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里西亚战役和坦嫩贝格战役.docx
9页加里西亚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俄国西南方面军对奥匈帝国加利西亚地区的进攻战役1914年8月中甸, 正当德军大举进攻法国之际,俄国大本营应盟国的要求,在发动东普鲁士战役同时,发动加利西亚 战役,从战略上配合英法军行动俄国本身也企图夺取加利西亚俄军西南方面军(?.?.伊万诺夫为 总司令)误判奥匈军主力展开在利沃夫地区(实际上在该地以西约100公里),计划以该地区为主攻 方向,以第3、第4、第5、第8集团军形成大包围态势,歼灭奥匈军主力奥匈方面(F.X.J.康拉德? 冯?赫岑多夫为总参谋长)在德国催促下,也决定发动大规模进攻:以第1、第4两集团军担任主攻, 企图歼灭俄国第4、第5集团军于波兰境内卢布林、海乌姆地区,并前出至俄军西南方面军后方 第3集团军以及3个德奥军集群积极配合奥匈统帅部指望东普鲁士德军南下接应奥匈未发现 俄国西南方面军左翼第8集团军集结,因而削弱了利沃夫以南的防御力量俄奥双方都力图实现 自己的进攻计划,双方都不明当面敌情,结果导致一场大规模混战,遭遇战成了主要作战样式8月 18日战役开始俄第4集团军和奥匈第1集团军首先遭遇,23〜25日,在克拉希尼克地区激战,俄 第4集团军退守卢布林以南。
26〜31日,俄第5集团军遭到奥匈第4集团军攻击,退至海乌姆西南 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一线但向利沃夫进攻的俄第3集团军,在第8集团军配合下,以30个师的 优势兵力挫败奥匈第3集团军的14个师,强渡格尼拉亚利帕河,9月3日占领利沃夫奥匈军退至 戈罗多克地区俄西南方面军各集团军向戈罗多克方向展开全面进攻,将奥匈军赶过桑河21日 俄军停止追击至此,俄军控制了加利西亚大片地区东普鲁士德军没有南下接应总计俄方损 失约23万人,奥匈损失40余万人此役双方都没有实现围歼对方主力的计划但俄军打进了战 略要地加利西亚这一结果同俄军进行的东普鲁士战役一起,迫使德国抽调兵力加强东线,从而间 接配合了西线英法军的行动战役期间,塞尔维亚军队英勇抗击奥匈军的进攻,钳制了大批奥匈军, 对俄军是有力的支持坦嫩贝格战役(1914年8月26日至30日)1914年8月28日,埃里希?鲁登道夫将军发出了追击被打败的俄国第2集团军的命令他在命 令中将东普鲁士的一个小镇弗罗根瑙的名字用作该战役行动的名称,因为他的司令部当时就设在 该镇但是,他的高级参谋马克斯?霍夫曼上校认为,使用附近的坦嫩贝格镇的名字可能更为合 适鲁登道夫表示同意,他后来也对这个绝妙的想法大加赞扬。
这样,这场被证明是“此次战争 中任何一方都从未遭受过如此惨败”的战役就以坦嫩贝格战役闻名于世了1410年,条顿骑士团 在此几乎被立陶宛和斯拉夫的游牧部落全歼,而500年后的今天,德意志人给了俄军以毁灭性的 打击,又赢回了荣誉在1914年的那场战争爆发前的许多年中,欧洲大国为了应付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已经制 订、修改和批准了种种计划在这些计划中,最有远见的当然是由伯爵冯?施利芬将军在他任德 军总参谋长时制订的计划但是,他的计划却被接替他的负有盛名的冯?毛奇上将作了破坏性的 修改,这对协约国来说是件幸事施利芬的计划是一个两线作战的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主攻, 同时在东线进行牵制行动,直到对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进攻取得全胜,才对俄军发动大规模的进 攻法俄联盟从1892年起就有了,从那时起到1913年最后一次会议召开,两国的总参谋部起草、 交换和修改了一系列计划法国人煞费苦心地想使眼睛紧紧盯着奥匈边境的俄国人相信,他们的 主要敌人是德国人,打败了它,奥地利也就自然不在话下了首先在西线打败德国人是非常重要 的;而要做到这一点,俄国人应该对德国构成足够的威胁,以便把德国军队牵制在东部边界上 