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读《枕中记》、《南柯太守传》有感.doc
18页读《枕中记》、《南柯太守传》有感 11级中国古代文学 徐婷婷 111202117《枕中记》和《南柯太守传》是唐代传奇的经典之作,阅读二者时有些感想,在这里浅谈一下 《枕中记》中卢生郁郁不得志,在客店里遇见了得神仙术的道士吕翁,卢生自叹贫困,道士吕翁便拿出一个瓷枕头让他枕上卢生倚枕而卧,一入梦乡便娶了美丽温柔出身清河崔氏的妻子,中了进士,升为陕州牧、京兆尹,最后荣升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中书令,封为燕国公他的5个孩子也高官厚禄,嫁娶高门卢生儿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80岁时,生病久治不愈,终于死亡断气时,卢生一惊而醒,转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吕翁仍坐在旁边,店主人蒸的黄粱饭(小米饭)还没熟黄粱梦(黄粱一梦)”由来于此 读沈既济的《枕中记》时,其中情境引人无限联想此中的吕翁与卢生的人物设置,让我想起了《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中的跛足道人和贾瑞,只是吕翁给卢生的是枕,而跛足道人给贾瑞的则是镜目的却是差不多的,在我看来,二者为了使人有所醒悟吕翁的目的是:“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在小说中,当卢生受谗而获罪时对其妻子儿女说:“吾家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
而今及此,思短褐、乘青驹,行邯郸道中,不可得也此时的卢生似有所悟至篇末,卢生惊醒时,吕翁对其说:“人生之适,亦如是矣”,卢生谢曰:“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而《红楼梦》中的跛足道人的目的表面上看是救贾瑞的性命,实是想使其有所顿悟,远离“色”,远离红尘,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红楼梦》中第十二回情节与《枕中记》似有着某些渊源关系只是《枕中记》出现在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红楼梦》则封建社会没落的产物两者均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某些弊端富贵荣华终幻因,黄粱一梦了终身”,人生如梦、如幻金代元好问题诗曰:“死去生来不一身,定知谁妄复谁真邯郸今日题诗者,犹是黄粱梦里人从中可见,元好问与主人翁卢生产生了共鸣,不仅仅如此,卢生这一黄粱美梦亦是封建社会中下层人的人生理想 沈既济在作品中含蓄地讽刺了史书列传上达官政绩的虚幻性,以此方式揭露唐代官场的腐败和倾轧,已脱离了六朝志怪的框架,《枕中记》又可视为一部讽刺小说对后世的讽刺小说有着深远影响,如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
显然受到其影响,虽然没有了梦幻的情境,但仍然是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儒士的生活状态 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讲述了东平人淳于棼一天在一株古槐树下醉倒,接著梦见自己变成大槐国国王的驸马,任“南柯太守”二十年,与金枝公主生了五男二女,荣耀一时后来因与檀萝国交战,吃了败战,金枝公主亦病死,最后被遣发回家,沿途破车惰卒,梦突惊醒,醒来后发现“槐安国”和“檀萝国”竟都是蚁穴,历历如现这个故事反映了人生如梦,后来成语有所谓的“南柯一梦”,典史于此,与“黄粱一梦”剧情类似 作者在小说中感人生之虚幻,遂栖心道门,弃绝酒色此中的“槐安国”与《红楼梦》中“太虚幻境”有着相似之处,两者在作品中幻境的设置中有着某种对应槐安国”是淳于棼的梦境中美好人生的依托,“太虚幻境”则是为了让贾宝玉醒悟的场所,也是让人神往的地方,在我看来,作者对幻境的设置都有着其特殊意义,都是对梦境的一种向往,在现实中可能实现不了的人生理想,就把它放到作品中去,也是一种发泄与寄托 《南柯太守传》中的“蚁”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狐仙鬼怪,在写法上亦有渊源关系都是在梦幻中存在的,它们化成人形和主人公产生人际关系等,以帮助主人公实现自己的理想。
