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历年口腔专升本真题.docx
47页山东省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口腔医学专业综合一试卷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交回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和所在学校填写在规定的位置口腔组织病理学(50分)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其中一个为正确的,请正确答案选出,选错者不得分1•牙髓的细胞成分主要的是指A.成牙本质细胞B.成纤维细胞D.间充质细胞E.成牙骨质细胞2•牙髓神经的特点不包括A.大多为无髓神经B.酸感神经D.缺乏定位神经E.可传达牙本质小管内3•无粘膜下层的口腔粘膜是A.唇红缘粘膜B.硬腭粘膜腺区D.牙槽粘膜E.牙龈粘膜4•急性牙髓炎导致疼痛的原因不包括A.神经末梢丰富B.血管壁薄D.化学介质作用E.神经定位敏锐5•与牙固连最相关的牙周创伤是A.外伤B.外科创伤D.咬合创伤E.细菌破坏6•导致白斑最普遍的原因是A.吸烟B.咀嚼槟榔D.不良修复体E.维生素缺乏7•下列哪种粘膜病不会出现恶变A.白斑B.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D.白色水肿E.扁平苔藓8•下列哪种粘膜病与HIV感染密切相关A.念珠菌病B.白斑D.肉芽肿性唇炎E.结节病9•釉质新生线可见于A.第一恒磨牙B.第二恒磨牙D.第二双尖牙E.恒单尖牙C.组织细胞C.只传导痛觉C.舌背粘膜C.髓室内压高C.牙髓治疗创伤C.残冠刺激C.红斑C.腺性唇炎C.第一双尖牙10•下列哪项最能体现原位癌的特点A.发生于口腔粘膜的鳞状细胞癌C.是一种基底细胞癌E.癌变累及上皮全层,但未突破基底膜B.是一种早期癌D.未发生转移的癌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肌上皮细胞2.半桥粒3.半月板4.Rathke 囊5.卢梭氏小体10.牙龈瘤6.牙胚7.牙周袋8.Hemangioma9.血管瘤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4分,共12分)1. 简述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标准。
2. 简述牙胚的组成3. 简述钟状晚期,成釉细胞的分化及釉质形成的过程四' 问答题(本大题共1题,每题8分,共8分)试述口腔粘膜临床病损特点口腔解剖生理学(50分)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其中一个为正确的,请正确答案选 出,选错者不得分1. 对牙齿起固定作用的主要结构是A. 牙骨质 B.牙髓 C.牙龈E.牙槽骨D.牙周膜2•全口义齿基托后缘的解剖标志是A.腭大孔表面B.腭小凹C.硬腭后缘D. 舌腭弓3. 上颌骨体分为四壁一腔,其四壁是指A.前壁、后壁、上壁、内壁C. 前壁、后壁、上壁、下壁E. 前壁、侧壁、上壁、下壁4. 上颌神经出颅的部位是A.眶上裂D. 卵圆孔5. 腮腺导管在面部的体表A. 耳垂到鼻翼和口角中点连线的中2/3B. 耳垂到鼻翼连线的中1/3C. 耳屏到鼻翼和口角中点连线的中1/3D. 耳屏到鼻翼连线的中1/3E. 鼻翼到耳垂和耳屏中点连线的中1/36. 下述哪项不属于牙的功能A.发音时限定了舌的活动范围C.通过咀嚼增进牙周组织的健康E.保持口腔的自结作用7上颌第一磨牙合面窝内的点隙有A.中央点隙C.近中点隙与远中点隙E.中央点隙与远中点隙E.咽腭弓B.内壁、外壁、上壁、下壁D.前壁、侧壁、上壁、内壁B.眶下裂 C.圆孔E.棘孔B.通过咀嚼可刺激颌骨正常发育D.保持面部形态正常B.中央点隙、近中点隙与远中点隙D.中央点隙与近中点隙8•某患者出现左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鼓腮漏气,但两侧额纹对称。
其原因可能为A. 左侧面神经颞支、颊支、下颌缘支受累B. 左侧面神经颞支、颧支、颊支受累C. 左侧上颌神经、面神经颊支、下颌缘支受累D. 左侧面神经核下瘫E. 右侧面神经核上瘫9. 麻醉两侧舌神经后将出现B.舌不能伸出C.舌部诸肌松弛A. 舌后1/3 —般感觉消失D.舌后1/3味觉消失E.舌前2/3 一般感觉及味觉消失10.伸舌运动时舌尖偏向左侧,其损伤在A.左侧舌神经 B.右侧舌神经D.右侧舌下神经 E.左侧舌咽神经C.左侧舌下神经六'多项选择(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为正确 的,请正确答案选出,选错及漏选者不得分1. 舌体的感觉神经包括A.舌神经D.迷走神经2. 上颌骨的解剖特点有A.与多数邻骨相连D.骨质疏松3. 颌内动脉供血的器官有A.上颌骨D.咀嚼肌B.舌下神经E.面神经C.舌咽神经B.有强大肌肉附着E.有致密筋膜包绕C.血运丰富B.下颌骨E.表情肌C.舌4•正常情况下,与发音和语言密切相关的口腔器官是A.唇D.齿5. 以分泌浆液为主的腺体是A.腮腺D.唇颊部粘膜下腺6. 舌的血液供应来自于A.舌动脉D.腭降动脉7. 面部皮肤纹线与Langer线不一致的部位有A.额部D.下唇8•颊部的感觉神经主要是A.眼神经D.眼神经皮支9. 以下“牙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解剖牙根为牙骨质覆盖的部分B. 临床牙根为暴露于口腔的部分C. 牙根的数目与功能有关D. 牙龈萎缩,临床牙冠变长E. 解剖牙根与临床牙根的长度终生不变10. 下列哪些特征可作为鉴别下颌第二乳磨牙与下颌第一恒磨牙A. 下颌第二乳磨牙色白B. 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及远中尖的大小约相等C. 下颌第二乳磨牙根分叉大,根干短D. 下颌第二乳磨牙的体积小B.颊E.腭C.舌B.颌下腺E.舌腭部粘膜下腺B.颌外动脉E.上颌动脉B.眉间E.外眦B.上颌神经E.面神经E.下颌第二乳磨牙颈嵴突出,冠根分明七' 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1•简述乳牙与恒牙的区别.C.舌下腺C.咽升动脉C.上唇C.下颌神经2. 简述口腔颌面部的范围。
