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ppt
115页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1生产产安全事故报报告和调查处调查处 理条 例主讲讲 汪卫卫国国家安全生产监产监 督管理总总局培训训中心特聘专专 家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2培训训内容一、生产产安全事故报报告与调查处调查处 理条例二、法律、法规对瞒报规对瞒报 事故的有关规规定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3第一篇生产产安全事故报报告与 调查处调查处 理条例解读读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4内容1、修订订的背景和过过程2、条例总总体框架和定位3、条例总论总论4、事故等级级5、事故报报告6、事故调查调查7、事故分析8、事故处处理9、对对事故责责任的处罚处罚10、条例的不足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51、修订订的背景和过过程1.1 修订订的必要性1.2 修订订的指导导思想1.3 修订订中法名的变变化1.4 修订订的主要过过程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61.1 修订订的必要性1)是运用法律手段遏制事故发发生的需要2)是适应应安全生产监产监 管体制改革的需要3)是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实安全责责任的需要4)是加大责责任追究建立责责任体系的需要5)是完善安全生产产法律法规规体系的需要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71.2 修订订的指导导思想1)以人为为本的思想——以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为为本2)行政主导导的思想——充分发挥专发挥专 家和司法机关的作用3)重典治乱的思想——全方位加大事故成本追究事故责责任4)提高效率的思想——提高效率降低事故调查处调查处 理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81.3 修订订中法名的变变化1)《企业业安全事故报报告和调查处调查处 理规规定》2)《伤伤亡事故报报告和调查处调查处 理条例》3)《伤伤亡事故应应急救援和调查处调查处 理条例》4)《安全生产产事故报报告和调查处调查处 理条例》5)《事故报报告和调查处调查处 理条例》6)《生产产安全事故报报告和调查处调查处 理条例》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91.4 修订订的主要过过程1)2002年4月原国家局成立修订订工作领导领导 小组组2)2002年9月原国家局报报国家经贸经贸 委3)2003年1月18日原国家经贸经贸 委报报国务务院4)2003—2006年国务务院法制办办、国家局调调研修改5)2006年11月国务务院法制办报办报 国务务院常务务会议议6)2007年3月28日国务务院常务务会议审议议审议 通过过7)2007年4月9日温家宝总总理签签署第493号令发发布8)2007年6月1日起实实施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102、条例总总体框架与定位2.1 34号令、75号令及其不足2.2 493号令的总总体框架2.3 493号令的特点2.4 493号令的五大变变化2.5 493号令的定位2.6 493号令的意义义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112.1 34号令、75号令及其不足1)34号令1989年3月29日国务务院发发布;共5章28条,分别别是:——总则总则 5条;——特大事故的现场现场 保护护和报报告10条;——特大事故的调查调查 8条;——罚则罚则 2条;——附则则3条。
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122)75号令1991年3月22日国务务院发发布;共5章26条,分别别是:——总则总则 4条;——事故报报告4条;——事故调查调查 7条;——事故处处理5条;——附则则6条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133)34、75号令的不足——原则则性规规定较较多;——适用范围围不统统一;——强烈的计计划经济经济 色彩;——立法技术术不完善;——操作性差;——处罚处罚 乏力、没有处罚处罚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142.2 493号令的总总体框架1)共6章46条2)第一章 总则总则 ——8条;3)第二章 事故报报告——10条;4)第三章 事故调查调查 ——13条;5)第四章 事故处处理——3条;6)第五章 法律责责任——9条;7)第六章 附则则——3条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152.3 493号令的特点1)广泛的适用性2)详细详细 的程序性3)具体的操作性4)严严格的时时限性5)得当的衔衔接性6)处罚处罚 的严厉严厉 性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162.4 493号令的五大变变化1)划分事故等级级的标标准不一样样2)事故等级级的称谓谓不一样样3)事故调查调查 的组织组织 者不一样样4)事故报报告、调查处调查处 理的时时限不一样样5)对对事故责责任的处罚处罚 不一样样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172.5 493号令的定位1)最严严格的程序法2)最具体的组织组织 法3)最严厉严厉 的处罚规处罚规 定4)最全面的责责任追究5)最有效的预预防手段6)最重要的行政法规规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182.6 493号令的意义义1)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产工作,防止减少事故;2)有利于规规范事故报报告工作,减少事故损损失;3)有利于规规范事故调查调查 工作,提高政府效能;4)有利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落实实安全责责任;5)有利于加强事故责责任追究,建立责责任体系;6)有利于保护护生命财产财产 安全,促进进社会进进步。
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193、493号令总论总论3.1 事故概念3.2 立法目的3.3 立法依据3.4 适用范围围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203.1.1 事故概念——辞海1)事件:指历历史上或社会上发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辞海定义义)2)辞海上讲讲的事故:指意外的变变故或灾祸祸是工程建设设、生产产活动动、交通运输输中发发生的意外损损害或者破坏 ——有的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为为当前人力所不能全部预预防,称自然事故;——有的因设计设计 、管理、施工或操作时时的过过失所引起,称责责任事故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213.1.2 事故概念——安全工程学安全工程学讲讲的事故:是人们们在实现实现 其目的的行动过动过 程中,突然发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动暂时 或者永远终远终 止的意外事件有三层层意思:——事故背景:目的性,即存在某种实现实现 目的的行动过动过程;——事故过过程:偶然性,是突然发发生的、违违背意愿的意外事件;——事故后果:严严重性,即迫使其行动暂时动暂时 或者永远终远终止可分为为:设备设备 事故、伤伤亡事故、险险肇事故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223.1.3 事故概念——安全法规规1)安全事故——302号令,将事故分为为以下7类类 :——火灾:——交通;——建筑;——危险险物品;——矿矿山;——特种设备设备 ;——其它。
