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以人为本,合理评价,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doc
18页坚持以人为本,合理评价,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篇:坚持以人为本,合理评价,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合理评价,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广州市番禺区石壁中学 各位领导、同行: 下午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有机会上台发言,这首先要感谢我们教研室的领导对我们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评价,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们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基本情况,我们学校是由原来的石壁华侨中学和韦涌华侨中学在2021年8月合并而成的,2021年9月改名为石壁中学我们学校共有正式教师39人,12个教学班,每个级4个班教师学历达标率100%,38个本科,1个大专教师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经过多年磨合,形成了和谐向上的团队 这几年我们学校从原来的跟区线相差30多分,连续两年进步10分,缩短了跟区的平均分的差距原因在哪里我觉得这跟我们对教师、学生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合理评价是分不开,我觉得合理的评价,极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关于对老师和学生以及教育教学的评价,我们其实已经实施多年,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方案,但是怎样实现合理的评价,可以说对我们每一间的学校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下面我来谈一谈我们如何实施区下发的番教文[2021]86号(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指导意见)(试行) 一、有效的做法和具体措施 “教学管理出质量,规范的教学管理出效益”,过去的一年多时间,我们根据86号文,不断提升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 首先规范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强化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强调“以师为本”的管理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管理人员多做换位思考,提出管理要求的同时必须考虑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思想负担例如在学期初编排课程的时候我们会考虑老师的工作量尽量平衡,上下午课程的平衡,如果老师对编排的课程有什么意见还可以提出来进行修改,尽量使我们的课表让教师满意又譬如我们的教学绩效评价方案综合考虑以往老师提出的意见,不断修改,照顾我们学校教师的特殊情况,使得大多数老师认同另外我们的教学管理人员坚持三走进:走进课堂、走进教研组、走近教师和学生因为我们明白只有真正深入课堂,深入师生,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其次注重对课堂教学的规范化管理 我们要求教师进行每周两次的集体备课,一次是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和发言稿的,另外一次是不定时的。
在备课管理上,教师突出一个注重、做到五个依据、强调四个着眼、确定一个目标,即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施;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参资、条件设备、师生实际,着眼学生发展、课堂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上坚持“四个优化”:优化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在质量上监控上,全体教学管理人员坚持深入课堂,分管领导每学期对所负责学科进行两次调研,并上交调研报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使教学成为学生有效学习和主动发展的过程第三,实施层级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高质量的教学水平,离不开教学层级管理责任的落实我们建立了严格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校长亲自抓教学管理,教导主任负责督促落实,科组长和备课组长执行具体要求校长和值日行政每天检查教师每节课到位情况,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经常了解作业量的控制情况,随时抽查教师批改作业,尤其重视检查作业的二次批改,要求教师做到“每发必批、每批必改、每改必评”,及时给老师以恰当的指导,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用严格规范的管理保障每一步的教学质量得以监控我们每学期还组织好中段考和期末考,及时召开教师和学生的总结大会,分析前段时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阶段的改进措施。
第四,规范校本教研,以研促教 我们每个学期要求教师必须上一节校内的公开课,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片、区的公开课,积极开展校级的小课题研究,并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并且把这些与绩效工资挂钩学校还利用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广州市南站地区(番禺区石壁街)教育实验区的契机,在2021学年,邀请专家到学校听课,对学校存在问题进行诊断,与省名师举行六个会考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邀请专家和省名师指导课堂教学,通过听课、评课、教研组讨论学习,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坚定了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的信心,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益这两年,我们的教师从原来不愿意上公开课,转变为积极申请上片、区的教研公开课这个学期我们还继续邀请市、区教研室和省二师的专家到校进行听课,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教学行为,落实区“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改革 第五,以生为本,注重过程,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教学管理必须追求态度精心、过程精细、结果精品我们牢固树立起“质量产生于过程”的思想,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树立教学过程重于结果的意识,让成果成为教学管理过程的产物好的结果就是在一天天、一周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要求学生做好每一件小事,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德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
