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人教初中物理实验.pdf
25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人教初中物理实验1.光的反射2.光的折射,光的色散3.平面镜成像实验4.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 .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6.水的沸腾7.电荷8. 用电流表测电流9.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0.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11.测定小灯泡电功率12.研究电磁铁13. 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14.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5.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16.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17.用弹簧测力器测力18.牛顿第一定律探究实验19.二力平衡20.对滑动摩擦力实验探究21.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2.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3. 研究液体的压强24.浮力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 光的反射一实验目的使用平面镜观察光线的反射路径,实验证明反射定律二实验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为:(1) 入射线、法线及反射线,均在同一平面上法线是入射线入射于平面镜的入射点上所作垂直于平面鏡的直线2)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所交之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之交角。
三实验器材(1)精致光学吸附平台( 2)精致光源(3)清致光具座(4)单缝片(5)角度盘座(6)精致角度盘(7)三面反射柱形体四实验图略五实验步驟1.光源、 光具座及角度盘座均置于光学吸附平台上,单缝片吸附在光具座上,角度盘置于角度盘座上,三面反柱形体置旅角度盘上2.打开光源,适当的調整光源,光具座及角度盘座間的距离,使到达盘上的光线细小均勻3.将三面反射柱形体的的平面部份,置于角度盘上90o-90 o 之直线上,調整光线使从0o方向入射及反射4.转动角度盘,使入射角为15o,观察反射线在何角度,记录此時之反射角5.逐渐增加看射角为30o,45o,60o,75o,而一一记录,所对应的反射角6.转角度盘,使入射光线从另一方向入射,其角度依次为15o,30o, 45o, 60o,75o,並一一记录所对的反射角7仔细检查所记录的反射角与入射角之相对应值,再下结论六实验结论光的反射定律为:(3) 入射线、法线及反射线,均在同一平面上法线是入射线入射于平面镜的入射点上所作垂直于平面鏡的直线4)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所交之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之交角七注意事项略2.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一实验目的1.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2.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能画出光由空气进入水或玻璃等介质以及由水或玻璃等进入空气中的光路示意图3. 了解反射光路和折射光路都是可逆的二实验原理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在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当光线垂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三实验器材玻璃缸,铅笔四实验图包含在实验步骤中五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玻璃缸放在桌面上,用一支铅笔紧贴在玻璃缸的外侧,这时你透过玻璃斜着望去,就会发现铅笔好像被折断了一样,铅笔的上半部和下半部错开了,不在一条直线上原来,光线从玻璃的一面斜射进来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折射;从另一面射出的时候,又发生了一次折射(如下图)因为玻璃的两个表面是平行的,光线折射两次以后,方向仍然不变,只是向侧面平移了一段距离,所以看上去,铅笔的上半部和下半部错开了位置,好像断开了一样。
如果玻璃的两个表面互不平行,光线穿过时,前进方向会发生较大变化,如图棱镜就是如此从光进入棱镜经过两次折射后的光路图可知,每一次折射,折射光线都要向面积较大的底面偏折,这在透镜中有重要的应用空气同样会折射光线我们在光的直线传播中曾讲到,光在不均匀空气中的传播是弯曲的,也就是发生了折射现象六实验结论验证光的折射原理七注意事项略3平面镜成像实验一、实验目的:研究平面镜成像具有什么特点;二、实验原理(略)三、实验器材: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玻璃镜、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直尺四、实验图五、实验步骤:1、在纸上竖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2、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像3、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与像重合,在纸上记录下物像的位置4、用直线将物像位置连起来5、改变位置再测几组;对比记录的数据六、实验结论:1、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大小相同;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是虚像。
七、注意事项:1、为了避免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同时成像所造成的分不清像的位置,要使用较薄的玻璃板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和实验,加深对实像和虚像的认识,收集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数据和资料2、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并从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实验原理(略)三、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具座火柴刻度尺四、实验图(略)五、实验步骤:1、估测凸透镜焦距f = 5 cm 2、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实验数据(完成表格一、二)3、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完成表格三)表格一:成实像时( f= 5 cm)像的性质实验序号物距 u/cm 像距 v/cm 倒立、缩小的像1 20.5 7.3 2 30.5 15.8 倒立、放大的像1 15.8 30.8 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 8.3 15.4 倒立、等大的像1 9.8 10.3 2 20.7 19.8 表格二:成虚像时( f= 5 cm)像的性质实验序号物距 u/cm 像距 v/cm 正立、放大的像1 4.5 10 2 4 8 3 3.5 9 表格三:结论(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v) 正(倒)放大 (缩小) 实(虚)u2f倒缩小实fv 2f u=f 不能成像uf正放大虚vu 六、实验结论:根据所得数据得出结论。
