰水利项目、大运河等,至今仍发挥着自身的价值,这些项目工程规模宏大,工艺精湛,让世人叹为观止随着科技的开展,项目工程管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信息化遍及,给大型和特大型的项目管理带来新的变革项目工程管理是指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办法,对整个工程进度进行策动、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33]项目工程管理有三大目标分别是质量、工期、本钱,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工程管理的目标体系这三大目标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工程进度管理可以通过缩短工期,提高生产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本钱假设企业一味的追求快,而去盲目的赶时间,往往会造成质量问题导致返工,从而增加生产本钱,因此进度管理被越来越多企业所重视2.1.2 项目工程管理开展历程项目工程管理起源于上一世纪三四十年代,早期主要应用国防和军工领域,随后推广到各行业领域它以 20 世纪 80 年代为界限,将其分成传统工程管理和现代工程管理两个阶段传统工程管理阶段,由于战争对时间和资源都有约束,所以在传统工程管理阶段,主要通过管理伎俩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和预算。
1942 年,美国陆军开始实施曼哈顿方案〔Manhattan project〕,首次应用了工程管理伎俩对项目进度、质量和预算进行管理1957 年,杜邦公司和兰德公司共同研制出了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 Method,CPM〕,该办法主要研究各工程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估算每工序的工期,通过网络图计算找出最长的路径,并进行优化和改良[34]1958 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美国海军在研制“北极星〞导弹核潜艇的规划制造工程中,第一次采用了方案评审技术〔Program Evluatiaon and Review Techique,PERT〕,该技术在关键路径办法根底上,考虑到每个工程任务持续时间存在变数,将原来工程任务中工序由一个估计值改为三个估计值[35]1966 年,美国在“阿波罗登月方案〞工程中创造了图形评审技术2.2 项目工程进度管理项目工程进度管理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依据项目工程工作量编制的进度方案,通过工程实施监控、比照实际与方案的进展情况,并对其进度纠偏〔图 2.1〕,调整进度方案,最终保障工程能够按照预先管理目标顺利完工工程进度管理分为进度方案和进度控制两局部图 2.1 工程进度管理流程图工程进度方案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规划工程中各活动执行顺序,开始和结束时间,实现既定的目标要求,并对工程财力、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有效分配,最终保障工程能够按时完工。
在企业管理中,工程进度方案主要确定进度目标和工期,它一般由20%的方案决定 80%的成果,由此可知方案在项目工程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进度方案是工程实施开始和源头,制定有效合理的工程方案可以帮忙企业节约生产本钱和时间本钱第三章 某航空动员机大修进度管理现状及分析...............................183.1 航空动员机维修行业背景.........................183.1.1 航空动员机维修方式介绍.............................183.1.2 航空动员机大修工程的特点................................18第四章 关键链在某航空动员机大修进度管理的应用..........................314.1 工程根本情况.............................314.2 某航空动员机生产工期的制定.........31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615.1 论文的总结............................615.2 展望.......................62第四章 关键链在某航空动员机大修进度管理的应用4.1 工程根本情况某航空动员机使用数量逐年增多,维修数量随之增多,原有生产进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客户使用需求,企业内积压数量增加,给企业修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加之局部动员机翻修次数增加,故障率逐年攀升,核心部件修复难度大,备件需求量也随着增加,寻求新的管理办法,压缩修理周期是该类动员机面临的主要难题某航空动员机大修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有:动员机接收、总分解、部件分解、清洗、故障检查、无损探伤、修理、机械加工、外表镀涂层修复、部件装配和试验、总装、试车、油封和包装等内容由于航空动员机修理行业特点,资源种类繁多、自动化程度低、人员专业性强、专用工装设备可替代性差、修理质量高、因此在大修时传统的管理办法显然不适用,因为动员机大修过程中不可控和无法预知的因素太多,月方案完成率低,很难突破现有的大修任务量航空动员机大修与制造业不同,动员机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先,只对超过故障规范的部件进行修理和更换,因此工艺路线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各部件修理、装配完毕后在总装前工序路线合并,常常会导致动员机大修工期延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制定合理的生产作业方案,通过进度控制提高动员机大修生产效率,压缩生产周期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5.1 论文的总结本文以某航空动员机大修进度管理为切入点,针对近年来该类型动员机修理任务量急剧回升,导致企业内积压数量增多问题,压缩生产工期势在必行,为此发展了工程进度管理研究。
长期以来,某公司重视质量,轻视工期管控,使得生产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任务 12 项目管理论文航空动员机进度管理层次分析法 的完成,加之航空动员机大修管理自身的特征,给企业生产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为了压缩某航空动员机大修生产工期,减少积压数量本文首先介绍了项目工程管理的根本理论知识,分析传统管理办法中缺乏之处,进一步对关键链的根本办法、步骤进行概述,最后再与传统管理办法相比拟其次,对某企业航空动员机大修进度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分析了影响某航空动员机大修的因素,并根据权重比进行排序,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有:进度控制和考核、进度方案、工艺流程管理、备件供给、试车合格率针对这五个影响因素引发工期延误问题,剖析其背后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生产作业方案制定过于随性、不足有效科学的进度管理伎俩、解决生产问题不足全局观、过程监控流于形式最后,将关键链根本办法和步骤应用到某航空动员机大修进度管理中,通过消减各工序的平安时间,平衡动员机修理部件各并联工序中的资源,确定关键链,设置工程缓冲、汇入缓冲、资源缓冲,计算出动员机生产方案工期,并通过监控缓冲区到达监控工程工期的目标,验证该办法的实用性;同时在生产管理办法进行了改良,加大了进度控制和考核力度,提前下发生产作业方案确保方案严肃性,整合管理软件到达优化工艺流程的目的,科学制定采购方案,提高试车合格率,使得企业管理办法整体提升,而且利用关键链的办法发现生产管理中缺乏,为一下持续改良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