均是作者抒发自己理想及感情的产物 《南柯太守传》从根本上否定了功名富贵对人生的积极意义.官场是政治舞台,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散地,槐安国王对淳于生的疑忌、斥逐,是封建社会里君臣矛盾的典型体现小说中,王笑曰:“卿本人间,家非在此从此可以看出统治者对他的不信任,在封建社会中,帝王的不信任往往就会抹杀了世人的政治生涯,如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由于不受楚王信任,政治生涯坎坎坷坷,最终投汨罗而死王安石变法,最终也因统治阶级的不信任不坚定,最终变法失败等等,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由于成语“南柯一梦”,与“黄粱一梦”意义类似因此,将《南柯太守传》与《枕中记》比较阅读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二者都体现了人生如梦的思想,当然,有些写法是相思的,如主人公均是因娶了贵族女子(卢生娶了清河崔氏女子,淳于棼则娶了公主),而后依靠裙带关系,在仕途上有所发展,有所展现,继而子孙满堂,形成家族势力,在朝廷里占有重要地位,这也许是封建社会中每个人的人生理想、人生目标吧就篇幅上来说,《南柯太守传》显然比《枕中记》较长,《南柯太守传》就相对成熟一些《南柯太守传》篇末“假实证幻,,余韵悠然”,为《枕中记》所不及(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明代汤显祖以二者为蓝本而作《邯郸记》、《南柯记》显然是受其影响,也是对其的发展当然二者对后世小说的影响是积极的、是深远的如神魔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世情小说《红楼梦》,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等均受其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二篇:读《名侦探柯南》有感读《名侦探柯南》有感 寒假里我看的课外书是《名侦探柯南》 高中生侦探工藤新一,虽然只有17岁,但凭借着来自着名侦探小说家的父亲的优良遗传基因,以高超的推理能力破获了不少令警察们束手无策的悬案,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名侦探 然而命运之神却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在一次与他的青梅竹马毛利兰到游乐场约会的时候,新一无意间看到两个黑衣人进行非法交易,因为看得太入神,被一个黑衣人从后面击晕另一黑衣人趁机给他喂下犯罪组织新研制的毒药结果新一虽然幸运没有死,可是当他醒过来的时候居然变成了5岁小男孩的模样如果让黑社会组织知道新一还活着,就又会招来杀身之祸,也会连累到身边的人,所以新一只把事情告诉了邻居阿笠博士 这时小兰来博士家找新一,在她的追问下新一急中生智脱口而出,谎称自己是阿笠博士的远房亲戚江户川柯南,柯南这两个字取自新一最崇拜的大侦探福尔摩斯之父柯南道尔,而江户川则源自日本着名的侦探小说家江户川乱步。
从而开始了一个史上最年轻的名侦探的精彩探案历程 解放区实验小学六年级:王小多 第三篇:读《周恩来传记》有感读《周恩来传记》有感 周恩来,这个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人,他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他都为人所熟悉提起周恩来这个光辉的名字,亿万人民都会从心底油然而生敬意他的历史功绩丰碑永树,人格风范更是中外称颂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的一面高扬的旗帜,在他的一生中,担任了多少重要的领导岗位,处理了多少重大事件,完成了多少重点任务,取得了多少重大胜利……周恩来,这个响亮的名字,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的魅力与巨大的魄力,昭示了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周恩来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名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名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之一,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深深记得曾学过《十里长街送总理》这样一篇课文,当时我不是很明白周恩来究竟是一位怎样伟大的人物,为什么他受到全中国人民的无尽爱戴、赢得世界人民的敬重后来,我慢慢了解到,周总理一心为国为民,他的一生不贪图名利,为国家事业鞠躬精粹,死而后已。
