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医学影像科检查流程及操作规范.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19564653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医学影像科(放射科)检查流程1、登记工作站登记并核对X线检查的者信息,安排受检者到相应检查室检查2、检查室医生核对被检查者信息后,带领者至检查室按检查要求,摆好相应体位;并告知受检者检查注意事项3、检查室医生再次核对检查者信息、检查部位及检查要求,完成对受检者的检查;并告知取报告时间4、诊断医师核对受检查信息、检查部位及检查要求;完成诊断报告,急诊、病情危重者及时发出报告5、上级医师审核并发出报告;疑难病例经科室集体阅片后发出报告医师核登记并核对被检者信息,安排受检者检查医师核对被检者信息,按标准摆好体位并告知注意事项医师核对被检者相关信息,完成检查并高知取片时间诊断医师核对被检者信息,出具报告;急诊报告及时发出上级医师审核并发出报告,疑难病例经集体阅片后发出祥云县中医医院放射科DR检查操作规范一、 接到已交费申请单,核对姓名、检查项目及收费情况;并告知受检者到候检区等候检查二、 登记工作站录入受检者检查相关信息三、 检查工作站选择受检者并核对姓名、年龄、检查部位、摄片体位(平台或立式)四、 呼叫受检者姓名并核对年龄,告知被检者及家属X线检查注意事项,需要家属陪同时为家属及受检者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五、 按检查要求,协助受检者摆好相应体位;并告知受检者相关检查注意事项六、 检查结束后核对检查信息,告知受检者或家属取检查报告的时间和地点七、 检查中遇到危急值及时打出胶片,并告知诊断医生祥云县中医医院放射科CT检查操作规范一、接到已交费申请单,核对姓名、检查项目及收费情况;并告知受检者到候检区等候检查二、登记工作站录入受检者检查相关信息三、检查工作站选择受检者并核对姓名、年龄、检查部位、检查时的体位四、呼叫受检者姓名并核对年龄,告知被检者及家属检查注意事项,需要家属陪同时为家属及受检者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五、按检查要求,协助受检者摆好相应体位;并告知受检者相关检查注意事项六、检查结束后核对检查信息,告知受检者或家属取检查报告的时间和地点七、检查中遇到危急值及时打出胶片,并告知诊断医生放射科质量管理制度1.全科室人员必须把医疗护理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强化质量意识,自觉接受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检查监督2.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科室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3.成立由科主任领导的,包括诊断和投照技术组及导管组人员组成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诊断和投照技术质量管理工作4.坚持实行每日早间集体读片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规范诊断报告的书写。

      5.坚持实行技术读片制度,由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人员对照片质量进行讲评6.加强质量管理力度,严肃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7.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三基”培训,定期进行考核8.加强影像资料的管理,实行入库前再次检查核对二、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组长:宋啟明成员:王福云、杨玉玲、子洪基、环雪琴、左正贵三、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1.放射科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在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其负责2.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的操作规程,医疗质量标准及措施3.建立健全本科室医疗工作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4.定期开展活动,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科及上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5.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落实整改6.负责落实本科室医、护人员的再教育,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7.负责制定本科室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措施四、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根据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有关精神,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科室成立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制定《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节》。

      一.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提高影像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获得最佳影像质量,减少放射剂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依据,达到代价—危害—利益三方面的最优化1.提高各级影像专业技术水平;2.改善影像科各专业人员间的关系,全面进行质量管理;3.建立各种设备、各项指标的标准和评价方式,为影像诊断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客观、正确的决策;4.通过代价—危害—利益分析,以经营的观点管理放射科二.放射科“X射线防护与诊断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下称管理小组)负责制定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负责科室质量控制和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三.管理小组以下列法规和文件为依据和准则,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包括《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儿童X射线放射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育龄妇女和孕妇的X线检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以及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为贯彻执行以上法规而做出的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则,同时认真执行医院的有关规定四.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影像诊断质量保证和减少差错的重要环节卫生部医政司编撰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必须严格认真执行。

      管理小组要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并经常监督检查执行情况五.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放射科分为普放及CT两个组CT室由从事多年CT工作的医师和技师为固定技术骨干,其他医师技师采取定期轮换,以保证质量和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轮换医师的诊断报告由主治以上的CT医师审核签发CT室医师要负责审查签发中、晚班的急诊报告每天各由一名CT医师值班六.CT扫描方案和是否增强由医师进行确定,原则上由原扫描医师书写诊断报告在扫描中凡遇到疑难或不能确定的病例,应及时请其它医师会诊确定进一步检查方法在增强全过程,必须密切注意病人情况,如发现过敏或毒性反应,应立即处理,同时联系急诊科派人参加处理七.坚持集体读片和会诊制度每周一为读片时间,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并作好记录工作中遇到疑难病例要主动请上级医师或其它医师进行会诊凡是要求会诊的医师必须首先介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照片上的各种影像征象,并提出自己的初步意见参加会诊的医师必须认真负责地阅读片,对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诊断意见首诊医师综合分析会诊意见后写出诊断报告,并由参加会诊的上级医师审核签发八.从事放射诊断不满三年的住院医师的诊断报告要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所有住院医师的CT诊断报告需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

