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量学学期期末实验报告..doc
33页实验一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试用和水准测量【一】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NL-32A级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与读数;3.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二、仪器和工具 1.NL-32A级水准仪(如下图)(附件:水准尺1,记录本1,伞1)1、基座 2、度盘 3、目镜 4、防尘罩 5、圆水泡 6、粗瞄准器 7、物镜罩 8、调焦手轮 9、水平微动手轮 10、脚螺丝手轮 11、水泡观察器 12、度盘刻度线NL-32A级水准仪部件说明图2.望远镜望远镜是用来照准远处竖立的水准尺并读取水准尺上的读数,要求望远镜能看清水准尺上的分划和注记并有读数标志根据在目镜端观察到的物体成像情况,望远镜可以分为正像望远镜和倒像望远镜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望远镜为正像望远镜三、方法和步骤 1.整置仪器⒈⒈选择合适高度支好三脚架,将水准仪用中心螺丝与三脚架联接牢固⒉⒉用三脚架粗整平仪器并与地面安放牢固,旋转脚螺丝手轮A、B、C使水泡向右移动。
2.瞄准和调焦 ⒉⒈通过粗瞄准器,瞄准标尺,转动目镜使分划板视距丝成像清晰 ⒉⒉旋转水平微动手轮使标尺成像在视场中央,旋转调焦手轮,直到标尺成像清晰 ⒉⒊通过目镜观察视场中的成像,将眼睛稍微上下左右移动,确认标尺像相对于十字丝不动,没发生相对位移,即可开始测量,否则重复予以调整3.用中丝在水准尺上读取4位读数,即米、分米、厘米及毫米位读数时应先估出毫米数,然后按米、分米、厘米及毫米,—次读出4位数4.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⒋⒈在地面选定A、B两个较坚固的点;⒋⒉在A、B两点之间安置水准仪,使仪器至A、B两点的距离大致相等;⒋⒊竖立水准尺于点A上,瞄准点A上的水准尺,读数,此为后视读数,记入表中测点A—行的后视读数栏下⒋⒋再将水准尺立于点B,瞄准点B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并记入测点B—行的前视读数栏下,⒋⒌计算A、B两点的高差hAB=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二】自动安平水准仪水准测量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方法;2.了解高差测量、距离测量及水平方位角测量的基本方法二、仪器和工具NL-32A级水准仪1,水准尺2,尺垫2,记录本1,伞1三、方法和步骤 ⒈高差测量⒈⒈安置仪器于A、B之间,目估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
⒈⒉垂直安放标尺于A点,用 中丝读数为a⒈⒊垂直安放标尺于B点,用 中丝读数为b⒈⒋A、B两点高差值为a-b⒈⒌当A、B两点距离长 或者高差时,则应分为若干个 区间进行测量计算如下:高差=后视值总和-前视值总和被测点的高程=已知点的 高程+高差⒉距离测量 瞄准标尺,用视距上丝和视距下丝读出标尺上的读数,两读数之差乘以100就得到仪器中心到标尺间的距离如图上丝读数为360.1cm,下丝读数为330.9cm则标尺到水准仪中心的距离为S=(360.1-330.9)*100=29.2mABγ⒊水平方位角测量⒊⒈利用垂球使仪器中心与地面点重合⒊⒉瞄准A点,转动度盘使O位置对准度盘刻度线⒊⒊转动望远镜瞄准B点,读取度盘刻度值,则两者之差即为方位角γ四、注意事项 ⒈在每次读数之前,应使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并消除视差;⒉应使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⒊在已知高程点和待定高程点上不能放置尺垫转点用尺垫时,应将水准尺置于尺垫半圆球的顶点上;⒋尺垫应踏入土中或置于坚固地面上,在观测过程中不得碰动仪器或尺垫,迁站时应保护前视尺垫不得移动⒌ 水准尺必须扶直,不得前、后倾斜5、 记录与计算表测点水准尺读数(m)高差(m)高差之差(mm)高程(m)后视前视11.2401.335-0.09510.000 1’6.0296.123-0.09421.3891.320+0.0691-0.094 2’6.0786.010+0.06831.3951.341+0.0543-0.026 3’6.0806.029+0.051+0.026∑22.21122.158+0.0535+0.053实验一:实验感想 第一次做实验,怀着期待又不安的心情来到了实验地点,因为上课没怎么听课,所以当时见到实验器材都是一愣一愣的,后来我发现,这次实验要测量的,和我暑期在工地学到的差不多,于是用了那边学习的一些知识,测量结果虽然有了,但是方法不是很准确,在老师的指导下,又精进了方法,获益良多。
实验三 经纬仪的使用和水平角测量(一)电子经纬仪【一】电子经纬仪的使用(ET-02/05)一、目的和要求⒈了解ET-02/05电子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及作用;⒉练习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数的方法,并掌握基本操作要领;⒊要求对中误差小于3mm,整平误差小于一格二、仪器和工具 ET-02/05电子经纬仪1,木桩1,斧1,伞1ET-02/05电子经纬仪部件说明三、方法和步骤1.测量准备⒈⒈仪器的安置、对中和整平安置三脚架和仪器⑴选择坚固地面放置脚架之三脚,架设脚架头至适当高度,以方便观测操作⑵将垂球挂在三脚架的挂钩上,使脚架头尽量水平地移动脚架位置并让垂球粗略对准地面测量中心,然后将脚尖插入地面使其稳固⑶检查脚架各固定螺丝固紧后,将仪器置于脚架头上并用中心联接螺丝联结固定使用光学对中器对中⑴调整仪器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通过对中器目镜观察,调整目镜环,使对中分划标记清晰⑵调整对中器的调焦手轮,直至地面测量标志中心清晰并与对中分划标记在同一成像平面内⑶松开脚架中心螺丝(松至仪器能移动即可),通过光学对中器观察地面标志,小心地平移仪器(勿旋转),直到对中十字丝(或圆点)中心与地面标志中心重合。
