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毒有害物质信息卡.doc
10页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有毒有害物质信息卡有毒有害物质信息卡化学名称氰化钠 (NaCN)通用名称山埃化学品分类61001(六类剧毒物品)理化性质易溶于水和氨、乙醇及甲醇中,微溶于 SO2溶 液中,属 I 级剧毒品,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 仁味氰化钠属较活泼的化合物,易与酸作用, 甚至很弱的酸亦能与之反应,铁、锌、镍、铜、 钴、 银和镉等金属溶解于氰化钠水溶液,产 生相应的氰化物,在氧的参与下,能溶解金和 银等贵金属,生成络合物,水溶液能发生水解 反应 沸点1496℃熔点563.7℃ 相对密度(比重)1.60爆炸极限生成 HCN 后,HCN 的闪点为-17.8℃,自燃 点为 538℃,爆炸极限为 5.6-40%,剧毒其他特性本品属高毒类,人口服致死量约为发 1~2mg /kg它的毒性作用是在体内 释放氰基(-CN) ,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 Fe3+结合,使细胞色素失 去传递电子能力,使呼吸链中断出现细胞内窒息, 引起组织缺氧而致 中毒中毒症状1. 人在吸入高浓度气体或吞服致死剂量氰化钠时,即可停止呼吸,造成 猝死 2. 非猝死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乏力、头昏、头痛、恶心、胸闷、呼吸 困难、心慌、意识障碍等表现,甚至并发呼吸衰竭而死亡。
3. 严重中毒非瞬间死亡者,其临床表现可分前驱期、呼吸困难期、痉挛 期和麻痹期,但由于病情进展快,各期往往不易区分诊断要点1. 根据密切接触史和相应的临床表现,呼出气或呕吐物有杏仁气味,皮 肤粘膜及静脉血呈鲜红色,可诊断为氰化钠中毒 2. 由于发病急, 不要等待化验检查才作诊断, 以免耽误抢救 职业卫生要求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0.83PPM) (参考 GBZ2-2002)接触类型现场急救现场操作预防措施吸入吸入氰化钠粉尘或吸入氰化氢气体,应立即脱 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用解毒剂解毒, 中毒特别严重者呼吸、心跳骤停,按心肺复苏 方法进行抢救在进行加药的过程中,必须佩戴 防氰化钠的防毒口罩眼睛用清水冲洗皮肤,皮肤灼伤可用 3% 的硼酸溶 液清洗伤处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 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皮肤用清水冲洗皮肤,皮肤灼伤可用 3% 的硼酸溶 液清洗伤处戴乳胶手套和工作帽衣服当身上沾上氰化钠粉尘或被氰化钠溶液溅污时, 应及时脱去被污的衣物穿加药工作服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进食、饮水和吸烟泄露处理如发生氰化钠泄漏(液体)或掉入水中, 现场人员应在保护好自身安全情况 下, 及时检查隔绝事故泄漏部位,并向有关领导 报告,同时, 应根据氰化 钠泄漏扩散情况以及所涉及的区域建立警戒区, 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 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
处理过程中, 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及防毒面具,并有 相应的监护措施 地面残留物应用五倍大苏打溶液中和清除,深埋于土中操作注意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穿好 专用工作服,戴好 乳胶手套, 防 HCN 气体口罩 并备好防毒面具, 避免氰化钠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氰化钠粉尘工作结束后,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事项必须用清水或 5% 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反复冲洗,并进行沐浴,换上清洁衣服责任人杨德生检查周期2 次/每周 有毒有害物质信息卡有毒有害物质信息卡化学名称氰化钠 (NaCN)通用名称山埃化学品分类61001 现场日常存放量仓库理化性质易溶于水和氨、乙醇及甲醇中,微溶于 SO2溶 液中,属 I 级剧毒品,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 仁味氰化钠属较活泼的化合物,易与酸作用,甚至很弱的酸亦能与之反应,铁、锌、镍、 铜、钴、 银和镉等金属溶解于氰化钠水溶液, 产生相应的氰化物,在氧的参与下,能溶解金 和银等贵金属,生成络合物,水溶液能发生水 解反应 沸点1496℃熔点563.7℃ 相对密度(比重)1.60爆炸极限生成 HCN 后,HCN 的闪点为-17.8℃,自燃 点为 538℃,爆炸极限为 5.6-40%,剧毒。
