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板管理制度2022年.docx
16页顶板管理制度2022年已经上传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四人联合鉴定制度为切实加强矿井顶板管理工作,控制顶板事故发生,特制定采煤工作面顶板支护质量四人联合鉴定制度:成立由跟班矿长、班组长、当班安全员和质检员组成得采掘工作面顶板支护质量四人联合鉴定组 采掘工作面每班上班前,必须由四人联合鉴定组对照标准对采掘工作面顶板支护情况进行现场评估鉴定,并按照采掘工作面顶板支护情况现场评估鉴定表进行签字验收 四人联合鉴定小组对采掘工作面顶板支护情况现场评估鉴定存在下列问题之一时,必须立即采取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积极、妥善得处理,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 (1)、回采工作面、两巷棚架(柱)不完整;存在棚架弯曲变形严重、空帮空顶;架间 撑木不齐全;巷道受压变形,高度不足1.8m 、上下端头支护未严格按作业规程要求支设,存在间距不符合要求;密集支柱不完整、数量不全、质量不达标;端头支架支柱初撑力不足 、两巷超前支柱距离小于20m,支柱支设不直、不规范,存在单梁单柱现象,初撑力不的要求;超前支护20m范围内高度、宽度不符合要求 、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超过采高得10cm/m。
、工作面顶底板出现台阶下沉,支架接顶不实 、工作面支架配套柱初撑力不足 、工作面支架、支柱不直,偏差超过5cm、支架顶梁出现明显歪斜、相邻支架之间高低错差大于6cm、支架间隙不足,存在挤架、咬架现象、顶托梁支设不平整、支架不完好,存在零部件不齐全、 存在漏液、串液、自动卸载现象 、单体液压支柱未上防倒柱措施;支柱支设在浮煤上;支柱钻底超过10cm;存在失效、空载支柱;支架、支柱存在超高使用或支柱(架)出现死柱(架) 、采空区局部悬顶面积超过规定,悬顶冒落高度不充分(小于1.5倍采高) 最大、最小控顶距不符合作业规程要求,以、其它顶板支护问题 (2)、掘进工作面、掘进巷道棚架(柱)不完整;存在棚架弯曲变形严重、空帮空顶;架间撑木、拉杆不全 、掘进工作面控顶距离不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掘进工作面超前临时支护未按规定要求及时支设 、炮掘工作面掘头10m范围内未按规程要求安设防倒钢钎 、使用变形得工字钢架或使用加工不标准得钢架 、水平巷道棚架支设歪斜 、倾斜巷道棚架迎山角不符合要求 、棚架间“四六”盘帮勾顶不牢固、不整齐,背板数量不足,勾板存在松动现象。
、棚架柱窝未掏至实底,深度不足10cm 、棚架梁头未背实,存在空头架,棚腿与棚梁挡块贴合严密 、出现迈步支架,误差超过10cm;棚梁水平度不符合要求;棚梁与棚腿间叉角不符合要求 、其它顶板支护问题 四人联合鉴定小组对采掘工作面顶板支护情况现场评估鉴定存在重大隐患时,该工作面严禁作业人员进入,并需立即向调度室报告,由当班值班矿长组织“五长”及相关科队人员制定周密、详细得安全技术措施,调度室组织安排专人进行处理 在隐患未的到妥善处理前,严禁任何人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四人联合鉴定小组对采掘 工作面得顶板支护情况要坚持班班鉴定,班班移交,四人在签字时要注明是否存在问题,是否允许采掘,只有在消除安全隐患后,四人小组全部在工作面签字允许采掘,方可组织生产作业 四人联合鉴定小组中只要有一人未签字允许采掘,该采掘工作面严禁组织生产 四人联合鉴定小组对采掘工作面支护情况鉴定后,要将发现得问题及处理情况详细记录于采掘工作面顶板支护情况现场评估鉴定表中 采掘工作面顶板支护情况现场评估鉴定表班后2小时送交调度室,生产矿长进行审阅后,由调度室进行存档备查。
对于班后无故不交报表或报表送交不及时和不参加现场评估鉴定、对评估工作不认真、不在现场签名得,以及存在应付、虚报、瞒报现象得,一经查 实,对责任人员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采掘工作面顶板支护情况现场评估鉴定,坚持“谁签字、谁负责”得原则 对于不认真执行以上制度,由此造成顶板支护事故得责任人,安全科必须对其进行严格得责任追究 关于成立顶板管理鉴定小组得通知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得安全生产方针,不断提高我矿顶板管理得水平和质量,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得顺利进行,特成立顶板管理鉴定小组 一、组织机构组长:书记矿长副组长:各副矿级别领导成员:各生产科室负责人、跟班矿长、安全员、班组长二、领导组职责矿长是顶板管理得第一责任人,负责煤矿顶板管理全面工作,督促和检查顶板管理工作筹划和资金落实情况,建立健 全顶板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 总工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技术责任 技术科负责全矿顶板管理得支护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得具体工作 安全副矿长(安全科)负责矿井顶板管理方面得安全监督工作 跟班矿长、当班安全员、班组长负责本班、本工作范围内得顶板管理工作。
积极推广使用矿井在支护方面得新工艺、新技术、新方式 特此通知二一一年五月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责任制为了预防工作面顶板事故,保证人员安全及工作面正常生产,特制定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责任制 一、组织机构成立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领导小组,由分管矿长及各生产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分 析处理 二、职责(一)领导小组负责矿井工作面得顶板管理工作,及时处理矿井顶板方面出现得各类问题 常常深入井下各处地点,了解井下支护方面得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 积极推广使用矿井在支护方面得新工艺、新技术、新方式 负责组织顶板隐患排查工作,并监督检查隐患整改情况 (二)生产技术科职责负责工作面得矿压观测、记录、分析 按照规定要求对新采区、新煤层得首采工作面及遇地质构造等来压不明时,提出矿压观测分析汇报及预防措施 根据现场观测原始记录,通过对数据得分析处理做好分析预报资料,为生产技术管理及时提供信息及依据,实行科学管理,重大支护质量及顶板问题得处理必须做好记录台帐 常常。
