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思政示范优秀案例2021.pdf
19页南京工程学院“课程思政”示范优秀案例系列展之 计算机网络 邓秀慧 计算机工程学院 理论结合实际,求实,创新,民族荣誉,责任担当 课程简介课程简介 1、教学目标 计算机网络 课程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论及应用,围绕 ISO/OSI 参考模型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有关协议标准;了解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网络互连和网络技术、Internet 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熟悉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和基本应用,了解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操作配置过程课程注重实际应用和理论相结合,并反映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经过学习,学生应能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的相关概念及应用,学习局域网技术、网络互连设备,学习因特网协议和一定的网络技术最终可以对于常见网络问题进行分析处理本课程要求学生应具有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专业知识探究热情,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专业精神和行业精神,增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及实际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2、育人目标 计算机网络 课程育人目标是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工程项目应用能力,并及时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新发展。
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对照工程认证专业标准中关于学生工程与社会能力的要求,让学生能够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根据已有工程情况,能及时分析并合理提出问题,予以改进的能力结合课程特点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等融入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工程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其应承担的责任3、建设概况 作为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骨干核心课程,院系为计算机网络课程配备了充足的师资进行教学工作,现有专任教师共有 9 人,其中绝大多数教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同时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 4 名团队中所有教师均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并多次在省及以上网络竞赛中获奖,对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有着足够的经验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育人育德贯穿于全部的教学过程,终究影响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职业观念通过融入思政元素,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积极动手操作,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有了显著改善实施本课程思政建设,改变了学生思想政治和专业知识的传统认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想政治知识有机结合,有效过渡。
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将最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秩序,坚定人生信念,社会公德、职业操守渗透到学生的基本素养形成中,有利于学生的再教育、再发展,为学生成才成长注入不竭的动力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1.线上课程,讲课与提问相结合,开始上课时,先提问巩固上一学时学习内容,课后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将所有学到的知识点关联起来,将零散的知识整合一体这种学习改革方式将本来计算机网络中零散知识点融会贯通,学习更加扎实;2.翻转课堂与项目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团队合作能力,之后的答疑加深了对知识点的把握,对问题的解决提供很多创新思路项目总结提升学生项目汇报能力3.结合课堂内容,鼓励学生扩展不同知识点的相关内容,提升学生知识面,加深对网络知识的理解4.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鼓励他们发掘新知识,对已有知识查漏补缺,提升自身创新精神5.考核不单一依据期末考试,增加了过程性学情分析,包括平时学习态度、课程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知识扩充情况、实验参与完成情况、项目创新情况等多项内容予以评价,最终给出课程中学生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模式 1.计算机网络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因为疫情原因,近几个学期,计算机网络 部分课时采用线上教学,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线上抢答的方式进行提问,不定时出题,记录前 10 名正确回答问题同学的信息作为平时成绩加分依据根据课程涉及到的知识点,让学生收集整理相关扩充知识,比如计算机网络的现代应用,现代常见编码技术整理、USB 接口类型汇总等,学生可以根据主题进行资料整理,提升学生查找问题,分析问题,整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于我国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扩展知识面,提升合作和写作能力2.非线上教学时间,提供线上资源信息共享,线下专题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引导、知识扩充计算机网络 课程属于广度课程,里面涉及大量的知识点,所有知识点都有细微联系,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协助学生梳理思路,同时课后要求他们绘制思维导图,方便他们进校知识整合此外,受限于学时不足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些线上专题内容,比如利用中国大学 MOOC 平台、爱课程网等网络教育资源进行课后知识拓展;利用学习通、 班级群等进行课后讨论答疑3.依托线上教学资源开展翻转式教学翻转课堂将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贯彻到教学中,提倡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舞台的中心,能够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作为的意识。
