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doc
3页我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的日趋突出、老年社会悄然来临,敬老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高度重视的重点工作之一抓实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农村协调发展的需要,是保障老年人沐浴改革开放成果、满足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维系家庭细胞和谐和农村稳定的需要,也是实现老龄事业与整个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需要 一、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市老龄化速度日益加快截止xx年底,全市常住人口250.7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39.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5.78%空巢老人15.87万,占老年人总数的40.1%,其中农村空巢老人12.1万人,占空巢老人的四分之三强预计到“十三五”末,我市老龄人口数将达到52万以上,占常住人口比例20%以上在我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人均财富不足、老年人口基数较大 ……( ___省略681字, ___)…… 量参与不够,致使农村养老机构建设明显滞后目前我市农村养老服务主要还是由乡镇政府包办,政府部门直办直管的做法还没有根本改变。
由于农村养老市场受传统观念和农民经济条件限制,加之机构养老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等原因,导致民间资金对农村养老事业持观望与无奈的态度 3.农村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滞后一是现有农村养老服务队伍总体素质不高我市农村现有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乡镇政府聘用的当地村委会退职干部或就近招聘的当地农民,他们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养老服务的专业培训,只能对老年人进行最基本的生活照料,无法提供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专业化服务人才严重短缺二是工作人员待遇偏低,难以引进高素质人员,管理服务水平不高一方面的原因是老年人护理工作又脏又累,且责任大,一般人不愿从事并且看不起这个职业;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我市农村养老服务人员待遇总体低于社会物价及消费水平,一般农村福利院负责人工资在一、两千元左右,致使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招人难、留住专业人员更难三是农村养老志愿者队伍等社会组织建设滞后 4.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保障水平有待提高一是农村福利院运转经费和管理服务人员工资目前主要通过乡镇财政列支、院内自筹等渠道筹集解决;二是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不高,目前我市“五保”对象保障平均标准为626元/人/月集中供养费除了维持 “五保”对象吃穿住用日常生活需要外,还包农村福利院水电煤气、房屋维护修理等运转费用。
三、对策建议 1、创新投入机制,保障养老机构健康发展 一是财政要加大对养老机构及场所的投入在农村养老机构建设方面,市、县财政要及时足额配套同级承担的项目配套资金,适度集中投入资金建成规模化养老机构,重点推进保障型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养老机构及场所运转方面,各级财政要根据农村福利院规模、水电煤气、物业维修等费用开支情况,把福利院正常运转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二是要结合精准扶贫“异地搬迁”机遇,按照就近就便、小型多样、功能配套的要求,依托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加强农村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开发利用因优化撤并的学校房屋、村委会空闲办公室,通过政府、集体、社会和个人出资,建立小型互助式老年幸福院三是要在农村社会福利院推行经营方式改革,实行“公办民营”,拓宽投入渠道,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关键作用,提高农村公办养老机构效益鼓励支持集体组织、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及个人,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培育多种服务方式和不同收费水平的服务行业供给主体 2、创新供养机制,保障农村老人安享晚年 一是要拓宽服务对象在确保满足“五保”等特殊老年人群体养老服务需求的同时,改变现有农村福利院只收养五保老人优抚对象的情况,积极拓**乡敬老院的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为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提供短期托养、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生活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需求。
二是要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步伐,积极为分散供养五保老人、留守及空巢老人、有精神慰藉和文化娱乐需求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三是要倡导敬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巩固家庭 ……(未完, ___3188字, ___1771字, ___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