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内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 试卷(含答案).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367321895
  • 上传时间:2023-11-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0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内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 试卷(含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B.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以为大有所益 C.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D.虽乘奔御风 猛浪若奔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文章描绘三峡的奇异景象,动静结合写山,以动为主,文势舒缓;写水,跌宕多变,夏水激荡奔放,春冬之水静中有动 B.第三段中,“清荣峻茂”这极为精准的四个字,着重状写了水、木、山、草四种景物的特点,由此引发作者“良多趣味"的感慨 C.第四段写三峡的秋景,以其代表性的动物“猿”来表现,先直述其声凄异,再引渔歌为证,情景交融,渲染了秋天的凄凉萧瑟 D.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语言凝练生动,行文富于变化,多采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收放有致,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三峡》一文和链接材料都有写水的内容,结合相关内容,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 【链接材料】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①其水尚崩浪万寻②,悬流千丈,浑洪③赑④怒,鼓⑤若山腾⑥,浚波⑦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⑧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节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 【注释】①悸:惊动魄:心魄②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③浑洪:水势浩大④赑(b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

      ⑤鼓:鼓荡⑥山腾:像山腾起⑦浚波:大的波浪⑨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入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古今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 A.月色入户 B.念无与为乐者 C.怀民亦未寝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下列选项中对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 ) A.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省略句)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被动句)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判断句)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倒装句) 7.结合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语句不能体现作者与张怀民友情深厚的一项是( )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相与步于中庭 D.怀民亦未寝 8.下列对文章内容、写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篇幅虽短,却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融于一炉,环环相扣。

      B.本文是一篇平淡自然的小品文,文章仅80余字,却营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C.“积水空明”写月光的空灵清澈;“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D.“但”表语意转折,在两个“何"的映衬下,却于平缓之中寓有超拔不群、迥异流俗之意 阅读《三峡》,完成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沿溯阻绝 (2)良多趣味 (3)虽乘奔御风 (4)略无阙处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11.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语言精确凝练。

      如用“素"形容湍急的水流,符合春天江水的特点;用“绿”形容潭水,既写出潭水之深,又写出潭水之静 B.选文②③④段,是具体描绘,抓住季节特点,分别写出夏天、冬春之时和秋天各个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象夏天之景动人心魄、春冬之景沉静优美、秋天之景则肃杀凄婉 C.选文第①段,总体描绘三峡的形势,是为概貌性描写用三峡绵延七百里,没有中断之处来写其高度用层层叠叠的悬崖峭壁,把天空和日光都遮挡住了来写其广度 D.文章的第②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12.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更是因三峡工程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李老师决定带你们去三峡旅游,请你联系课文的描述,为你的同学做一回小导游请你把你认真构思的导游词写在横线上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3.把“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翻译成现代汉语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描写了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表现出作者向往自然、归隐避世的心态 B.首段为总写,巧妙地融写景、叙事、议论于一体,奠定宁静淡泊的基调 C.第二段写水,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通过这种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 D.文中的蝉鸣与猿啼是山中的声音,这里是用以静写动的写法,表现春山的热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月色入户( ) (2)遂至承天寺( ) (3)念无与为乐者( ) (4)相与步于庭中(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18.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思考:同是苏轼笔下黄州的月,呈现出的心境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②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①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冈县东南,又作定惠院,苏献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②漏断:即指深夜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即指深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负势竞上 (2)泉水激石 (3)窥谷忘反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1.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谢中书书》)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色交辉 交辉:交相辉映 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C.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指人间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户: (2)欣然: (3)念: (4)空明: 2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4.文中表达作者感情微妙而复杂的句子是: 25.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