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伦理学课件-概论.ppt

31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605772541
  • 上传时间:2025-05-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0M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按一下以編輯母片標題樣式,按一下以編輯母片,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行銷研究 5/e 呂長民 著,前程企業,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讲伦理学概论,1,参考书目,:,1,、,伦理学,人民出版社,罗国杰主编,2,、,伦理学,,人民出版社,周中之主编,3,、,伦理学,,高教出版社,唐凯麟主编,4,、,新伦理学教程,,魏英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5,、,新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王海明著,6,、,伦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程炼著,7,、,伦理学引论,,人民出版社,张传有著,8,、,伦理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廖申白著,2,延伸书目:,1,、,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杨国荣,2,、,伦理学原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英(摩尔),3,、,哲学的伦理学,,汤姆,彼彻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商务出版社,5,、,正义论,,美(约翰,罗尔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德性之后,,美(麦金太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考试:专业必修课。

      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3,伦理学的学科定位,0101,一级学科:哲学,二级学科:,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中国哲学,010103,外国哲学,010104,逻辑学,010105,伦理学,010106,美学,010107,宗教学,010108,科学技术哲学,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4,何为伦理学,北大哲学教授何怀宏在,伦理学是什么,一书中认为,人们关注“伦理学是什么”的动因一般来自两方面:,实践的焦虑(该不该欺骗,为什么要大公无私,为什么这样做被认为是不道德,),知识的兴趣(伦理是什么,道德是什么,人为什么需要它,)这是一种反省,的态度,它直接促进了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伦理学研究人的问题,总是着眼于对于人的善来进行研究的5,1,、对伦理和道德的一般理解,2,、日常用法,3,、词源分析(中文、西文),4,、在“伦理”和“道德”的当下区分中回答“伦理学”是什么,5,、区分的意义,6,对伦理和道德的一般理解,伦:,“伦”本义为“辈”。

      说文解字,中说,“伦,辈也”一般引申为,人际关系,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有序关系比如孟子提出的“五伦说”,即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7,儒家:,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日常人伦关系结构出发来,改善,政治生活即使这种人伦关系被董仲舒神学化和纲常化,自孟子提出的双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变为一方对另一方的完全服从即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转变为君为臣纲、夫为妇纲和父为子纲的单向义务关系,讲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8,柏拉图的说法:,人类社会的相互需要,使得各种,禀赋的人,要相互配合,如何配合,?,强调个人素质的先天性差异,认为人一出生就存在着本质的优劣人分“金、银、铜”三个种族,进而分工国王是由金子做成的;贵族和武士是由银子做成的;生产者是由金属铜铁做成的各个阶层各尽其责,不互相干扰和越位,理想社会9,在今天看来,柏拉图宣扬的是一种等级观念,对于我们今天这个以平等作为主轴的政治思考来说,柏拉图的理论似有疑点但柏拉图的这样一种解释,对有一个重要的启发作用:人与人之间的需求是具有相互性的你需要我,我需要你,我们大家需要配合10,霍布斯:,是第一个成功地建构了系统的政治社会起源解释理论的人。

      1,、人生存先解决物欲,在生产资料稀有的情况下,父与子相残(物欲),2,、人人需要安全,为了我的安全,我有一万个理由来灭掉你,以保证我的安全先天具有一种攻击性(安全),3,、人们对权力的欲望,有了权力就可以满足欲望(权力),结论:人和人之间是一个战争的状态11,在霍布斯的分析中,人类生活自一开始就相互冲突冲突到对对方的生命、财产和安全构成了彼此都存在的威胁那么,如何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根本原因:人的自我保护和追求幸福的欲求以及人的理性自然法,是理性所发现的戒条和法则12,自然律中最关键的三条:,1,、在有和平希望的时候追求和平,和平确实无望,诉诸战争寻求有利于自己的结果也是可以的;,2,、当一个人要求别人放弃某种权利的时候,他自己也得放弃同样的权利;,3,、我们都得,遵守所订立的一切契约13,但,谁能够保证人人都,遵守自然律呢?,利维坦,14,洛克:,对自然状态的描述与霍布斯完全不同1,、人类原初是自由的一种自由得接近于散漫的状态这种状态中,既没有政府也没有战争,人们相对安适地生活着自由),2,、这种自由状态中,对每一个社会的个体来讲,都是平等的平等),3,、基于自由和平等的自然法则。