七、注意事项:1、实验时,将有关器材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应使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使蜡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怎样找像:当成实像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时,光屏的位置才是像的位置5. 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一实验目的1 练习正确使用温度计;2 练习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实验原理用温度计测开水的温度时,由于温度计开始时的示数与室温相同,温度计中的液体(测温物质)要从开水中吸收热量,使温度计的示数增加,当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到最高不再上升时(稍停片刻开始下降),就是开水的温度水的最低温度是温度计的示数不再下降时的温度,此时,与教室的温度相同三实验器材体温计、寒暑表、实验室用温度计四实验图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五实验步骤按如 1 图所示,把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将被测的热水随烧杯放在下面不要用手拿着温度计观察读数,以免读数时不准确,使误差偏大接下来按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48 页)上的步骤,先记录教室气温,然后测出刚倒入杯内热水的温度,记录在上的表格上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至水温与教室的温度相同为止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代表时间,单位为min(分钟 );纵轴为温度,单位为按照记录描点,然后用平滑的线把各个点连接起来,记录下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六实验结论水的最低温度是温度计的示数不再下降时的温度,此时,与教室的温度相同。
七注意事项(1)本实验的操作技术并不难,但是从向杯内倒入开水到杯内水的温度将至室温,水温是连续变化的因此实验过程中测个环节的温度时,读数要快,否则,温度就要下降(2)温度计的玻璃壳易碎,初中学生活波好动,如果组织不好,易损坏仪器6. 观察水的沸腾一实验目的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认识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同一种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的气压而变二实验原理略三实验器材雏形瓶(带有橡皮塞,塞上有两个小孔),温度计(0100),弯成直角的玻璃管,橡皮管,酒精灯,方座支架(J1102 型),石棉网,两用气筒(J1008 型,几组共用)四实验图包含在实验步骤中五实验步骤1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作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锥形瓶的橡皮塞上预先打好了两个小孔,其中的一个小孔塞入温度计(应使盖上橡皮塞时温度计的下端浸在水的中部);另一个小孔塞入弯成直角的玻璃管(玻璃管的开口应在瓶的上部空气中),然后在锥形瓶中倒入冷水冷水的高度应没过温度计下的玻璃泡而且离玻璃管口有一段距离。
放好方座支架、石棉网,酒精灯整个实验装置如图215l 所示2)观察沸腾过程和沸腾温度点燃酒精灯,锥形瓶中的水被加热,温度计的读数上升注意观察加热过程中水中气泡的出现和变化情况,直到沸腾发生沸腾时,记下温度计示数继续观察一段时间,看温度计的示数是否改变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3)移出酒精灯几分钟后继续加热,观察上述结论有什么变化没有,为什么?2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的气压而变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实验装置如图2152 所示上面的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或熄灭),取下瓶塞向锥形瓶中添加适量的冷水,使水温在60以下重新塞紧瓶塞,将橡皮管的一端接在弯玻璃管上,另一端接在两用气筒的底部气嘴上要拿好气筒,以免不小心绊倒实验装置然后将酒精灯放到锥形瓶的下方,重新给水加热当水温上升到80以后,用两用气筒向外抽气,连抽了几次以后,就可以看到瓶里的水沸腾了,记下这时的温度计读数这时瓶里的气压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沸腾温度跟气压变化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结论:由于瓶里的空气被抽出,瓶里的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了。
然后再移开酒精灯(或熄灭),当水温下降、沸腾停止时,再用两用气筒缓慢地向外抽气,能否重新观察到沸腾现象在80以下的不同温度下重复做几次,记下自己得到的最低沸点六实验结论包含在实验步骤中七注意事项1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在瓶中的位置要适中,不能离瓶底太近,以免温度计直接受热2瓶中的水要适量,特别是重复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更要注意3实验中要细心、认真,不要碰倒酒精灯、锥形瓶或实验装置4由于各地气压随海拔高度不同而不同,因此各地的沸点也不同用两用气筒作抽气后的沸腾实验,由于气筒的性能有差别得到的结果也会不一样5如果没有两用气筒,可用30 毫升以上的注射器抽气6温度越低,抽气的次数要越多,抽气的速度也要尽量快些,才容易观察到沸腾现象7.电荷一、实验目的:证明摩擦产生电荷,并且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塑料梳子,小纸片;丝绸,玻璃棒,验电器四、实验图五、实验步骤:(一) (1)将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