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程序文件汇编含50430.doc
60页程序文件汇编 版本号A/0日 期2011/4/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依据(GB/T 19001-2008 idt IS- 9001 :2008 标准GB/T 24001-2004 idt IS-14001 :2004 标准GB/T 28001-2011 及 GB/T 50430-2007 标准) 编写编 制: X X X 审 核: X X X 批 准: X X X 文件编号: STZN/QES-CX-2011 受控状态: 发布日期:2011年4月1日 实施日期:2011年4月1日 江苏xxxxx限公司 发布程 序 文 件 目 录序号程序文件名称程序文件编号主控部门页数1文件控制程序STZN/QES·CX01-2011办公室22记录控制程序STZN/QES·CX02-2011办公室63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STZN/QES·CX03-2011工程技术部84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STZN/QES·CX04-2011工程技术部115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控制程序STZN/QES·CX05-2011办公室146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STZN/QES·CX06-2011办公室177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STZN/QES·CX07-2011工程技术部198管理评审控制程序STZN/QES·CX08-2011办公室219内部审核控制程序STZN/QES·CX09-2011办公室2410信息交流与协商控制程序STZN/QES·CX10-2011办公室2711对相关方施加影响控制程序STZN/QES·CX11-2011工程技术部3012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STZN/QES·CX12-2011安全设备科3213培训控制程序STZN/QES·CX13-2011办公室3414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STZN/QES·CX14-2011工程技术部3615环境运行控制程序STZN/QES·CX15-2011工程技术部3816环境监测控制程序STZN/QES·CX16-2011安全设备科4417施工安全运行控制程序STZN/QES·CX17-2011安全设备科4718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测控制程序STZN/QES·CX18-2011安全设备科5219不合格品控制程序STZN/QES·CX19-2011工程技术部5520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STZN/QES·CX20-2011办公室58一、文件控制程序(STZN/QES·CX01-2011)1.目的为了加强公司的文件管理,确保文件起草、印制、发放、保管等工作统一规范,防止文件的丢失、误传和误用,确保工作场所得到并使用有效版本文件,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项目部3.职责3.1 总经理:负责《管理手册》的审批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程序文件》的审批3.3 总工程师、副总经理:负责三级文件的审批3.4 办公室:负责《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管理3.5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文件的管理工作4.程序4.1 文件的分类和层次4.1.1文件的分类a.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文件(如: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管理规定、工作手册等)b.合同文件:施工合同、分包文件、供货合同等c.技术文件:图纸、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计划等d.外来文件: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e.其他文件:包括公司其他管理文件及上级下发的文件4.1.2文件的层次a.第一层次文件:管理手册b.第二层次文件:程序文件c.第三层次文件:包括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管理规定、工作手册等4.2 文件的编制和审批4.2.1管理体系文件a.《管理手册》由办公室组织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b.《程序文件》由办公室组织文件编写小组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c.《第三层次文件》由主控部门、项目部起草,本部门负责人会审,公司主管领导批准4.2.2技术文件a.《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工程技术部负责审核,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b.《施工方案》由各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公司工程技术部批准4.3 文件的编号4.3.1 文件管理要建立文件编号系统,具体编号方法详见本程序附件4.3.2 所有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由办公室统一实施编号4.4 文件的控制4.4.1办公室对上级下发的及公司下发的所有文件实施控制,建立《文件收文/控制清单》每年更新一次并下发给各部门、项目部4.4.2 工程技术部负责对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等外来文件实施控制,建立控制清单,并随时进行更新4.5 文件的发放、签收4.5.1文件发放前由主管领导识别其适用性并明确发放范围4.5.2 办公室负责文件的发放,建立《文件发放记录》文件发放采用网络发文的形式,对特殊情况进行书面发文收文单位在收到文件(网上/书面)后填写本部门的《文件收文/控制清单》,对收到的文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4.5.3办公室应确保在对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岗位和其他使用处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4.6 体系文件的使用和保护4.6.1 各单位要保持文件清晰,应注明日期(包括修改日期),标识明确、易于查找、妥善保存4.6.2 当文件使用人的体系文件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可到办公室办理更换手续,交回破损文件,换取新文件。