开展翻转式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在课前对大部分教学内容完成自学,并根据要求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形成自己的观点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的支持不够,学生自学效果难以保证,导致翻转式教学中难以提出质量较高的议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根据课程特色和教学进度安排,计算机网络 课程将翻转课堂与单元项目训练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在实践部分充分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工程专业知识解决网络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课程包括十个单元项目训练,每次按一定规则(比如学号)分配给项目组,成员自行选择出项目组长,组长负责项目任务分配和最终的项目讲解课程开始时,项目组长进行项目讲解,包括项目要求,项目思路,项目创新点等,之后所有成员根据讲解提出观点和问题,项目组所有成员根据问题予以解答指导教师同时可以提出问题,对于同学问题,项目组成员回答有问题的情况下,做最终的总结发言引导在具体项目操作过程中,项目组成员进行解答,之后书写项目报告,总结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案通过翻转课堂和项目训练相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专研主动性,提升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加强了沟通能力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更为牢固4.使用线上教学资源助力学生拓展创新。
适当增加该门学科的新知识及科技最新发展趋势和动态,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杜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前沿知识的扩充,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 TED(Talking Every Day)为代表的公开课具有内容前沿,学习门槛低、感染力强的优点,但内容多为科普程度,在深度上有所不足;哔哩哔哩、知乎专栏等自媒体资源形式生动,专业性、前沿性较强,但数据量庞大,质量良莠不齐;将门创投、深蓝学院等直播资源内容聚焦,专业性、前沿性和可操作性较强,但几乎所有高质量内容都属于收费范畴;知乎、CSDN 等知识社区能够开展高质量的多方讨论,但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需要一定知识门槛进行筛选和甄别因此,一个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路就是将多样化的线上教学资源融入课程教学比如,计算机网络课程前,推荐学生在哔哩哔哩看网络中国了解中国网络发展过程,同时了解中国网络的迅猛发展,看6G相关信息,了解中国技术发展在世界前沿,提升民族自豪感目前,校内外同行和学生对 计算机网络 评价均很高,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略有成效,课程辐射理工科专业的所有学生,这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也是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 计算机网络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使用各种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选择包括:1.线上课程主要使用腾讯课堂进行直播课程,平台可以签到、点名互动、讨论区互动等,主要用于疫情期间的课程应用刚开始平台使用时不容易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学生反馈不积极,后来引入竞争奖励思路,每次提问后,只记录正确回答问题的前十名同学,平时成绩加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答题;固定时间答题和不定时答题相结合,每次上课前十分钟为固定答题互动时间,可以让学生准时到课,同时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和直播系统运行状态是否流畅;课中间不定时提问,方便了解学生知识面,预习等情况,同时及时避免学生上课走神由于平台基本不用学生露脸,因此避免学生因害羞而不参与的问题此外,腾讯课堂支持回看,这点也方便学生在有特殊情况下不能及时实时观看时,也可以补上相关学习内容2.学习材料使用学习通发布,方便学生及时获取相关课程资源,同时给出推荐视频,方便学生及时观看,增加知识面学习通可以及时掌握学生上线情况,部分习题使用学习通进行回答,批改,方便了解学生学习进展3.利用哔哩哔哩平台,鼓励学生及时掌握网络的历史、发展、最新动态等内容,便于他们扩展知识面。
4.中国大学 MOOC 网上有各个高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鼓励学生多平台多渠道对计算机网络学习进行查漏补缺线上平台类别众多,但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需要一定知识门槛进行筛选和甄别因此在教学中根据不同需求,不同知识点情况将多样化的线上教学资源融入课程教学混合式混合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采用混合式教育设计,融合多种教学方式:1、基于以学生为中心(SC)、以学习成果为导向(OBE)的理念,2、采用项目训练、翻转课堂、理论结合实际等目标教学法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展开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类比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供线上资源信息共享,线下专题研究,翻转课堂,单元项目训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工程专业知识解决网络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3、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介启用腾讯课堂和学习通等进行课堂考勤和课堂互动(抢答、提问、随堂练习);利用中国大学 MOOC 平台、爱课程网等网络教育资源进行课后知识拓展;利用学习通、 班级群等进行课后讨论答疑4、本课程将计算机网络理论、计算机网络模拟工具与计算机网络配置方式等多方面有机融合,使学生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与网络系统工程的相互影响,从人文与社会、健康与安全、伦理与法律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能够培养职业责任感、健康心理、正确价值观、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养。
引导学生具有在网络工程领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可以在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中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进行团队合作,完成项目设计,并撰写报告,陈述发言;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学习支持学习支持 课程学习补充资源:1.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 课程主讲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上课链接: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0809BUAA021-1002744004?utm_campaign=share&utm_medium=androidShare&utm_source=2.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 课程主讲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课链接: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0809BUAA021-1002744004?utm_campaign=share&utm_medium=androidShare&utm_source=扩展知识学习资源:1.网络中国:(1)科技的引领 https:/ https:/ https:/ 2.央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 https:/ 3.中国发射全球首颗 6G 通信试验卫星 https:/ 4.中国 6G 已正式上路 技术专利申请量达世界第一 https:/ 学习社区:1.CSDN https:/ https:/ https:/ 计算机网络 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地位越来越重要课程必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