他是20世纪中国最受人敬爱,最有才华、最成功的领袖楷模 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的总理,是想人民所想、为人民办实事的好总理,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民公仆而且我们国家的总理很擅长外交,世界各国的领导人都曾经对我们的周总理有很高的评价,在他逝世那年,联合国都为他降半旗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了不错的声誉和地位,中国与各国的国际关系也在不断地改善着 最近我读了《周恩来传》,加深了对周恩来的方方面面的了解周总理从小就树立伟大的理想记得一次开学校大会的时候,校长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有的同学说:“为了能发财致富还有的同学说:“为了帮父母记帐校长问年少的周恩来:“你呢,为什么读书周恩来自信满满站起来,大声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对于当时年少的周恩来来说,能够说出这句话来足以说明他拥有伟大的理想试想我们如今已经二十出头了,可我们却还需要我们的父母老师来监督我们做事,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来,周恩来总理的不平凡之处,这也是伟人的风范 周恩来一直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动力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周恩来虽身居国家总理之位,却处处事事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他从不利用职务之便,为亲戚谋一点私利,每次亲戚来看他,都是坐公交车。
传记中的何树英是跟随周恩来多年的警卫,他从警卫做到卫士长,为了改善周恩来的办公条件,他利用总理出去访问的机会,把总理办公的西花厅简单的装修了一下,说是装修,其实根本就是添置了一点简单家具;一个落地台灯,一对沙发,一块地毯,铺设了木地板,因为西花厅非常阴暗潮湿,总理每天工作很长时间,休息时间只有2至3小时,腿受寒冷之袭,有时工作时间长了,腿就站不起来总理访问归来,看到这些布置非常生气,强烈要求将这些东西撤走,坚决不进西花厅办公,没办法,他们只有撤走台灯、沙发地毯和木地板没有撤,他们一再劝说总理,每次一些老帅们来这里开会都冷的受不了,就留下地毯、地板吧就这样这两样东西留在了西花厅 周总理的丰功伟绩是有目共睹的周恩来坚持主张改造社会并传播新思想,针锋相对地反对流行的悲观情绪,并领导和组织了游行在这期间,周恩来总理也曾经被抓入狱过,但他并没有妥协放弃过,他在狱中向那些同样被抓的同胞们传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1920年秋季“觉悟社的年会上,周恩来建议由李大钊领导一次北京和天津各组织的联合会议他说:“大家一致认为,今后的救国道路,只有深入劳工群众,依靠劳动阶级,并把五四运动后在全国各地产生的大小进步团体联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
这是他同“觉悟社”几个成员乘船去法国之前的最后一次政治行动1922年夏,周恩来回到巴黎参加两次重要会议,代表们在布伦涅森林召开了三天的会议,建立在欧洲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他代表在德国的学生终于在那里正式加入了共产党1924年8月回到了广州,但任中国共产党两广区委委员长,兼军事部长,在对敌人的战斗中里显露出才华,是一名风云人物宋庆玲后来回忆起当时她第一次见周恩来时说:“他象是一个年轻但已饱经风霜和多才多艺的领导人,从事革命意志坚定,态度鲜明蒋介石不得不提升他,被委任主管黄埔军校的军事管制办公室并兼管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 在1934年10月16日时,开始了红军的战略撤退,这就是全世界闻名的长征当时周恩来带领着约1万人离开江西,长征路上十分艰苦,周恩来从来不搞特殊长征到云南,他们轻易地俘获了国民党的供应一次3辆卡车深信不疑地驶向他们红军进行了一次轻易的俘获,其中一辆卡车装满了火腿、药品、茶叶和军用地图,当朱德看到这些物资时,周恩来对他说:“敌人是我们所能想要得到的最好的运输大队,他们送来了我们所需要得到的一切,而他们不要任何代价 周总理生于1898年,卒于1976年,他的一生都在操劳。
中国的人口数以亿记,而我们伟大的周总理却没生育,他与妻子邓颖超54年的爱情生活,相爱终身,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海誓山盟,唯有平凡的坚守与互相依靠,而这却使炙热的爱情闪闪发光,他把全中华的儿女都视为己出在他逝世后,周总理的骨灰无声无息地撒在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从此周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