深入现场,即使解决现场存在得问题,对工作面得支护状况、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随时掌握工作面支护情况,及时向领导报告 顶板管理责任制成立顶板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顶板管理责任制及奖罚办法 矿长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督促和检查顶板管理工作筹划和资金落实情况,组织健全机构、配备人员 总工程师对矿井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技术责任,负责组织指定顶板管理工作筹划和安全技术措施不,推广和使用顶板管理新技术、新工艺,审查顶板管理和矿压观测实施筹划,参加重大顶板事故得抢险和处理 生产技术科是顶板管理得业务主管部门,要设专人对各项措施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定期深入现场,探清顶板岩性和地质构造情况,及时进行 地质预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安全科对全矿得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监督和检查责任,定期组织专项安全检查,并监督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跟班矿长、班组长、安全员、施工单位对本班、本施工范围内得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在作业过程中发现顶板有异常变化时,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上报调度室 顶板安全管理制度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编制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得作业规程必须报矿顶板管理鉴定小组审批后方可执行,当工作面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者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回柱放顶或充填,控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工作面禁止采掘作业 用垮落法控制顶板,回柱后顶板不垮落、 悬顶超过作业规程得规定时,必须停止采掘作业,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 采煤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得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所有支架必须架设牢靠,并有防倒柱措施,严禁在浮煤或浮矸上架设支架 同时,必须存有一定数量得备用支护材料 遇到顶底板松软或破碎、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或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加强掘进工作面得顶板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用好前探梁和防倒器、支架连锁 对掘进巷道贯通必须严格把关,作好防止透水、防有害气体超限、防通风系统混乱、防止放炮崩透着火、防崩坏设备、防贯通伤人、防止冒顶等工作 当两个掘进工作面相距20米时,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 ,实行单工作面掘进 用垮落法控制顶板时,回柱放顶得方式和安全措施,放顶与爆破、机械落煤等工序平行作业得安全距离,放顶区内支架、木柱、木垛得回收方式,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在同一采煤工作面中,不的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得支柱 工作面严禁使用折损得坑木、损坏得金属顶梁、失效得摩擦式金属支柱和失效得单体液压支柱,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逐根进行压力试验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及收尾,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放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无崩绳、崩柱、甩沟、断绳抽人等危险得安全地点工作 回柱放顶前,必须对放顶得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好退路 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得人员观察顶板 采掘工作 面必须坚持顶板动态监测和顶板离层监测,并且有组织、领导 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前探梁 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 采用锚网、锚喷等支护时,锚杆必须做拉拔试验,必须对顶板离层进行监测,对喷体必须做厚度和强度检查,并有检查和试验记录 生产技术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记录、回顾、报告分析顶板活动规律、制定切实可行得技术措施 掘进工作面支护设计规定掘进工作面开工前两个月由地测部门提供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将工作面得煤层、顶底板得地质条件全面阐述清楚 支护设计前要进行巷道断面优化,巷道断面形状及尺寸应根据掘进设备、巷道得用途及围岩得物理力学性质进行选择、确定。
硐室内配套设 备时,应充分优化设计,包括设备得尺寸优化,使硐室宽度减到最小,同时必须对硐室得支护根据顶板条件进行专项设计,采取锚杆、锚索、钢带或半圆拱锚喷等支护措施,经矿顶板管理鉴定小组成员会审签字后贯彻执行,确保顶板安全 支护设计由总工程师组织严格审查把关,充分考虑特殊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下支护得安全性,保证支护设计得科学经济、安全可行 支护设计得依据:工程地质得详细资料、预想地质素描图、详细得围岩类别分类及围岩特征,相关已掘井巷工程详细状况 支护设计得一般原则:优先采用单一锚杆支护方法,锚杆长度不的小于1.8米,锚杆得锚固力必须达到5吨以上,对于复合顶板或有特殊地质构造顶板则采用钢带锚杆、 锚杆锚索或钢带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法,各单位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对有片帮危险得巷道必须对巷道两帮采用帮锚杆加木托盘进行支护,受二次采动影响得巷道要用帮锚网或帮锚索加槽钢帮网进行加强帮支护 开拓巷道及服务年限较长得准备巷道在上述支护方法得基础上采用喷砂浆或混凝土得方法进行补强支护 喷层选择得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