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Jerm****014
  • 文档编号:248610896
  • 上传时间:2022-02-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1M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1.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和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二是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并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和推测2.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一些统计量的意义,如平均数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还认识了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等因此,教材在编排本单元内容时,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如单式折线统计图就是由单式条形统计图引出的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对新知识的领悟3. 本单元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知识的价值本单元所选素材涉及体育、气象、消费等方面,不仅扩大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知识的作用,明确了学习目的本单元的知识应用性很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学生学习的兴趣会很高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及复式条形统计图,对统计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学生比较易于接受教材以体育方面的素材为例,通过让学生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感受到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进而凸现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 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正确选择条形或折线统计图以便于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2. 通过学习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预测的过程,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知识经验迁移及比较运用的能力3.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统计知识的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要从如何更方便地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出发,引导学生在数学思考的基础上,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经验,进行尝试;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为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2. 要在展示学生合并作品的同时,通过交流,比较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异同点3. 要结合具体的素材,引导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展开有根据的推断与预测折线统计图 2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4、第105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六第1、第2题1.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学习,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2. 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3.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学习,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难点: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投影仪等师:同学们喜欢玩机器人吗?你想参加机器人比赛吗?淘气就是个机器人迷,他搜集了从2006年到20XX年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情况,并制成了统计表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时间/年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XX参赛队伍/支426394468454489499519  师: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  )年到(  )年的队伍增加最快你是怎么得到答案的?能不能更直观地看出队伍支数的变化情况呢?(板书:折线统计图)【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事物入手,设计情境,引出课题,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1. 认识折线统计图师:淘气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2006~20XX年)师: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生:条形统计图师:从这幅图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生1:这幅图的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参赛队伍的支数生2:2007年,参赛队伍最少,只有394支生3:20XX年,参赛队伍最多,达到了519支……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请同学想一想,条形图有什么特点?要想直观反映2006~20XX年参赛队伍的变化情况,选择什么统计图更合适?请你们试着画一画。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自主探究师:淘气还画出了下面的统计图: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2006~20XX年)师:这幅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生: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参赛队伍的支数师:每年的参赛队伍在这幅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 谁来指着说一说学生指出)师:这幅统计图是通过什么来表示出每年的参赛队伍数量的?生:点板书)师:那现在能直观地看出来了吗?哪年到哪年参赛队伍数量增加最快?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的?生:能通过线的陡度来看,2007~2008年参赛队伍数量增加最快板书:平—不变;陡—变化快)你们是通过什么看出上升的趋势的?生:折线师:给这个统计图取一个名字生:折线统计图师:通过上面的问题,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总结:通过折线的起伏,来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这正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多少,而且能够更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板书:增减变化)2. 绘制折线统计图出示教材105页做一做师:要绘制折线统计图应该先做什么?然后呢?生:先确定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什么根据数据描出各点并连线,还要在点的旁边注上数据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分组进行,完成上面的问题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探究结果汇报: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师:请同学们说一下绘制的过程生:我们先确定出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的意义,然后根据表中的数据描出对应的点,最后把相邻的两个点连起来就绘制出了折线统计图师:很好,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生1:我来补充一下,还要确定合适的单位长度生2:我也补充一点,每个点处还要写出对应的数据请同学们根据你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说一说,陈东哪一年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2)收集、整理你自己的身高数据,利用方格纸绘制折线统计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师提示:读图时可从读统计对象和项目、读点、读线和读整体趋势四个方面进行学生思考后回答,师生共同评析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多少,而且能够更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确定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什么,描点,连线,写出数据1. 数学依赖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学习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我觉得如果选择学生身边熟知的例子,他们会更乐于接受因此我选取了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作为情境问题,并用这个事例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

      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折线统计图2. 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后,我开始引导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学生在探究中找到了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及时巩固了教学成果接着又训练学生读折线统计图,在读图时强调读统计对象和项目、读点、读线、读整体趋势四个方面,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A类1. 小明把昨天的气温变化绘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1)小明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2)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  )摄氏度3)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是如何变化的?你能猜猜这大约是什么季节吗?2. 下面是好运快递公司20XX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1)(  )月的利润最多,是(  )万元2)(  )月的利润最少,是(  )万元3) 11月和12月的利润相差多少万元?B类下表记录了一个温泉的水温变化情况,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时刻(时)67891011121314151617水温(℃)41.541.741.842.142.242.042.042.141.841.441.240.8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 (1)1 (2)23 (3)从8点到14点气温逐渐升高,14点以后气温逐渐下降,可能是春季或秋季 2. (1)10  50 (2)4 20 (3)4B类:统计图略教材习题教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1. 统计图略 (1)47 (2)五年级 (3)略2. (1)我国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

       (2)略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6、第107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六第3~9题1.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2. 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提供的表格数据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绘完整3.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进行简单的绘制,学会看图回答有关问题难点:对统计图反映的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投影仪等师: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在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生1:那么,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怎么变化的呢?生2:我们应该做一些调查,然后分析一下数据师:怎样统计呢?生1:全国的数据肯定很大,上海的更有代表性,我们就调查上海的吧生2:我觉得应该多调查一些年份生3:我觉得用折线统计图能更好地体现变化的情况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学习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师:下面是一个调查小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的死亡人口数和出生人口数。

      出示教材106页例2)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统计图2001~2010年上海死亡人口数统计图师:同学们,上海市哪一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相差最大?观察上面的两幅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感想?生:分别观察两幅图,不太容易比较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情况师:怎样比较方便呢?生:有复式条形统计图,也应该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吧?师:你提的问题很好,也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设计意图:在思考中,体会形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师:为了方便比较,我们可以把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为一幅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教师巡回指导结果汇报:(投影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折线统计图)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师:同学们,能说一下你们的绘制过程吗?生:和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做法相同,我们先根据上面的两幅图,分别描出对应数据的点,标出对应数据,然后连线师: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两条折线,怎么区分啊?生1:我们用了两种不同的颜色生2:我们还给出了图例说明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还要写清楚单位,给复式折线统计图加上标题、日期等设计意图:唤醒学生已有经验,形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师:谁来说一下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生1:单式折线统计图只有一条折线,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两条或多条折线。

      生2:单式折线统计图没有图例,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图例师:观察上面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能说出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学生思考后回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6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 树之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5 朱德的扁担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6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0 雪孩子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小狗学叫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铁锈还是铁吗(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地球人类的宝藏(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金丝猴的家(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与例文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4 八角楼上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0 古诗三首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19 雾在哪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