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常见的失德之途.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千****8
  • 文档编号:118443733
  • 上传时间:2019-1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常见的失德之途尽管社会有关于伦理生活的善的观念,但人们仍然存在事实上未达到善、而陷入非善的可能悖德失德败德的现象,在中国传统社会不仅有,而且种类也不少有些尽管只是少数人的非主流的现象,仍不能不予以考察,以免片面之嫌以下粗陈失德之途九种一、因规范形式化而悖德诸种德性,常体现为具体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既有其内容也有其相应的形式然而人们常常会重视德性流于形式,而忽视甚至危害了内容勇敢本是为生存所服务的德性,但有的人则会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而去勇敢,专意夸勇、逞能衣着风度是人格的一种并不重要的外在形式,有的人却会为了衣裳的体面而忍饥受冻婚葬的礼仪规模本应量力而行,但有的人为了体面,大肆铺张,哪怕事后负债受苦此所谓“死要面子活受罪”一般说来,为臣者应忠于其君,也算有其道理;但有时人们将忠君的规范形式化、僵化,不问君之好坏,一味忠之,实则悖德矣春秋时楚平王昏庸,听信谗言,要杀忠臣伍奢,又欲斩草除根,要求伍奢写信把他的两个儿子伍尚伍员召来伍奢明知来必受诛,却认为君父之命必得服从,于是按其指示写了书信,这件事便成了愚忠的典型春秋时,宋国的宫室于夜间失火,宋君的夫人为鲁女伯姬,身边的人见火势凶猛,劝她赶快离开,她却说:“妇人之义,傅母不在,宵不下堂。

      火势虽迫,岂可废义?”傅母指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男女,这个伯姬认为夜间没有傅母相随决不能违反礼制而走出宫室,结果竟被烧死两千年后,清代大文学家袁枚的妹妹袁素文,自幼聪慧灵敏,读诗书,知礼义她于婴儿时,由父母做主,许配一户姓高的人家十多年后,高家自知儿子品德败坏,主动提出解除婚约但素文却受迂腐的贞节观念所影响,不愿退婚而嫁了过去婚后丈夫横暴放荡,对她百般虐待,素文均逆来顺受直到丈夫赌博输了钱,准备将她卖掉时,她才告诉父亲其父为她向官府申诉,才得判决离婚后来她回娘家过独身生活,忧郁悲伤,四十岁上即病死了如此聪颖善良的卓越女子,竟为了形式上不违反从一而终的礼制,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真使人为之扼腕叹息!二、因典型极端化而悖德治世教世的执政者与知识阶层,为了所谓敦化民俗,提高民众的德性水平,常树立一些人物作为德性的榜样导之以榜样,本无可厚非,但人们由于致功心切,往往把这种典型愈拔愈高,走入极端例如关于孝,春秋时讲“父慈子孝”,对双方均有要求汉代就已流行的《孝经》,尚有谏争的内容,即儿子对父亲做错的事要提出批评及至后来,据传元时郭居敬所编撰、广泛流传于明清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虽也有不少故事大体合理,至少是可以理解的,但有的典型则高得离奇,高得骇人。

      例如《为母埋儿》一则故事,说的是郭巨家贫,老母经常少吃一些饭而让与郭巨的儿子吃郭巨为让母亲吃饱,就掘坑去活埋他的儿子,与《圣经》所载犹太人的先祖亚伯拉罕为祭祀上帝而杀死他的儿子相类典型高到如此荒唐残酷的程度,加上治世者的褒贬奖惩等手段及下层好学习摹仿的习惯,不难想象后果将如何就后果而言,最突出的是烈女节妇的例子宋儒强调了贞节道德,至明清官方大肆宣扬,以各种方式表彰那些榜样,以致民间也盲目摹仿未嫁而殉夫死者有之,嫁仅数月守节至终者有之农村中衣食略可具备的中等人家,也有许多人从年轻时起就守寡至死,不愿改嫁或招赘此风实大陋乡间富绅之家,未必曾有多高的官职,只要略加哄骗诱导,年轻的儿媳妇便会在丈夫埋葬之际,跳入墓穴以殉其夫有的既无官衔又不多富裕的读书人,甚至会支持、暗示、逼令女儿自杀以殉未曾见过面的未婚亡夫,并以此为道德高尚的荣耀在忠的方面,极端的典型也培养了许多愚忠的臣民,为害非轻由其为害之烈,可推知治世者之如此拔高典型,未必动机都是善的以上所述两项,即使没有上层的恶意,也会演化出荒谬来这是社会伦理生活的一种几乎是自然的机制一、因私失德 私是相对于公而言的,因私失德,主要表现于执权柄的上层,即大大小小的官吏之群。