俄国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也给自己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俄国人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发布动员令后部队的组建问题他们发现,要在动员后的15天 之内就把部队集结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交通条件很差,而且部队最近刚刚经过整编; 何况,这已经比原定的时间提前了 12天法军在动员后的第11天才能够出发,而德国人要快些, 这样,对西线的法军来说,他们的动员时间与德军的动员时间存在着危险的差距为了援助他们 的盟国一一这是他们当时和后来都很明确的事情一一俄国人在动员后制订的计划中,同意用 2 个集团军在东普鲁士对德军发动进攻俄国人还同意组成1个新的集团军,该集团军将在适当的 时候(8月底之后才能准备就绪)调动到第2集团军的左侧,以便向柏林挺进这2个集团军将组成西北方面军,由日林斯基将军指挥,司令部设在比洛斯托克第1集团 军由伦南坎普夫将军指挥,将在马祖里湖以北向前推进,迂回到敌人的左侧;第2集团军由萨姆 索诺夫将军指挥,将在马祖里湖以南向前推进,切断并消灭马祖里湖与维斯瓦河之间的德国军 队战役开始的时候,俄国第1集团军由3个军(第3、4和20军)组成,并得到5个骑兵师和第 5步兵旅的支援第2集团军由6个军(第1、2、6、13、15和23军,前2个军后来调到第1集 团军)组成,并得到3个骑兵师和第1步兵旅的支援。
这2个集团军的兵力分别是20万和25万, 他们在数量上已大大超过了与他们对峙的德国第8集团军但是,俄军在战前完全缺乏作战准备, 这是这次战役中的决定因素之一关于这一点,我在后面还要讨论除人数外,德国军队在各方面都要强于俄国军队德军由冯?普里特维茨将军指挥,下辖4 个军(第11、17和20军以及1个预备军)以及各种守备部队和第1骑兵师艾恩赛德将军估计, 他们与俄军的兵力对比是:步兵为1:1.7,骑兵为1:2.7,处于劣势这种数量上的劣势,因德军出色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而得到充分的弥补德国第8集团军有四位杰出的高级军官,他们在稳重的第二任司令兴登堡将军的领导下,共 同夺取了这次战役的胜利参谋长鲁登道夫刚毅自信,聪明能干,精力充沛;冯?格吕纳特将军 是一位十分称职的军需部长;弗朗索瓦将军是位天才的,富有冒险精神的军长,他取得了最具决 定性的战术成果;总参谋部的麦克斯?霍夫曼上校既思路活跃,思维深邃,又喜欢享乐,自在逍 遥他也许是他们中间最出色的一位与高水平的德国将军相比,俄军指挥官的素质实在很低日林斯基虽然指挥过1个骑兵师,但他 在大部分时间里搞的是参谋工作,因此并没有得到部属的信任伦南坎普夫和萨姆索诺夫曾因在 日俄战争中指挥出色而赢得很高的声誉,但在那次战争中,他们曾互相吵了起来(据说是在一个 火车站上)。
有人认为这便是伦南坎普夫在这次战斗中与另一位集团军司令官缺乏合作的原因据说他们俩人的关系在大战之间的和平年代就已经恶化了自1909年以来,萨姆索诺夫一直在 士耳其斯坦任职,已脱离军界多年,而且身体也不太好伦南坎普夫对他的参谋人员态度粗暴, 这使他成了一位不好共事的指挥官他的拖拉作风是导致俄军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坦嫩贝格战役的战场可以分为4个地区北边是坚固设防的柯尼希斯贝格,对任何进攻部队 来说,这都是一个艰难而代价昂贵的作战地区该城的防御工事从勃兰登堡延伸到塔皮奥,再向 北到莱奥这条防线的南面是长约43英里的因斯特堡山口,因斯特堡-阿伦施泰因铁路就从这里 穿过这里大部分地区地势开阔,只有罗明登森林算是个障碍从安格堡到边境地区的约翰尼斯 堡有一道马祖里湖湖区防线,其中的几个狭窄通路已被德军重兵把守这条坚不可摧的湖区防线 很容易地便把企图从南北两面同时发动进攻的俄军部队分割开来最后,由于俄军为防止德军入 侵,蓄意使紧邻南部边境的地区成为废墟,这便增加了他们进攻德军的困难那片地区大都是些 无人问津的森林和沼泽地,只有几条沙质小径可作道路日林斯基命令第1集团军于8月17日越过边境,向因斯特堡-安格堡一线进军。