其他特性本品属高毒类,人口服致死量约为发 1~2mg /kg它的毒性作用是在体内 释放氰基(-CN) ,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 Fe3+结合,使细胞色素失 去传递电子能力,使呼吸链中断出现细胞内窒息, 引起组织缺氧而致 中毒中毒症状1. 人在吸入高浓度气体或吞服致死剂量氰化钠时,即可停止呼吸,造成 猝死 2. 非猝死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乏力、头昏、头痛、恶心、胸闷、呼吸 困难、心慌、意识障碍等表现,甚至并发呼吸衰竭而死亡 3. 严重中毒非瞬间死亡者,其临床表现可分前驱期、呼吸困难期、痉挛 期和麻痹期,但由于病情进展快,各期往往不易区分诊断要点1. 根据密切接触史和相应的临床表现,呼出气或呕吐物有杏仁气味,皮 肤粘膜及静脉血呈鲜红色,可诊断为氰化钠中毒 2. 由于发病急, 不要等待化验检查才作诊断, 以免耽误抢救 职业卫生要求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0.83PPM) (参考 GBZ2-2002)接触类型现场急救现场操作预防措施吸入吸入氰化钠粉尘或吸入氰化氢气体,应立即脱离 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用解毒剂解毒, 中毒特 别严重者呼吸、心跳骤停,按心肺复苏方法进行 抢救。
在搬运的过程中,必须佩戴 防毒口罩皮肤用清水冲洗皮肤,皮肤灼伤可用 3% 的硼酸溶液 清洗伤处戴帆布手套和工作帽衣服当身上沾上氰化钠粉尘或被氰化钠溶液溅污时, 应及时脱去被污的衣物穿专用工作服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进食、饮水和吸烟泄露处理如发生氰化钠泄漏(液体)或掉入水中, 现场人员应在保护好自身安全情况 下, 及时检查隔绝事故泄漏部位,并向有关领导 报告,同时, 应根据氰化 钠泄漏扩散情况以及所涉及的区域建立警戒区, 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 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 处理过程中, 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及防毒面具,并有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相应的监护措施 地面残留物应用五倍大苏打溶液中和清除,深埋于土中操作注意 事项贮存过程中,要切记不要与酸类、 亚硝酸盐、硝酸盐等物质放置一处, 或 者把氰化钠暴露于酸性环境下,这样会降低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也不可长期 贮藏在潮湿的环境里和露天堆放, 宜在通风干燥地点贮藏,实行专库或专柜, 双人双锁保管,贮存时要进行检验, 定期养护,控制贮存场所的温湿度,并 进行相应的通风或降潮湿措施,贮藏地点要准备相应的防毒口罩。
责任人潘品生检查周期2 次/每周 有毒有害物质信息卡有毒有害物质信息卡化学名称硝酸 (HNO3)通用名称硝酸化学品分类八类酸性腐蚀品 现场日常存放量理化性质纯净的硝酸是无色透明液体,工业品浓硝 酸和发烟硝酸因溶有二氧化氮而显棕色 硝酸不稳定,易见光分解,应在棕色瓶中 于阴暗处避光保存,严禁与还原剂接触相对密度(比重)1.51 g/cm3 熔点-42℃沸点纯酸:83℃ ;68%溶液的硝酸为 120.5℃其他特性硝酸在工业上主要以氨氧化法生产,用以制造化肥、炸药、硝酸盐等,在 有机化学中,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是重要的硝化试剂 健康危害对皮肤和黏膜有较大刺激腐蚀作用诊断要点蒸汽和烟雾能刺激鼻、喉和上呼吸道,导致咳嗽、鼻和牙龈出血,严重暴 露能腐蚀牙齿、鼻严重灼伤和眼睛失明皮肤长期接触稀溶液会发炎 职业卫生要求最高允许浓度:1.5mg/m3 (1.02ppm) (参考 GB16297-1996)接触类型现场急救现场操作预防措施吸入脱离硝酸产生源或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如 患者呼吸停止立即开始人工呼吸,避免口对口 接触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 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 。