      俗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朝里有腿好做官”,“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话,都是描述官吏以私失德的现象的因各种裙带关系、亲友人情关系,徇于私情,而悖公理,历来是一大病事看谁办哩,法看谁犯哩”,因人情亲疏而另般对待人托人可以托上天”,到处成了一片关系网,有私情而无公理诸般情形不必细述,至今日仍到处可见因私失德还有一种情形是“私天下”帝王以国家为己有,官吏以辖区为已有,跋扈嚣张,不可一世,任情作为,肆无忌惮为保持自己的私利 (即官权),争江山不惜血流漂杵,万民涂炭;小小的地方军阀亦可征战连年,闹得家乡鸡犬不宁,民不聊生古人所谓“私天下”,本义所指是帝王之传子制度,这种制度之不合理处也是显然无疑的二、因利失德 因贪于利益而失德,是最常见的于上流社会,利也表现为功名、官职地位春秋时五霸之首的齐桓公,身边有两个最会逢迎献媚的佞臣,一个叫竖貂,一个叫易牙竖貂本只是桓公之幸童,即桓公搞同性恋的利用对象但他为了能自由出入内宫,找人将自己阉割了,此后才得宠信无比易牙本只是个厨师,他先媚竖貂,由竖貂将他以名厨身分介绍给桓公齐桓公尝过易牙做的菜,甚为满意,开玩笑说:“我什么肉都吃过了,就是没有吃过人肉易牙回去,马上杀了自己三岁的儿子,做成美肴,以媚桓公。

      此法竟也真的奏效,世传英明无比的桓公,从此也就更为宠信易牙以此类方式求功名,败德至何地步!战国时卫国人吴起,欲求功名,外出游学六载,不去回家看望老母后来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只是号哭了三声,便收住眼泪,依旧读起书来兵法学成之后,求仕于鲁鲁正与齐有战事,鲁君欲用吴起,又顾虑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而怀疑吴起不可靠,因而迟疑不决吴起得知这个缘由,回家杀了妻子,将妻子之头献于鲁君,以表明自己无二心这就是有名的吴起杀妻求将的历史故事欲求仕进可如此败德,既得仕进,为求立功受赏,也常有人做丧德之事古语云,“一将功成万骨枯”,例如战国末年秦灭六国时,秦将白起,单是长平一战,就杀戮、活埋赵军四十万,在他手中共杀别国近百万人俗语云,“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可以想见他手下士兵还损失了多少万!而求功名的人,有时自损二万,自损十万也在所不惜为求功名所施用的负恩悖德的小权术,这里就不再提了战国时的卫鞅 (后来封于商地而亦称商鞅),协助孝公治理秦国,用法家之术,严刑峻法,动辄杀人《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载述:“卫鞅常亲至渭滨阅囚,一日诛杀七百余人,渭水为之尽赤,哭声遍野,百姓夜卧,梦中皆战于是道不拾遗,国无盗贼,仓廪充足,勇于公战,而不敢私斗。

      秦国富强,天下莫比以这样的手段来达到道不拾遗,国家富强,实不如让社会存在着几个盗贼,国势贫弱一点倒是好些国家之好功利,其败德竟至如此!难怪车裂商鞅之日,百姓争吃其肉,以泄心中之恨国与国之间交往,各顾私利,亦常悖德春秋时辅佐齐恒公以成霸业的管仲,其才其功盖于千古,惟其德未能相辅一次狄人攻邢,邢是小国,力弱不支,求救于盟主齐国管仲率兵去救,却陈兵边境数月不进管仲心中打的是什么算盘呢? 他之所以救邢,是为了维护齐的霸主地位他认为当时狄人兵力正盛,邢国战斗力也未失尽如果去与力量正强盛的狄兵作战,就得费加倍的力量;去帮助自己还有一定力量的邢国,自己的功劳也显得不突出所以,不如坐山观虎斗将来如果邢抵抗不了狄,必惨败崩溃,而待狄人胜了邢国,也已兵力疲惫到那时再去赶走疲惫无力的狄人而救助溃败了的邢国,就既省气力,功绩又大管仲算计如此,其德性又属何等水平!《东周列国志》以四句诗评此事: 救患如同解倒悬, 提兵那可复迁延? 从来霸事逊王事, 功利偏居道义先虽然不能说所有求功利者都会丧德如此,但至少一部分人会如此求名同样有的人追求名望声誉,靠的是干正经事业;也有的人为了求名不顾一切,难免损德其实,他所追求的名正是一种畸形的利。