3. 简述颌面部静脉的特点及临床意义4. 简述咀嚼效率的影响因素八' 问答题(本大题共1题,每题8分,共8分)试述下颌三个基本颌位的概念和其相互关系山东省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口腔医学专业综合一试卷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交回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和所在学校填写在规定的位置口腔解剖生理学(50分)一、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1•颧牙槽嵴2•磨牙后区3•下颌下三角4•口腔前庭沟二、 填空题(每空0. 5分,共10 分)1•经腭大孔进针可麻醉 神经2•腭肌包括5对,分别为 和——3•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盘可分为 和——4. 舌内肌包括 、 、 和 5•穿经腮腺的主要血管神经由浅入深为一神经,——静脉和一动脉6•腮腺浅叶下端的血管神经由前向后排列为 和 三、 问答题(共7分)简述上颌牙及牙跟感觉神经的名称与阻麻进针位置四、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1 •端生牙2•三角嵴3 •牙尖交错合五、 填空题(每空0. 5分,共5分)1•用部位记录法,左上颌第二磨牙写为 ,右下第一乳磨牙写为——2•具有横嵴的牙是 具有斜嵴的牙是 牙合面成“田”字型的是一、畸形舌侧窝高发的牙是 畸形中央尖高发牙是 。
3•牙列按照形态特征分型可分为 六、 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1•上下颌磨牙形态区别中哪个不正确A•上颌磨牙的牙冠形态成斜方形B•上颌磨牙的牙冠较直C.下颌磨牙的牙冠倾向舌侧D•上颌磨牙的颊尖钝而舌尖锐E.下颌磨牙一般为双根2•下颌磨牙牙尖斜面中在正中颌时无咬合接触的是:A. 组成三角嵴的两个斜面 B.舌尖的颊斜面C. 舌尖的舌斜面 D.颊尖的舌斜面E.颊尖的颊斜面3•髓腔增龄变化的结果是:A. 髓腔变小,髓角更呈凸起B. 髓室顶和髓室底间的距离缩小C. 髓室增大、髓角消失D. 髓室底离根分叉处越来越近E. 牙髓钙化性变形成髓石4•上颌尖牙唇面的外形高点在哪里?A.颈l / 3处B.颈嵴处C.颈1/3与中l / 3交界处D.中l / 3处E.颈缘处5•第二恒磨牙萌出时间为A. 10〜12 岁 B. 12〜14 岁 C. 11 〜13 岁 D. 13~~15 岁6•覆合、覆盖有重要的生理意义,除了()A. 便于咀嚼运动时保持合接触关系B. 保护唇、颊、舌C. 有利于提高咀嚼效能D. 减少侧方运动时牙合干扰7•牙合力(指每一对上下牙齿对咬时测得力值)大小顺序为()A. 第三磨牙〉第二磨牙〉第一磨牙〉第二双尖牙〉第一双尖牙B. 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第一双尖牙〉第二双尖牙C. 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第二双尖牙〉第一双尖牙D. 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二双尖牙〉第一双尖牙〉第三磨牙&尖牙保护牙合与组牙功能牙合两种牙合型的区别在于()A. 牙尖交错牙合时牙合接触状态B. 前伸牙合运动时牙合接触状态C. 侧方牙合运动时工作侧牙合接触状态D. 侧方牙合运动时非工作侧牙合接触状态七、 问答题(6分)简述后牙牙合运循环。
口腔组织病理学(50分)八、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1 •缩余釉上皮2. dyskeratosis3•含牙囊肿九、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涎腺根据腺泡的形态结构、分泌物性质不间,可将腺泡分为 和三种类型2 •慢性牙髓炎分为三型 和 3•牙周袋分为 和 4•研究表明寻常性天疱疮的桥粒钙依赖性粘附蛋白中的 成为自身抗原,导致桥粒结构受到破坏,因而形成疱性病变十、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1•牙体组织最先形成的是()A.釉质 B.牙本质 C.牙骨质 D.牙髓2•帽状期的成釉器尚未分化出()A.外釉上皮 B.牙乳头 C.内釉上皮 D.中间层3•将成熟的牙体组织制成切片时,看不到()A.牙髓 B.牙骨质 C.牙本质 D.釉质4•结合上皮在牙面上的附着方式是()A.桥粒 B.半桥粒 C.紧密连接 D.缝隙连接5•牙本质中矿化程度最高的部分是()A.管周牙本质 B.管间牙本质 C.球间牙本质 D.前期牙本质6•增强釉质对咀嚼力的抵抗,而不易使之劈裂的结构是()A.釉丛 B.釉梭 C.绞釉 D.直釉7•釉质平滑面龋在光镜下观察,病变由里向外可分四层,其中范围最大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