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标准(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docx
5页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标准(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 为大家解读: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是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调研已实施的会计审计电算化专业国培方案发现,培训基地的培训模式以校企合作为主流,但欠提炼模式内涵;培训内容侧重专业知识,强化受训者的专业理论和职业实践能力,而无视教育教学和职业指导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理论与师德的培训;培训形式多元化,但缺少培训后期跟踪指导培训基地应以?专业标准?为依据,以培训经验为根底,以培训者培训需求为导向,优化设计培训方案 一、引言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依托各类型、各层次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培训基地为“双师型〞教师素质提高做了大量工作培训基地设计培训方案时,主要依据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工程管理方法?(简称?工程管理方法?) 2022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简称?专业标准?),提出?专业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本文依据?专业标准?,调研国家级培训基地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培训方案,力求了解培训方案的特点、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期为培训基地“十三五〞期间优化设计培训方案提供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师素质提高方案于2022年才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师资培训工程。
在已建成的110所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其中有10个基地设置“会计电算化〞专业培训工程根据公开披露的国培方案及剔除数据不全的样本,调查研究以8个国家级培训基地的13份会计电算化专业培训方案为研究对象,培训方案时间跨度从2022年至2022年研究将培训基地分为财经类学校、师范类学校和工科类学校等三类别调研内容包括培训方案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等三方面,其中培训内容分析依据?专业标准?,调研13份培训方案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三、培训模式:校企合作是主流,模式内涵缺提炼 ?工程管理方法?提出要“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培训模式〞只有3个国培基地在培训方案中明确提出培训模式,如某财经类学校采用“课室—校园内企业—企业〞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某师范类学校探索“分段培训,工学交替〞的培训模式;某工科类学校提出“理论互动教学、实训工程驱动、实践‘师傅+学习小组’〞的培训模式其他培训基地的培训模块都表达出校企合作的特点,但未能提炼基地培训模式特点 目前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在学术和实践层面不断探索改革培训模式同济大学培训基地创造以“理实一体、双师导向、三元协同〞的培训模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探索出“上岗+学习+上岗〞、“走出去、请进来〞等内容的校企合作培训模式。
提炼基地培训模式是提高师资培训质量和促进基地内涵建设的必要条件 四、培训内容:重视专业知识,无视专业能力和专业理论与师德 ?专业标准?的根本内容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要求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专业知识〞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职业背景知识;“专业能力〞要求应具备的教育教学和职业指导能力表1统计数据显示,三类培训基地课程设计普遍重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理论与师德〞比例偏低 依据?专业标准?的3个根本内容的15个领域,统计国培方案的具体课程设计 (一)“专业理论与师德〞内容:“职业理解和个人修养〞课程有余,缺少“对学生、对教学的态度与行为〞课程 “专业理论与师德〞维度对教师提出四方面要求,如何看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学以及对待自己表达“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的根本理念表2统计数据说明,培训基地的课程设计较多关注“职业理解和认识〞和“个人修养与行为〞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和“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维度的课程设计较少,特别是“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相关课程比例仅有1.03% “职业理解与认识〞维度要求教师贯彻和遵守教育政策法规,理解职业教育工作意义和根本任务,认同中职教师的专业性以及注重团队合作交流4个细化条目。
三类培训学校都开设相关课程,如“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与政策〞“十二五职业教育改革与开展〞“职业教育教师的特性及职业化〞等 “个人修养与行为〞维度要求教师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坚持身体力行,善于自我调节,乐观向上以及举止文明礼貌等5个细化条目三类培训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有:“中国传统价值追求〞“道德经与师德修养〞“中职教师情绪及工作压力应对策略〞等 “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维度要求教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和信任学生等3个细化条目唯有师范类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如“问题学生的正确认识与教育策略〞“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维度,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全面开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等如某培训学校开设的“职业形象、职业道德和行为标准〞课程 (二)“专业知识〞内容:“职业背景和课程教学知识〞课程丰富,缺乏“教育知识和通识知识〞课程“专业知识〞是支撑教师“专业能力〞的基石,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上下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专业开展专业标准?从广义角度界定教师专业知识,表达了“学生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表3统计数据来看,培训学校的课程设计普遍关注“职业背景知识〞和“课程教学知识〞,而“教育知识〞和“通识知识〞的课程比例较低。