新文件仍沿用原发放号码4.6.3 文件发生丢失,其持有人应申请补发4.7 体系文件的评审4.7.1 文件发布前由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文件进行评审,不适用则进行修改4.7.2 管理体系文件的评审应形成文件评审记录4.8 文件的修改与更新4.8.1 修改权限a.《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修改时,应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报请管理者代表批准后进行修改b.《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提出修改意见,总经理批准c.《程序文件》由各主控部门提出修改意见,管理者代表批准d. 第三层次文件由编写部门提出修改意见,公司主管领导批准4.8.2 修改方式a.修改部门以《文件修改通知单》形式下发更改内容,并确定具体更改方法b.局部更改:划改:当更改内容不多,更改字数在30个以内时,采取双划线更改形式用双划线划掉要修改的部分,在文件的空白处填写更新内容,并用划线连接新旧两部分;圈改:当更改内容涉及整段变动或更改字数超过30个以上时,应采取圈改方式用单线圈起要修改的段落或内容并注明见文件修改通知单c.文件经过一定次数修改后或文件需要更新时,由原编制单位确定重新换版、印发同时应注明原版本作废4.9 体系文件的失效、作废、回收和处理4.9.1 失效或作废的体系文件由办公室按原发放范围从所有使用场所及时收回,按《文件回收、处理记录表》统一处理。
4.9.2 有保存价值的作废文件或因出于法律、法规要求,保留信息的文件和资料应进行相应的“作废”标识后方可留存4.9.3 体系文件持有者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离开原工作岗位,应交回持有的文件4.10 文件的复制4.10.1《管理手册》未经总经理批准不得复制4.10.2 程序文件和其他受控文件的复制必须经本部门领导审批并在发文登记表上记录复印的份数及发放范围,资料员负责复制、编号、发放4.11 外来文件的识别4.11.1对涉及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外来文件要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进行控制,按4.5规定执行4.12 文件的借阅4.12.1 文件借阅要填写《文件借阅记录表》,并要在规定的期限内返还4.12.2 文件修订状态的识别: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文件中标明发行版本和修改状态以便得到识别5.相关文件5.1控制程序见《程序文件目录》5.2第三层次文件见《第三层次文件目录》6.记录6.1《文件收文/控制清单》 6.2《文件更改记单》 6.3《文件发放记录表》 6.4《文件回收、处理记录表》6.5 《文件借阅记录表》 附录:A 公司第一层次文件编号: STZN(四通智能)/QES·SC(管理手册)/年份B 公司第二层次文件编号:STZN(四通智能)/ QES·CX(程序)/ 序号/年份C 公司第三层次文件编号:STZN(四通智能)/文件代号/年份/序号D 记录编号:STZN(四通智能)/QESR/标准号/序号二、记录控制程序(STZN/QES·CX02-2011)1.目的 通过记录的控制,为工程质量的符合性和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及绩效提供证据。
2.范围适用公司体系运行所形成的关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所有记录的控制3.职责3.1 办公室:负责与管理体系活动有关的记录的监督管理工作3.2 工程技术部:负责工程记录的监督管理3.3 公司各部门、项目部:负责本部门记录的填写、收集、保存工作4.程序4.1 记录的形式:记录的形式主要采用书面形式和电子文件形式予以实现4.2 记录的标识:公司所有管理体系运行记录以分类编目的形式进行标识,按记录形成的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并将名称、接受日期、移交人等逐项进行登记4.3 记录的分类4.3.1记录分为工程记录和管理体系运行记录,工程记录包括:国家及地方规范、标准规定的工程施工、验收必须提供的相关记录;体系运行记录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记录4.3.2 与质量活动相关记录包括产品监视测量、不合格处置、产品标识与追溯、紧急放行以及让步接收、统计技术应用、质量计划、各种沟通等方面的记录4.3.3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相关记录:包括环境因素与危险因素识别和评价、运行控制、相关的监测、应急与响应措施、相关方调查与评价、对相关方施加影响、节能降耗、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相关记录。
4.4 填写要求4.4.1 记录所有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填写及时记录内容应确保真实、字迹清晰检测数据必须填实测值,记录必须有填写人全名及填写日期4.4.4 记录不可更改,只许更正,更正后要签名及填写更正日期,以示对更正负责4.5 记录收集与保存4.5.1 公司各部门、项目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各种记录,记录应有专人进行分类管理,在记录保存期限内妥善保管4.5.2 记录应分类装袋(盒)存入专柜,注意防火、防潮、防虫咬、防鼠害,必要时要加锁封闭保存 4.6 记录的保存期 4.6.1工程记录:永久性保存4.6.2体系运行记录:保存期限为三年4.7 记录的查阅、借阅经保管单位负责人同意,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