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教材文言文及课下注释.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42777447
  • 上传时间:2022-08-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73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上第三单元※单元提示“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 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 限的情思古代诗文中有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阅读这类 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 意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 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 实词、虚词10. 三峡1郦道元预习◎三峡景色奇绝,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江中水流湍 急,险滩密布,历代文人多有吟咏课外查找有关三峡的资 料,了解三峡山水的特点◎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句式整齐、声韵和谐的特点原文自2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3重岩叠嶂,隐 天蔽日,自非4亭午5夜分6,不见曦月7至于夏水襄陵8,沿溯阻绝9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10,暮到江陵1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12御风,不以疾1 也春冬之时,则素湍14绿潭,回清15倒影,绝 "多生怪 柏,悬泉瀑布,飞漱17其间,清荣峻茂18,良19多趣味每至晴初 20 霜旦 21,林寒涧肃 2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23 凄异 24,空谷传响 25,哀转 26 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 27 三峡 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课下注释】1. 节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峡,瞿(qd) 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 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约 470-527),字善长,范阳涿(zhuo )县(今河北涿州) 人,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 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 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 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书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 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釆他人记述, 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2. 〔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3.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 断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阙,同“缺”,空隙、缺口4. 〔自非〕如果不是5. 〔亭午〕正午6. 〔夜分〕半夜7. 〔曦(xl)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8. 〔襄(xiang )陵〕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 山陵9. 〔沿溯(sU )阻绝〕意思是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 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10. 〔白帝〕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11. 〔江陵〕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12.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13. 〔不以疾〕没有这么快14. 〔素湍(t uan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15. 〔回清〕回旋的清波16. 〔绝 Cyan )〕极髙的山峰17. 〔飞漱(shu)〕飞速地往下冲荡18.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髙草盛,荣,茂盛19. 〔良〕甚,很20. 〔晴初〕天刚放晴21. 〔霜旦〕下霜的早晨22. 〔肃〕肃杀,凄寒23. 〔属(zhu )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24. 〔凄异〕凄惨悲凉25. 〔响)回声26. 〔哀转〕声音悲凉婉转27. 〔巴东〕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思考探究一 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二 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 有怎样的特征积累拓展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 沿溯阻绝绝多生怪柏哀转久绝3. 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四翻译课文的中间两段,把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 读边体会它们不同的语言特点。

      五《水经注》在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末 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课外可 以阅读《水经注》中描写孟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等 的段落,体会其写景文字的精彩11. 短文二篇预习◎面对风景,只有拥有发现美的眼光和感受美的心情,才能 真正领会到其中的美默读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体会两位 作者发现的美和寄寓的情◎朗读课文,体会两篇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答谢中书书 1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 色交辉2青林翠竹,四时3俱备晓雾将歇4,猿鸟乱鸣;夕 日欲颓5,沉鳞6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7自康乐8以来,未 复有能与9其奇者课下注释】1. 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梁文》 卷四十六(中 华书局 1958 年版) 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 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陶弘景 (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 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有《陶隐居集》2.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3. 〔四时〕四季4. 〔歇〕消散5. 〔夕日欲颓〕夕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6. 〔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7. 〔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 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8. 〔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 385—433 ), 他承袭祖 父谢玄(343—388 )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9. 〔与(yd)〕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记承天寺夜游 1苏轼元丰六年 2 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 行念 3 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怀民亦未寝,相 与 5 步于中庭 6庭下如积水空明 7,水中藻、荇 8 交横,盖 9 竹 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10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课下注释】1. 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中华书局 1986 年版)承天 寺,在今湖北黄冈南苏轼 ( 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此文写于作者贬官 黄州期间2.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X0 )年号 (1078—1085)3. 〔念〕考虑,想到4.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5. 〔相与〕共同,一起6. 〔中庭〕院子里7.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8. 〔藻、荇(xlng)〕均为水生植物。

      9. 〔盖〕大概是10. 〔但〕只是11.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思考探究一朗读并背诵课文比较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不同 之处,说说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二《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 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 意?三 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 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积累拓展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体会其妙处1.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五 从两篇短文中任选其一,发挥想象,将其改写成一篇白话 散文12. 与朱元思书吴均阅读提示本文是吴均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也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 文作者用生花妙笔,为友人描绘出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也写 出自己面对美景的感受,意在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 于天地大美之中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描绘的山水情境,陶冶 自己的性情,把你的感受与同学分享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从流飘荡 3,任意东西 4自富阳至 桐庐一百许 5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 6,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7, 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8,负势竞上9,互相轩邈10,争高直指 11,千百成峰 12泉水激 13石,泠泠 14作响;好鸟相鸣,嘤嘤 成韵15蝉则千转16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17者,望 峰息心18;经纶世务19者,窥谷忘反2°横柯21上蔽,在昼犹 昏;疏条交映 22,有时见日课下注释】1. 选自《吴均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5年版)吴均 (469—520),字叔庠(xidng),吴兴故鄣(zhang )(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2. 〔共色〕同样的颜色3.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跟、随4. 〔任意东西〕意思是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东西,向 东或向西5. 〔许〕表示约数6. 〔缥(piao)碧〕浅青色7. 〔甚箭〕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8. 〔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9. 〔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10. 〔互相轩邈(miao))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 处远处伸展这里均作动词用11.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12. 〔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13. 〔激〕冲击,撞击14. 〔冷(ling )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15. 〔嘤(ylng )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 声16. 〔千转(zhudn )〕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同 “啭”,鸟鸣,这里指蝉鸣17. 〔鸢(yuan)飞戾(11 )天〕语出《诗经•大雅•旱麓》: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戾,至、到达18. 〔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19. 〔经纶(ldn)世务〕治理国家大事经纶,筹划、治理20. 〔反〕同“返”,返回21. 〔横柯(kd)〕横斜的树枝柯,树木的枝干22. 〔交映〕互相掩映思考探究一 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 里?二 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 何理解这种感想?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指出其用法1.任意东西2. 横柯上蔽3. 负势竞上4. 以为顺流下矣四 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 “吴均三书”, 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锺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第六单元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与志趣?本单元的几篇古代诗文从 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

      它们或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 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 彰显人物品格,或以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阅读 这些经典作品,要用心去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大意;还要多读熟读,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不 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22.《孟子》三章 1预习◎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 圣”查找资料,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借助注释,通读课文,了解大意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 2,七里之郭,环 3 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 4非不深也,兵革 5非不坚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9得道 10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11,亲戚 12畔 13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