      春秋时吴王阖闾欲除掉他的政敌——前任吴王僚的儿子庆忌,有人替他介绍了一位叫要离的人阖闾对要离本来也没有什么恩情,要离与庆忌本来也没有什么仇恨,但要离一心贪勇侠之名,不但自己甘心牺牲,还让阖闾斩断自己的右臂并杀死自己的妻子儿女,以便可以谎称自己得罪吴王而易于接近庆忌,以行谋刺为贪勇侠之名而牺牲自己连带妻子儿女,实属失德这大约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实际生活中大大小小因贪名而失德者则决非罕见常人中以贪利而失德者,有的背信弃义,有的昧人钱物,有的出卖朋友.有的贪脏枉法,等等等等,无庸尽举民谣中有以女子的口气述说父母贪财礼把女儿嫁给极不称意的男子的,也属因利失德一类,试录两首于后第一首叫《商量着卖我哩》:我在灶房烧火哩,我爸我妈商量着卖我哩媒人去,媒人来,银子摆下一窗台……卖下女婿就像猪八戒,越看越看越不爱……这里的“卖”不是真的卖女儿,因为旧时女方订婚时索要财礼,所以关中中老年妇女常将女儿许配了人家说成是把女儿“卖了”另一首民谣叫《你女子至死都蒙不合眼》:女子今年一十三,我爸我妈急着给我寻老汉布袋买猫哩,没见过女婿是啥眉眼拜了地,拜了天,入了洞房坐在炕中间心跳腿颤神不安,揭开盖头偷眼观呀呀妈!我心一下跳到嗓子尖。

      茬茬胡子一只眼,眉眼黑的像驴脸,这就是我的女婿在面前憨憨爸,憨憨妈,你八辈子都没见过钱;把我嫁给这“黑驴蛋”,你女子至死都蒙不合眼其实,在择夫之事上,不光有的父母会因利失德,有的女子自己也会因利失德有句俗语叫做“不怕胡子扎,只要有钱花”,便是说有些女子的心态的还有许多关于择婿标准的民谣,都显示出人们重利的一面五、因乐失德过分贪图享乐常导致失德,酒、色、赌即是其最显著者过度饮酒,伤害自己身体,还因酒后昏醉而办错事,办坏事,误大事,坏大事贪色伤身,荒废正经的生理事业若再至生出淫乱情节,损害自己及他人人格、利益与家庭和睦,祸害甚大赌博也是一种玩乐,沉醉其间,伤财,废事近代传入中国的鸦片烟,也使许多人在贪乐中败德农村中不少穷人染此恶习,荒废生理,使生计破产,连自己身体也赔上了例子便不细举了六、富贵失德富贵优越的地位处境,常易使人失德中国传统社会的官吏,历来是人上之人,其奢侈享乐,似是天定的“本分”帝王按礼制规定便是三宫六院,霸占大群妇女动辄在全国范围选美,没有哪家敢隐瞒,甚至朝中大小官员的女儿,有时专门列为选美对象晋武帝后宫超过一万人、荒淫无度有一年许多地方发大水,灾害闹得人民痛苦不堪,他方才发了些慈悲,释放了二百七十名宫女回家。

      像殷纣王、周幽王那般的淫乱丧德,人所熟知,此处便不再讲了帝王及一般官吏,既有权在手,常专横跋扈,随意杀人欺人,视百姓如草芥虫蚁春秋时晋灵公与佞臣屠岸贾竟以张弓弹人为乐,相约弹中百姓的眼睛为胜,以赌胜负吴王阖闾,其女儿死后,将大批百姓驱入墓中殉葬,秦始皇埋葬时同样如此戏曲故事讲陈世美一朝考中状元,便不认他的发妻及儿女,而另行招为皇室驸马这种陈世美式的人物,可谓到处皆有;一旦地位变化.便要更换妻子普通人一旦有钱,也常骄人欺人常言“为仁不富,为富不仁”,富而失德,是普遍现象俗言又道,“饱暖生淫欲”;“吃饱饭,生余事”富足之后,若不谨慎,便有败德之可能七、贫穷失德过分贫穷,也伤害了许多人的德性俗言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人,衣食不继,怎能去考虑文化的艺术的事业? 怎能考虑到国家、社会的事务? 怎能顾得上以闲暇为条件的哲学思考? 贫穷使一家几代人睡在一个炕上,甚至想出家门裤子也不够一人一件,怎能讲究由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为基础已形成发展起来的各种文明? 俗语道,“牛没劲了胡曳哩(曳:拉;牛没气力拉不动时便左右斜着走),人没钱了胡说哩”;贫困逼得人有时说谎话讲歪理虎穷了搜山哩,人穷了编圈哩”;肚子饿得慌时骗人一点东西果腹,哪顾得什么道德!又道是“饥汉是急汉,急汉掘门坎”;穷急了,人若不愿饿死,便敢于去偷,敢于去抢。

      穷得没法了,良家妇女也甘愿作了暗娼穷人家养不起孩子,甚至将女孩子卖给了妓家八、因轻德而失德宽泛地说来,以上各类中许多情形都是因忽视善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