2)生产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产法、事故条例)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233.1.4 事故概念——493号令生产产安全事故:生产经营产经营 活动动中发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经济损 失的事件一般也可以分为为以上7类类——特指发发生在生产经营产经营 活动动中;——有人身伤伤亡;——造成经济损经济损 失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243.2 立法目的1)规规范事故报报告;2)规规范事故调查调查 ;3)规规范事故处处理;4)落实实事故责责任追究;5)防止和减少事故3.3 立法依据1)安全生产产法;2)有关法律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253.2 适用范围围1)普遍适用——凡生产经营产经营 活动动中发发生的事故均要适用(第二条) 2)依照适用——没有伤伤亡,但社会影响恶恶劣,政府认为认为需要调查调查 的事故(第四十四条) 3)参照适用——国家机关、事业单业单 位、人民团团体发发生的事故,参照执执行(第四十四条)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264)排除适用——环环境污污染、核设设施、国防科研生产产被明确排除适用(第二条)——其他自然灾害引发发的事故、公共卫卫生中毒事故未明确,也是不适用;——医疗疗事故的查处查处 不适用。
5)衔衔接适用——特大事故以下等级级的事故,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国务务院另有规规定的,依照其规规定执执行(第四十五条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274、事故等级级事故分为为四级级:——特别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一是事故的相应应称谓发谓发 生很大变变化;二是企业职业职 工伤伤亡事故分类标类标 准(GB6441-86)已不再适用,将尽快进进行修订订;三是相应历应历 史统计资统计资 料要做相应调应调 整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284.1 一般事故——1—2人死亡;——10人以下重伤伤;——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经济损 失注意:两高关于刑法134、135条司法解释释中的“重大伤伤亡事故”是指: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伤3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经济损 失100万元以上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294.2 较较大事故——3—9人死亡;——10—49人重伤伤;——1000万元—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经济损 失注意:两高关于刑法134、135条司法解释释中的“情节节特别别恶恶劣”是指: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伤1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经济损 失300万元以上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304.3 重大事故——10—29人死亡;——50—99人重伤伤;——5000万元—1亿亿元直接经济损经济损 失。
直接经济损经济损 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伤亡及善后处处理支出的费费用和损损坏财产财产 的价值值包括人员伤员伤 亡支出的费费用;善后处处理费费用;财产损财产损 失价值值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314.4 特别别重大事故——30人以上死亡;——100人以上重伤伤;——1亿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经济损 失间间接经济损经济损 失:指因事故导导致产产量减少、资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的其他损损坏的价值值包括停产产减产损产损 失价值值;工作损损失价值值,资资源损损失价值值,处处理环环境污污染费费用;其他损损失价值值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325、事故报报告5.1 事故报报告的原则则5.2 事故报报告的主体5.3 事故报报告的程序5.4 事故报报告的时时限5.5 事故报报告的内容5.6 接到事故报报告后的措施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335.1 事故报报告的原则则1)时时限性原则则——及时时、立即2)全面性原则则——准确、完整、补报补报3)禁止性原则则——不得迟报迟报 漏报报、谎报瞒报谎报瞒报4)逐级级上报报原则则——情况紧紧急或必要时时也可越级级上报报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345.2 事故报报告的主体1)事故现场现场 有关人员员;2)事故单单位负责负责 人;3)安全生产监产监 管部门门;4)负负有安全生产监产监 管职责职责 的有关部门门;5)安监总监总 局、有关部委、省级级政府向国务务院报报告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355.3 事故报报告的程序1)现场现场 有关人员员——单单位负责负责 人;2)单单位负责负责 人——县级县级 安监监部门门和有关部门门;3)安监监部门门和有关部门门——逐级级上报报;——同时报时报 告同级级人民政府;——并通知公安、劳动劳动 、工会、人民检检察院;4)特大、重大事故——省部级级——国务务院;5)较较大事故——省级级安监监部门门和有关部门门;6)一般事故——市级级安监监部门门和有关部门门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365.4 事故报报告的时时限1)事故现场现场 有关人员员——立即;2)单单位负责负责 人——1小时时内;3)安全监监管部门门、有关部门门——2小时时内;4)安监总监总 局、有关部委、省级级政府向国务务院报报告——2小时时内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375.5 事故报报告的内容1)事故单单位概况2)事故时间时间 、地点、现场现场 情况3)事故的简简要经过经过4)事故死亡人数或涉险险人数、直接经济经济损损失5)已经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情况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385.6 接到事故报报告后的措施1)事故单单位负责负责 人——启动预动预 案、组织抢组织抢 救、防止扩扩大;2)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门负责 人——赶赴现场现场 、组织组织 救援;3)有关单单位、人员员——保护现场护现场 、保护证护证 据、做好记录记录 ;4)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立案侦查侦查 、追捕归归案安全生产产事故案例分析396、事故调查调查6.1 事故调查处调查处 理的原则则6.2 事故调查权调查权6.3 事故调查组调查组 的组组成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