⑷再调整脚螺旋,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⑸再通过光学对中器,观察在面标志中心是否与对中器中心重合,否则重复(3)和(4)操作,直至重合为止⑹确认仪器对中后,将中心螺丝旋紧固定好仪器 ● 仪器对中后不要再碰三脚架的三个脚,以免破坏其位置 用长水准器精确整平仪器⑴旋转仪器照准部让长水准器与任意两个脚螺旋连线平行,调整这两个脚螺旋,使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调整两个脚螺旋时,旋转方向应相反⑵将照准部转动90度,用另一脚螺旋使长水准器气泡居中⑶重复⑴和⑵,使长水准器在该两个位置上气泡都居中⑷在⑴的位置将照准部转动180度,如果气泡居中并且照准部转动至任何方向都居中, 则长水准器安置正确且仪器已整平●注意观察脚螺旋的旋转方向与气泡移动方向的关系●●在⑷中,气泡若不居中,应校正长水准器,请参阅后面的校正方法⒈⒉望远镜目镜调整和目标照准 (1)取下望远镜镜盖,将望远镜对向天空(或白色墙面),转动目镜使十字丝最清晰; (2)用粗瞄准器的准星对准目标;(3)调节望远镜的调焦手轮,直至看清目标;⑷旋紧水平与垂直制动手轮,微调两微动手轮,将十字丝的的中心精确照准目标,这时眼睛微微左右移动,若目标与十字丝两影像间有相对移位现象,则应再微调望远镜调焦手轮,直到两影像清晰且相对静止时止。
⒉角度测量 ⒉⒈水平角与竖直角测量(HR、V或HL、V)⑴设置水平角右旋与竖直角天顶为0测量方式(HR.V)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HR),以十字丝中心照准目标A,按两次[ 0 SET] 键,目标A的水平角度设置为0º00′00″,作为水平角起算的零方向照准目标A时的具体步骤及显示为: 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HR),以十字丝中心照准目标B时显示为:⑵按 [R/L] 键后,水平角设置成左旋测量方式(HL.V)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HL),以十字丝中心照准目标A,按两次 [0 SET ]键将A方向水平角置“0 ”步骤和显示结果与(1)之A目标相同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HL),以十字丝中心照准目标B时显示为:●[ R/L] 键对竖直角无效● 再按 [ R/L]键,水平角又由左旋转为右旋方式● B方向观测完后可继续照准以后各方向,以获得各方向相应的水平角与竖直角值● (1)和(2)仅列举了盘左观测时的步骤,接着应中转望远镜完成盘右的观测⒉⒉水平角锁定与解除(HOLD)在观测水平角过程中,若需保持所测(或对某方向需予置)水平角时,按 [ HOLD] 键两次即可水平角被锁定后, 显示左下角“HRL”符号闪烁,再转动仪器水平角也不发生变化。
当照准至所需方向后,再按 [HOLD] 键一次,解除锁定功能,此时仪器照准方向的水平角就是原锁定的水平角值● [HOLD] 键对竖直角或距离无效● 若在操作过程中误按 [HOLD] 键,只要不按第二次就没有关系,当鸣响停止便可继续以后的操作⒉⒊水平角象限鸣响设置⑴照准定向的第一个目标,按 [0 SET] 键两次,使水平角置“0”⑵将照准部转动约90º,至有鸣响时停止,显示: HR 89º59′20″⑶旋紧水平制动手轮,用微动手轮使水平读数显示为: HR 90º00′00″ ,用望远镜十字丝确定象限目标点方向⑷用同样的方法转动照准部确定180º、270º的象限目标点方向● 当读数值经过0º、90º、180º、270º各象限时,蜂鸣器鸣响,鸣响从上述值±1′范围开始至±20″范围停止● 鸣响可以在初始设置中取消⒉⒋竖直角的零方向设置竖直角在作业开始前就应依作业需要而进行初始设置,选择天顶方向为0º或水平方向为0º方法参阅初始设置说明)两种设置的竖盘结构如图所示: ⒉⒌天顶距与垂直角的测量⑴天顶距:如竖直角选择天顶方向为0°,测得(显示)的竖直角V为天顶距,如图。
天顶距=(L+360-R)/2 指标差=(L+R-360)/2⑵垂直角:如竖直角选择水平方向为0°,则测得(显示)的竖直角V为垂直角,如图 垂直角=(L±180-R)/2 指标差=(L+R—180°\540°)/2●若指标差 |i| ≥10〃,则应按本书(8.5和8.6)介绍的方法进行检验与校正⒉⒍ 斜率百分比 在测角模式下测量竖直角可以转换成斜率百分比按 [V%] 键,显示器交替显示竖直角和斜率百分比斜率百分比值=H/D×100%斜率百分比范围从水平方向至±45°(±50G),若超过此值则仪器不显示斜率值⒉⒎ 望远镜测距丝测距 利用望远镜分划板上的视距丝(上下或左右视距丝)可以测量目标与仪器间的距离,测量精度≤0.4%D ⑴将仪器安置在A点,标尺竖立(平放)在目标B点 ⑵读出分划板在上下或左右两视距丝在标尺上的截距d. ⑶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 100×d.● 此种测距精度不是很高,不可用此法测高精度的距离【二】光学经纬仪的使用(DJ6)一、目的和要求⒈了解DJ6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及作用;⒉练习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数的方法,并掌握基本操作要领;⒊要求对中误差小于3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