伦南坎普夫 将动用他的大部分骑兵切断德军左翼与柯尼希斯贝格的联系统帅部的总计划是要第1集团军在 第2集团军之前向前推进,以便吸引德军,然后由第2集团军攻击德军侧翼和后方因此,萨姆 索诺夫定于8月19日越过边境,他的第一个目标即拉斯腾堡-塞堡一线,离边境大约43公里这是个很合理的计划,如能有效地付诸实施的话,它定会使德军完全陷入包围之中但该计 划的实施全靠第2集团军不失时机地行动,而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这2个集团军都是在补给 供应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奉命向前推进的更糟糕的是,俄军缺乏足够的通信、运输和飞机等作战 手段,而所有这些手段对于成功地进行一次集中作战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这样认为,普里特维茨因集中进攻北面的俄第1集团军而落入俄军设下的陷阱但是, 鉴于他手中的兵力比较薄弱,他几乎别无选择他希望在打败该集团军后能及时把力量投入到南 面的进攻中去他正确地判断出,伦南坎普夫将第一个进入战场,因为他的交通条件优于萨姆索 诺夫,而且他知道马祖里湖将切断这2个俄军集团之间的联系因此,他把他的主力集中在左翼, 准备以第1军、第17军和第1预备军,从北向南排列,向俄军发动进攻他把第2后备旅部署 在战线的最左侧,并派第20军开到奥特尔斯堡地区保卫德军的右翼。
伦南坎普夫按指定日期于8月17日越过边界,不久,他的第3军就与德军第1军接上了火 那天的战斗是在施塔卢波嫩附近进行的,双方均伤亡惨重,进展甚微17-18日夜里,德军向贡 宾嫩撤退,俄军以缓慢的速度尾随其后,于19日傍晚也到达贡宾嫩他们准备在这里停留一整 天(20日)德军获悉了这一情报,因为他们最近发现,西北方面军同其2个集团军司令官之间的 无线通信都是用一种容易破译的初级密码发送的这一事实令他们难以置信指挥第1军的冯?弗朗索瓦将军违抗了集团军司令的命令(这种现象并不只是这一次),在施 塔卢波嫩向前推进过远普里特维茨曾想把伦南坎普夫进一步引诱到西边,在安格拉普河一线与 他交锋,但当时迫于弗朗索瓦的压力,并得知俄军止步不前,他极不情愿地决定命令集团军的其 余部队前进到第1军的右翼,并于20日发动攻击俄国人可能会说贡宾嫩之战是一次胜利,但是,这种说法未免言过其实,因为虽然德军是在 当天午夜撤退的,但这是一种为了发动更好的进攻而进行的撤退如果伦南坎普夫的骑兵部队参 加作战,而不是在俄军右翼休息的话,俄军也许会打赢这场战役俄军这2个集团军中的俄国骑 兵主要是哥萨克人,由于管理不善,他们几乎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在俄军的左右两翼德军几乎取 得了完全的胜利,但是在中部,马肯森的第17军所发动的进攻遇到了严重挫折,当天下午,该 军已被迫后撤了一段距离然而,只要德军能够重新调整部署一一他们似乎没有理由做不到这一 点一一他们就会有充分的机会在第二天打败伦南坎普夫但是,在20日晚,普里特维茨(以及他的参谋长冯?瓦尔德泽将军)却惊慌失措他似乎对17军 的失败比对其他2个军的胜利印象更为深刻他还得到消息说,萨姆索诺夫已进一步向西推进, 将于第二天越过边境,对德军右翼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他命令集团军脱离战斗,退到维斯瓦河 背后他不理睬格吕纳特和霍夫曼的反对意见,把他的决定用通知给毛奇毛奇(顺便提一 下,他原来的命令里也提到过撤到维斯瓦河彼岸的可能性)听了普里特维茨的谈话后大为震 惊,以致于他未通知普里特维茨就采取行动,解除了他和他的参谋长的职务与此同时,在那些把战斗引向胜利的部下们的不断敦促下,普里特维茨和瓦尔德泽重新鼓起 了勇气,尽管他们坚持认为应该中止在伦南坎普夫正面的作战,但还是同意了由霍夫曼提出的进 攻俄国第2集团军的计划对普里特维茨来说,不幸的是,他没有向最高司令部上报他已取消了 向维斯瓦河撤退的计划,尽管这样做是否能够挽救他的命运还值得怀疑,因为毛奇本来就不想让 他担任指挥。
霍夫曼提出的打败萨姆索诺夫的计划充满风险,它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伦南坎普夫的行动是 否迟缓他觉得后者已受到严重挫伤,不可能立即恢复进攻;他还认为,萨姆索诺夫构成的威胁 最为严重因此,该计划将大批德军转移到南面和西面:第20军调到霍恩施泰因地区,第1军 调到第20军南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