“职业背景知识〞维度要求教师了解所在区域经济开展、相关行业现状及人才需求,了解所教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掌握所教专业的职业资格及其标准,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和岗位职责,掌握所教专业知识体系和根本规律,如工科类学校开设的“会计行业开展及人才需求分析〞“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分析及无纸化考证演练〞课程大局部培训学校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相关背景课程,如“会计准那么最新变化〞“新税制改革〞“财务会计〞等 “课程教学知识〞维度要求教师熟悉所教课程在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所教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掌握学生专业学习和技术技能形成的特点,掌握所教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统计数据显示,基地培训课程较多侧重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理论学习、实训操作以及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会计电算化理论专题〞“‘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中的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操作与演练(财务链和供应链)〞“用友T3财务软件应用能力训练〞“行动导向教学法〞等课程 “教育知识〞维度要求教师熟悉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掌握学生身心开展规律;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形成及教育方法;了解学生不同教育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集体活动特点和组织管理方式等四个细化条目。
唯有了解教学对象,才能真正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如某师范类学校开设“职业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分析〞课程,某工科类学校开设“教学中何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 “通识知识〞维度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及教育开展,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和具有适应教育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如师范类学校开设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学欣赏〞“重庆重点产业信息化开展动态〞课程财经类学校开设的 “计算网络技术〞课程工科类学校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三)“专业能力〞内容:“教学实施和科学研究〞课程充足,“实训实习组织、班级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和沟通合作〞课程匮乏 ?专业标准?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具备专业理论、职业实践能力等专业知识的根底上,实施教育教学和职业指导的能力,表达“能力为重〞的根本理念表4统计数据说明,国培课程设计较多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而对教师的组织指导学生实训实习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的课程设计偏少 “教学设计〞维度要求教师能科学设计专业教学方案和课堂教学设计,能引导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能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师范类学校开设“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中职教学方案〞等课程;工科类学校开设“职业教育工程课程教学设计及工程教材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等课程。
“教学实施〞维度要求教师能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学习兴趣,能运用理念与实践结合的方法,有效实施教学;能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教学财经类学校开设“教学公开课比赛〞课程;师范类学校开设的“说课技巧与训练〞课程;工科类学校开设的“会计示范课教学〞和“现代信息化手段在职业教育的应用〞等课程 针对学生实训实习组织松散,学生权益屡受侵害的现象,?专业标准?提出“实训实习组织〞维度,明确教师须掌握组织校内外实习实训的方法,具有和实训实习单位沟通合作的能力,以及熟悉有关法律规章,保护学生人身平安和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如某师范类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会计实训课教学法研讨〞 “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维度要求教师能开展相关教育活动;能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能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以及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如某师范类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班主任工作经验谈〞 “教育教学评价〞维度要求教师能运用多元评价方法,结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开展;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开展自我评价,及时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如某师范类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和探索〞。
“沟通与合作〞维度要求教师能平等和学生沟通交流,与同事合作交流,与家长沟通合作,与企业、社区合作互助等如某师范类学校开设的“中职教师心性完善与高品质沟通〞课程 “教学研究与专业开展〞维度要求教师能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并进行教学探索研究;能通过多途径,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如财经类学校开设的“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与改革〞和“专业教师能力建设问题探讨〞等课程师范类学校开设的“职教教改探讨〞和“中职教师科研假设干问题〞课程工科类学校开设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研讨〞等课程 五、培训形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元培训方式,缺少培训后期跟踪指导 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创设平等交流、互动合作、共享成果的开放式学习形式表5数据说明基地的培训方案表达了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元培训方式,适应职教师资培训需求2022年教师素质提高方案文件明确提出“积极探索网络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13份培训方案的培训形式局限于集中培训,几乎没有提及远程培训的内容及形式 六、结语 ?专业标准?是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调研已实施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国培方案发现,培训基地的培训模式以校企合作为主流,但缺少模式内涵提炼;培训内容侧重专业知识,而无视专业能力和专业理论与师德;培训形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元培训方式,但缺少培训后期跟踪指导。
培训基地需认真研读?专业标准?,以?专业标准?为依据,以基地的培训经验为根底,以培训者培训需求为导向,优化设计培训方案,加大职教师资的教育教学和职业指导专业能力的培训力度,积极探索网络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培训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