皮肤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 20 分钟, 在流水下脱去受污染的衣服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戴橡胶耐酸 手套口服用水充分漱口,不可催吐,如可能给患者饮水 约 250 毫升,如呕吐自然发生,应使患者身 体前倾,重复给水 注: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严格的颜色标识和隔离措施眼睛接触使眼脸张开,用生理盐水或微温的缓慢的流水 冲洗患眼至少 20 分钟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 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泄露处理用苏打粉或石灰中和泄漏和残剩物质,处置废料可在指定地点深埋遵守环境保 护法规 操作注意 事项将硝酸储藏于密封的容器内,放置于有通风的阴凉地方,远离禁忌物和工作场 所存放地方应有防酸地板和良好的排水设施配置溶液时应缓慢地将硝酸 倒入水中以防溅出和起沸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责任人王永强检查周期2 次/每周 有毒有害物质信息卡有毒有害物质信息卡化学名称盐酸 (HCl)通用名称盐酸化学品分类八类酸性腐蚀品 现场日常存放量理化性质透明或微黄色冒烟液体,蒸汽有强烈刺激 味,严禁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 可燃物、还原剂接触蒸汽密度(比重)1.3g/cm3 熔点-114.8℃沸点110℃其他特性盐酸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 冶金等行业。
盐酸能用于制造氯化锌等氯化物(氯化锌是一种焊药) ,也 能用于从矿石中提取镭、钒、钨、锰等金属,制成氯化物 健康危害对皮肤和黏膜有较大刺激腐蚀作用诊断要点蒸汽和烟雾能刺激鼻、喉和上呼吸道,导致咳嗽、鼻和牙龈出血,严重暴 露能腐蚀牙齿、鼻严重灼伤和眼睛失明皮肤长期接触稀溶液会发炎 职业卫生要求最高允许浓度:7.5mg/m3(5.1ppm) (参考 GBZ2-2002)接触类型现场急救现场操作预防措施吸入脱离盐酸产生源或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如 患者呼吸停止立即开始人工呼吸,避免口对口 接触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 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 皮肤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 20 分钟, 在流水下脱去受污染的衣服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戴橡胶耐酸 手套口服用水充分漱口,不可催吐,如可能给患者饮水 约 250 毫升,如呕吐自然发生,应使患者身 体前倾,重复给水 注: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严格的颜色标识和隔离措施眼睛接触使眼脸张开,用生理盐水或微温的缓慢的流水 冲洗患眼至少 20 分钟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 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泄露处理用苏打粉或石灰中和泄漏和残剩物质,处置废料可在指定地点深埋。
遵守环境保 护法规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操作注意 事项将盐酸储藏于密封的容器内,放置于有通风的阴凉地方,远离禁忌物和工作场 所存放地方应有防酸地板和良好的排水设施配置溶液时应缓慢地将硝酸 倒入水中以防溅出和起沸 责任人王永强检查周期2 次/每周 有毒有害物质信息卡有毒有害物质信息卡化学名称氢氧化钠 (NaOH)通用名称烧碱、火碱、 苛性钠 化学品分类八类碱性腐蚀品 现场日常存放量理化性质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易 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氢氧化钠是一种极常用的碱,是化学实验室 的必备药品之一它的溶液可以用作洗涤液密度(比重)2.13g/cm3熔点318.4℃ 沸点1390℃其他特性有强烈的腐蚀性,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但是,不能干燥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氯化氢等酸性气体(会与酸性气体发生反应)且 在空气中易潮解而液化(因吸水而溶解的现象,属于物理变化) ;溶于水, 同时放出大量热腐蚀铝性物质,不腐蚀塑料除溶于水之外,氢氧化钠 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 健康危害属于强碱,对皮肤和黏膜具有腐蚀和刺激作用诊断要点由于腐蚀作用会对鼻、眼睛、喉和肺产生刺激,造成严重的灼伤和深度溃 疡、灼伤可能不会立即产生痛感,而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后产生。
口服会 产生严重疼痛,口喉和食道灼伤、呕吐、腹泻、虚脱而可能死亡 职业卫生要求最高允许浓度:2mg/m3 (1.02ppm) (参考 GBZ2-2002)接触类型现场急救现场操作预防措施吸入脱离氢氧化钠产生源或搬移患者至新鲜空气处如尘粒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极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