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供参考.doc
26页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四单元 单元备课设计理念: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识字”选了三组成语,这些成语与本组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了解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童话故事《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酸的和甜的》,让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做事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动脑的道理 设计思路: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了解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课前准备:图片,生字卡片识字4学习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难点:教学成语意思教学准备:成语故事课件预习学案1.预习目标:会读会认生字,能够较顺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我会认:会读并读准11个生字:宜 层 尽 染 叠 翠 爽 壮 谷 登 华3.我会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自己理会课文大意4.我不解:通过预习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在课中或小组交流中提出:导学案一、情景导入1、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成语王国走一趟你和哪些成语见过面?出示成语课件2.我们再去认识一些新的成语好吗?自由朗读识字4二、正确朗读1.第一次朗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2.同桌互相读,相互正音3.展示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及时纠正错误的读发三、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二、三节1.学生自学,熟读词语,了解故事提供成语故事2.小组交流讨论互听读成语,讲讲自己知道的故事,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个成语?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所得讲故事带着大家读成语读读新认识的生字说说记忆的好办法4.整体朗读感悟课堂检测把成语补充完整尺有所___ ,寸有所___ 取___ 补___ 相得___ ____管中___ ___ 坐井__ ___ 一叶___ 目, 不见___ _______苗助长 ____劳无功 瓜熟____落 水到____ 成课后作业收集成语,进行一次成语接龙。
板书设计:识字4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指名读生字和词语《13坐井观天》学习目标:1、认识“沿、际”等3个生字会写“信、沿”等8个字2、能正确、流利的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对话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课文寓意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写生字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寓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头饰预习学案1.预习目标:会读会认生字,能够较顺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我会认:会读并读准8个生字:信 沿 抬 际 娃 哇 怪 慢3.我会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自己理会课文大意4.我不解: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在课中或小组交流中提出:导学案一、导入请小朋友认真听故事,完成贴图任务一只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着外面的天空,过着清闲的日子忽然有一天,飞来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使它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谁能把青蛙、小鸟贴到黑板上?你为什么这样贴呢?(认识井沿、井口、井壁、井底)二、初读课文1、请大家齐读课题2、谁知道“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呢?三、朗读感悟1.老师引读: 青蛙问小鸟── 小鸟回答说── 青蛙说── 小鸟说── 青蛙笑着说── 小鸟也笑了,说── 2.想读谁的话?自己练一练。
3.同桌分角色读4.指名分角色读 5.去掉提示语,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出争论的语气,可以配上自己设计的动作 6.读课文后,填空: 青蛙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不过( )那么大小鸟站在( )看天,看到的天( ) 7.讨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四、揭示寓意 1.交流心得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结束语: 小朋友,《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短小幽默让人读后能明白一个个道理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请大家课下找几则寓言故事来读好吗?课堂检测填空: 青蛙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不过( )那么大小鸟站在( )看天,看到的天( ) 课后作业续编故事:青蛙跳出井口一看……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小鸟:无边无际 你弄错了青蛙: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我不会弄错的《14我要的是葫芦》学习目标: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了解教学重点: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感悟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预习学案1.预习目标:会读会认生字,能够较顺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我会认:会读并读准个生字:言 每 治 棵 挂 哇 怪 慢3.我会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自己理会课文大意4.我不解:通过预习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在课中或小组交流中提出:导学案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 2.学习生字词“葫芦” 3.师:你们见过葫芦吗?谁能说说葫芦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课件出示葫芦)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同桌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3.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并找出带生字的句子来读,要求读通顺 4.分自然段读课文,想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三、精读课文,读懂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1.说给同桌听听; 2.指名说结合学生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并进行板书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文中图2: 指名说:这棵葫芦一开始长得什么样? (具体说说藤、叶、花、果实的样子) 2.指导朗读: ⑴你喜欢这棵葫芦吗?能把这段话读好吗? ⑵课件出示: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自由读、指读、齐读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过渡: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种葫芦的人正美滋滋的看着它呢那么结果怎样呢? 2.自读课文,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请你找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课件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齐读三)、自学2、3段课文 那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全都落了?学生自由回答 1、教学第二自然段: 师:叶子有了什么变化?(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这些蚜虫会怎样?可他怎么想? ⑴指名读第一句话 ⑵指名表演那个人说话的样子 ⑶齐读该段 2.教学第三自然段: ⑴同桌分角色朗读邻居和种葫芦人说的话 ⑵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⑶学生自由组合并表演 ⑷师:你们觉得他们俩谁说得有道理? 学生讨论,指名答 3.课件演示: 小葫芦和绿叶的对话──葫芦藤每天向叶子输送养料,叶子再将养料输送给小葫芦蚜虫吃绿叶,使它无法输送养料小葫芦因没有养料供给,随即变黄落下你认为种葫芦的人错在哪儿?学了本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四、我会写 1.课件出示要会写的字:言、每、治、棵、挂、哇、怪、慢2.自己把生字读一读。
3.小组能互相说一说每个字的偏旁、笔画、哪个笔画在横(竖)中线上、你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 4.师生交流,交流过程中学生练写学生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挂、哇”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注意“每”字的笔顺 课堂检测我会读,课件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课后作业1.续讲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2.在课外找几个成语送给这个种葫芦的人如:瓜熟蒂落…… 板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蚜虫──葫芦变黄了《小柳树和小枣树》导学案15.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枣、浅、秃、忍、呗、虽、乘、思,学会词语:院子、枣树、乘凉、忍不住、浅绿色、光秃秃、虽然、意思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用不同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难点)学法指导:巩固识字方法,抓住人物的不同语气朗读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并标出自然段3、默读课文,圈出本课要认的生字,同桌对照二、合作探究1、给下列生字注音,同桌对照。
枣 浅 秃 忍 呗 虽 乘 思(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交流识记方法,会简单组词2)指名上台展示3)小老师领读2、组内练读以下词语两个小组展示)院子 枣树 乘凉 忍不住 浅绿色 光秃秃 虽然 意思 又细又长 弯弯曲曲练习:仿照“又细又长”“弯弯曲曲”说词语3、我会读通下列句子同桌互读,小组展示)(1)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2)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3)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也比我长得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五、课堂检测1、连线qiǎn zǎo suī tū rěn sī chng 枣 浅 秃 忍 虽 乘 思2、词语克隆1)又细又长 又( )又( )又( )又( ) 又( )又( )(2)弯弯曲曲(AABB式) 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1、组内检测朗读课文。
注意有感情朗读)2、读准下列词语枣树 浅绿色 光秃秃 忍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