学校把学生基础文明习惯的养成作为德育的基础工程来抓,建立学生日常行为德育考核条例,大力营造氛围,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从实现一个个近期目标来达成远期目标的实现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学校规范教学管理的重要目标我们在初一年级以“迈好中学第一步”为教育主题,重点抓好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初二年级以“迈好青春第一步”为教育主题,重点抓好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抓住建团的契机,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发挥团员模范带头作用,防止学生的两极分化;初三年级以“迈好人生选择第一步”为教育主题,重点抓好责任教育,形成优良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如今,我们围绕“提高课堂实效性”和“学生养成教育”两个重心,开展系列研究活动,建立质量监控、评估体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声誉如政治学科实行的学案教学,语文学科尝试杜郎口教学模式,开展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研究,借助意扬文学社、中学生报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物理学科创新实验教学的研究,英语学科通过合理评价,多样化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育学科通过大课间、体育1小时锻炼、校运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磨练坚强的意志品质,中考的体育成绩连年超过区平均分,还有其他学科也不断改革课堂教学,寻找适合农村学校学生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科的均衡发展。
教学管理规范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使我们学困生的比例大大降低,极大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我们在学生竞赛获奖的数量增多和初三成绩的不断提升就是最好的例证教师对教学管理中渗透的“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颇为赞赏,教师之间相处和谐,工作中的积极性强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合理评价教师和学生,坚定地开展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管理水平,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不足的方面和努力方向 1、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不强,外界的支持和指导也不够,今后借助有关专家的指导进行开发部分活动课程开展的水平有待提高,如综合实践活动、辩论活动、科技活动等 2、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与建议的活动还没有面向所有教师,主要是非会考学科教师,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 3、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今后借助我区阅读方法指导的研究活动,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4、教师的理论学习还要进一步加强,并且要落实到教学中去 第二篇: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森工企业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森工企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不断深入,众多企业家在对现代管理理论研究和探讨的过程中,逐渐把目光聚焦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而且诸多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地坚持以人为本,企业才能极大地增强其凝聚力,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森工企业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主要应把握三个切入点切入点一:在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实行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是人本理念最基本的要素,实行人道主义是维护人权的最基本要求,是企业对职工群众必须履行的最起码的职责与义务如果一个企业为了追逐利润或实现某种目的而不顾职工的基本权益和要求,这种企业则是不人道的,更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最基本的是人道主义先行在森工企业实行人道主义,最主要的是要保障职工群众的生产安全和生存安全 生产安全这里包括三个层面或环节一是生产前的安全研发,安全培训,安全防范;二是生产中的安全指挥,安全操作,安全监督,安全救治,安全检查;三是生产后的安全评定,安全整改,安全追责,安全成果与经验推广企业领导者只有在这三个环节上肯于花钱,肯下功夫和肯于“动 1真格的”,并做到步步扎实,环环紧扣,才能确保职工的身心安全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到任何伤害 生存安全在这方面,企业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确保生存环境安全要通过开展创建“平安林区”等活动,治理林区的治安、消防与交通环境,对辖区内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给予充分保障倘若因非职工群众因素导致自身生命财产受到伤害时,受伤害者在取得法律支持的同时,企业还应根据其受伤害程度,给予相应的精神与物质上的安抚。
二是确保生存条件安全企业对职工群众基本生活的底线需求应给予高度重视重点是对特困职工和贫困家庭应给予足够的物质与精神上的援助,帮助他们渡过危难,摆脱窘迫企业在完善现有的“帮扶小组”、“帮扶中心”、“爱心超市”等做法的基础上,还应建立起一种具有信息传递便捷通畅、帮扶措施丰富灵活、援助效果显著持久、人财物来源充实稳定、运作程序透明公正等特征的科学积极的长效机制(如成立“贫困家庭帮扶协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林区弱势群体的生存之忧 切入点二:在企业运作过程中遵循人性化原则 人是企业的主体,是物质资源与智力资源的创造者和整合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说到底是人的活动企业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才能使物质资本经营得以有效运作,并实现资本增殖的 最大化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提升森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保证企业正常、高效运作,关键是要求在企业领导者的头脑中牢固树立“人不是为生产,生产是为人”的人本理念,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切实遵循人性化原则,在观念上真正实现企业劳动者向企业主人的根本转变实现这种转变,企业必须破解三个课题 变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为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
搭建沟通平台,实现企业领导与职工的平等对话和真诚交心,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和谐氛围和亲情关系建立建议与奖励制度,鼓励职工从当主人、做老板的角度为企业领导献计献策,给领导当先生,给企业做顾问建立了这种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就必然会将企业构筑成为领导与职工精诚团结、职工与企业荣辱与共且效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变纪律的、经济的强制约束为主为精神引导为主在保障职工群众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职工进行积极的培养、引导和长期的潜移默化,完成职工意识的一致性过程,形成企业的价值观念体系和团队精神,从而促使职工在共同理念影响下,自觉地、理性地践行企业规程与制度,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标准,实现企业目标与社会责任 变恪守成规为鼓励创新,宽容错误创建宽松环境和有效机制,引导职工群众在企业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的规范 下,解放思想,放开思维,在工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敢于实验,大胆突破,不怕失败,不怕犯错误,进而发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