      结论:人与人之间不是战争状态,而是一种规范和秩序状态15,为什么霍布斯与洛克的解释完全不同呢?原因在于,他们各自的出发点是不同的霍布斯看到人类现实生活的,人与人,那种具有侵略性的特殊情景;洛克看到人类生活中,人与人,的相互依赖性质16,卢梭:,认为,无论是霍布斯还是洛克,他们解释社会的起源,无论是战争状态还是和平状态,他们都忽略了一个人类本质上最为重要的因素即人始终会有,怜悯和同情,他们不可能对他们的同类做出最狠毒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人和人的关系,一定有情感因素的支撑17,无论是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还是早期柏拉图的分工协作,还是霍布斯的战争状态,还是洛克的合作状态,还是卢梭的怜悯和同情说,,它们都落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18,理,:,“理”本义为“治玉”,引申为整治事物的纹理和条理,近而引申为事实如何的必然规律伦理就可以理解为: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应当遵循一定的道理和准则,比如说就像孟子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像柏拉图所说,由金子做成的国王是统治者,由银子做成的贵族是执行者,由铜铁做成的生产者是劳动者就像霍布斯所说的人与人,遵守自然律,洛克所说的自然法则。

      卢梭所说的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怜悯和同情19,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伦”是“理”产生的原因和根本理”是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社会关系而“理”是为“伦”服务的,“伦”的和谐和融洽有赖于“理”伦理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原则20,道:,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规则、秩序”,即人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同“理”的涵义相同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21,德,:,“德”本义为“得”,,说文解字,上说:“,德者得也,”,“,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东汉的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指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适当、合宜,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孔子在,论语,述而,篇说中:“,志于道,据于德”,,其“道”即是人之为人之道,“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朱熹谓“,德者,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德”字偏旁为“彳”,表示与行走有关,即强调主体的实践行为简而言之,道德是个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规范,长期身体力行后而自己内心有所得、有所收获的东西22,日常用法,我们会说某个人“有道德”或者说是“有道德的人”,,但一般不会说这个人“有伦理”或是“有伦理的人”,一般都用“伦理学”,甚至可直接用“伦理”来称“研究人与人道德关系的学问”,但较少用“道德学”来指称。

      23,词源分析,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很早就出现了“道德”、“伦理”这两个词;,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也”;,“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礼记,曲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道德与礼仪是互为里表的关系24,但这些地方所用的“伦理”和“道德”并不是固定常用的伦理学概念;,在中国古代,“伦理”更多被使用的近义词有义、理、人伦、纲常、仁义、天理等;“道德”更多被使用的近义词有道、德、德性、心性等只有到了中国的近代,“伦理”和“道德”才成为固定和基本的伦理学概念,并且分别和西文中的“,ethics”,和“,morality”,有了约定俗成的联系但是,二者又不是,也不可能完全对应,尤其是涉及到各自的语境和使用历史的时候25,“ethics”,源于希腊文“,ethos”,一词,本意是“本质”、“人格”;也与“风俗”、“习惯”的意思相联系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在严格术语意义上使用“,ethics”,的人道德”源于拉丁语,mores,意为风俗、习惯后来西塞罗根据,mores,一词创造了一个形容词,moralis,指社会的道德风俗和人们的道德个性。

      以后英文的,morality,一词则沿袭了这一涵义26,在“伦理”和“道德”的当下区分中回答“伦理学”是什么,当表示现象、问题的时候,我们,较为倾向于使用“道德”一词;当表示规范、理论之时,我们较倾向于用“伦理”一词道德更含有主观、主体、内在的意味;“伦理”更具有客观、社会、外有的意味伦理多倾向于从社会的角度提出的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道德多倾向于从个体的角度身体力行伦理规范而后有所得,道德的根源在于人心,,“,发明本心”、“致其良知”,就是道德27,伦理学更多被认为“是一种对道德现象和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被称为“道德哲学”道德现象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调解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28,区分的意义,区分使我们明晰了各自的问题域和发展方向,问题域:伦理重在“理”,是义理之学,如何确立为实现社会人际互动的良性展开而提供保障的规范是其问题的核心道德重在“德”,是心性之学,如何培植人们的品性美德并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德性氛围是其问题的关键。

      29,发展方向:,伦理是对人们行为应当如何的规范的确立伦理建设的任务就在于“立法”道德建设要着重解决如何培养道德意识、树立道德自觉、培育道德主体性的问题30,课后思考问题:,什么是伦理?什么是道德?二者各侧重于哪方面?,下节:,道德的起源和本质,3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