      低年资医师值中、晚班的诊断报告一定要注明“急诊报告,以正式报告为准”,并嘱患者第二天早上取正式报告,以免错、漏诊在值班中遇紧急的疑难病例应及时要求上级医师回科会诊,或报告科主任凡被要求参加会诊的同志均须无条件迅速回科会诊九.凡是透视发现有异常X线改变的患者都必须摄片(复查病例或有旧片的例外),临床高度怀疑消化道穿孔的病例,经透视未发现游离气体,应嘱患者变换几次体位后摄包括双膈肌的立位腹平片,凡是怀疑肠梗阻的患者要拍摄全腹立位和卧位各一张立位片要包双膈肌,卧位片包盆腔原则上怀疑胸部病变的均要照胸部正侧位片,特别是肿块性病变、肺门区病变、纵隔处病变及心后方等处的病变,一定要照胸部侧位片,以确定病变部位和形态外伤的要照全胸正斜位片,做胸部CT检查前一定要摄全胸正侧位片中、晚班急诊照片由科主任或当班高年资医师审阅,中、晚班值班人员必须登记急诊病人的联系 ,以便复审发现问题时,能及时通知病人,修改诊断意见十.认真执行《病例随访制度》,病例随访制是检查诊断质量、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积累科研教学资料的一项重要措施科内设有专门登记本,每月下旬派医师到病房和病案室查阅病历,核对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及最后诊断并进行登记。

      每月第四个星期四向科内通报随访情况,并进行回顾性读片,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十一.认真书写诊断报告书诊断报告书是放射科最重要的医疗文件;是放射科工作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是反映诊断水平高低的最终表现报告书写要规范化,要按卫生部编撰的《放射科管理和技术规程》中规定的“诊断报告的书写要求和格式”书写诊断报告1.诊断室内保持肃静,室内光线适宜严禁不用观片灯,在走道或不宜观片的地方随便看片,以免发生错误读片时首先要认真查对片号、日期、投照部位及左右是否与申请单及片袋上一致有旧片者要与旧片作比较2.书写报告时,有异常表现的要重点描述病变描述要真实地反映观察的过程对异常征象应描述其部位、大小、形状、密度、边缘、数目及其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或与正常组织的移行带等有鉴别意义的阴性表现亦应描述,描述应尽量使用医学术语复诊病例对诊断明确的,要指明病变演变情况,诊断不明确的通过随诊观察,可提出新的诊断,但应论述提出新诊断的依据3.承诺出报告时间:⑴X线报告:急诊30分钟,普通1小时;⑵CT报告:急诊30分钟,普通11点30分前检查的,15点取报告11点30分后检查的的,第二天9点取报告十二.放射诊断的思维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首先对每个病灶进行分析,确定其病理性质。

      2.将全部病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意见一般的诊断原则是将所有的影象所见用一个疾病去解释,解释不通时,才用两个或多个疾病去解释3.影像诊断意见与临床症状及临床诊断比较,不符合者应重复读片及分析在读片时要认真阅读申请单,参考各种临床资料和检查,必要时要亲自检查患者,询问并补充病史如果放射诊断与临床表现和诊断不一致或差别很大,要重新审查X线所见或诊断意见是否正确,必要时重复X线检查,如果X线检查正确无误,应主动与临床联系,与临床医师会诊,以明确诊断要求检查阳性率≥70%,诊断符合率≥90%达不到者按考核标准予以扣分4.X线的诊断与临床诊断基本相符者,可作出诊断意见诊断意见用简单的概括语句表达,其内容包括:X线检查方法、重要X线所见、病理基础和可能疾病5.因急腹症患者在不同时段X线征象可有明显变化,诊断医师应在透视或照片检查“阴性”的病人诊断书上写明检查时间十三.每月28日,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随机抽查20份照片,按《放射科报告质量要求及评分标准》对照片质量进行评定,规范诊断报告书写,对诊断质量进行评定,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医师,评定结果作为专业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废片、错、漏、误诊与当月绩效挂钩。

      十四.摄片技术、照片质量是X线诊断质量控制的极为重要环节,也是作好受检人员防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应协助科主任组织业务学习、技术研讨、改进技术提高照片质量1.评片制度是保证和提高照片质量的重要措施,每天由质控成员组织评片,全科人员都必须参加实事求是地评判照片等级,作为技术考核依据对废片要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作好记录为了能准确掌握标准,应定期组织学习《X线影片质量标准》,甲级片率要达到≥55%,废片率≤2%达不到标准者按考核标准扣分2.摄片时要仔细认真,要求作到三查七对:(1)查申请单:核对姓名、病历号、X线号、摄片部位和位置2)查患者:核对检查部位和脏器、照片范围、照射野3)查摄影条件:核对电源电压、台次、程序、焦点和摄影参数(如kV、mAs等)凡是复查照片的,应参考原照片及各种摄影条件3.CT扫描前要向患者解释扫描方法,训练患者按指令屏气摄胸片和腹部平片应训练患者呼吸屏气方法4.检查完毕要认真填写各种记录,整理好申请单、照片和片袋,严格核对,发现不符要立刻纠正同一病人,同一天同一部位第二次照片时应在X线片上标明照片顺序5.为了减少因取报告时间问题上的无谓纠纷,摄片人员必须及时把影像传送到工作站处理。

      6.为了缩短危重病人在放射科停留时间和减少搬动病人,凡是绿色通道的危重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即不管患者要照多少部位,均由首先接诊的技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