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法律史学发展六十年.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ting****789
  • 文档编号:319389700
  • 上传时间:2022-06-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57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法律史学开展六十年第一部分 中国法制史的开展一、六十年开展历程中国法制史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早在先秦的典籍?尚书?、?周礼?中便记载了法制历史的和资料至汉以来正史?刑法志?中不仅以法制史为主也含有法制通史与法律文化史的内容而?通典?、?通考?、?通志?等类的志书中更集中地收录了典章法制史料1902年清公布的?大学堂章程?中便规定“此时暂行摘讲近人所编?三通考辑要?〞此外中国法制史的名称也经由学者传至中国并在法科大学堂建立了中国法制史学科大学堂章程?提出有?中国法制史?可仿其以例自行编纂教授可见当时关注和研究法制史者颇有人在1906年?京师法政学堂章程?正式确定?中国法制史?为法政学堂根本课程相沿至今已有百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法制史学经历了六十年曲折的开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创阶段1950年至1961年〕新中国成立后在马列的历史观、观、法律观和的指导下中国法制史学开始新的创业1950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招收第一批法制史学的研究生共四人均由苏联专家指导学习与法权通史、苏维埃与法权历史1951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与法权历史教研室由华北人民大学调来刘琦任教研室主任参与教研室成立者有系主任何思敬、历史学家尹达、民法学家李祖荫等这是当时全国第一所法制史学的教学研究机构。

      1952年第一届研究生毕业后张晋藩、孙丙珠后从事学教学〕从事中国法制史的教学研究工作他们运用马列观点以中国法制史料为对象按照苏联法史教科书的形式开始建立中国法制史的教学体系并从1953年起开始编写另两名研究生胡大展现于厦大退休〕、关子建已故〕从事外国法制史教学此后中国人民大学又招收了三届法制史学研究生第二届中现有张希坡教授、杨堪教授、王召棠教授第三届招收刘和正等四人但除江振良外均未从事法制史学的教学研究第四届中现有邱远猷教授、薛梅卿教授年至1961年春开展批判旧法观点、资产阶级法律观点以及教学内容的大检查使得法制史学的教学时断时续研究工作根本中断这一阶段法制史学开展的特点是受到一面倒学习苏联的影响阻断了20世纪初以来法制史学研究的传统如学科名称不叫“法制史〞而叫“与法权历史〞或“中国与法权历史〞;学科体系仿苏联教科书的构造分为四段——经济根底、阶级构造、制度和法律制度1956年由参事室的老先生建议改“中国与法权历史〞为“中国法制史〞的名称并进展过一次小规模的讨但多数仍主张采用“与法权历史〞的名称理由是没有何来法权?第二阶段:奠基阶段1961年至1978年〕1961年春??发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社后各高校开始稳定教学秩序恢复科研方案。

      人民大学与法权历史教研室组织编写了?中国与法权历史讲义?第一分册“古代部分〞由张晋藩撰写第二分册“近代部分〞由曾宪义、范明辛撰写第三分册“〞部分由张希坡撰写第一分册于1963年出版第二分册和第三分册至1965年相继出版这三册讲义虽然名为“中国与法权历史〞但在构造上打破苏联教科书四段的体例突出了法律制度的内容对中国法制史的教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此后中国法制史学的编写也有某种奠基的意义1961人民大学招收了唯一的一届导师制的法制史学研究生共四人——刘海年、祝铭山、张天宝、冷玉金1966年开始以后各政系先后解散教师和科研队伍流失中国法制史学的研究遭受重挫第三阶段开展繁荣阶段1978年至今〕“〞完毕后百废待兴中国法制史的教学与科研开始逐渐恢复走上开展繁荣阶段其主要表现是中国法律史学会的成立、统编的编写、中国法制通史和中国法律思想通史及一大批专著的问世、硕士博士生组成的宏大队伍等1979年6月在长春召开了中国法制史学会成立大会是全国第一个学术团体会上集中讨了学科的对象问题一致认为应该以法律制度为对象不能将列为对象同时应恢复中国法制史的名称会上还通过了由张晋藩提出的编写?中国法制通史?多卷本的建议。

      提出此项建议的动因是此前曾召开过三次中国法制史的国际研讨会但都没有邀请大陆学者参加除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大陆学者的研究成果不为世人所知因此希望通过编写中国法制通史多卷本使这一学科的中心结实地树立在中国正是怀着这种历史的感会议一致通过了此项建议本次会议还成立学会刊物?法律史丛?年刊〕由张晋藩担任主编高恒任副主编先后出版三1980年召开中国法制史多卷本编写研讨会、张友渔二老均参加了会议由于当时从事中国法制史教学的教师仅十余人而且都忙于恢复教学资料也大量散失因此不具备编写条件研讨会最终推延此项工作1981年4月在1963年出版的?中国与法权历史讲义?第一分册的根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了?中国法制史?第一卷由张晋藩撰写按方案第二卷由曾宪义撰写第三卷由张希坡撰写第四卷由三人共同撰写故采取集体署名方式后二、三、四卷因故未能出版1980年起由部组织编写法科大学统一适用1982年7月出版统编?中国法制史?由张晋藩主编乔伟、绍尹为副主编此发行五十余万册获部奖此外还出版了张国华主编、饶鑫贤为副主编的?中国法律思想史?陈盛清主编、林榕年、徐轶民为副主编的?外国法制史?1978年春中国人民大学招收首届中国法制史硕士研究生张晋藩为导师。

      1983年5月学位会批准中国法制史博士点导师为张晋藩教授1984年6月开始招收第一届博士生录取朱勇、怀效锋、郑秦三人1987年三人顺利通过了文辩成为新中国培养的最早的一批法律史学博士迄今全国法制史学的硕士、博士生已经形成一支宏大的队伍正在担负着法制史学的历史1985年编写?中国法制通史?获得社科支持五万元〕此工程遂正式开始聘请各地专家担任分卷主编并于1998年12月完成从提出到完成共历时19年参加撰写的专家七十余人其中博士生十五人中国法律思想通史?多卷本亦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李光灿、张国华倡导组织后列入“七五〞规划在张国华的主持下于90年代初完成了全部11卷编写工作由山西人民出版这两种法律通史著作的编写集中了当时比较的法律史学者吸收了法律史学界研究累计的多种成果是中国法律史学学科建立的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两个分支学科走向成熟此外今年来还出版了一大批法制史学的专著和文法制史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二、六十年主要开展成就一〕学科建立的开展从八十年代起教委正式确认法制史与法律思想史为法学根底学科纳入政校必读的教学方案中去1988法制史被评为级重点学科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大除通史、史外部门法史如中国刑法史、中国制度史、中国行政法史、中国法史、中国民法史、比较法制史以及某些专题 如中华法系研究均列入选修课使这两门学科总体上更加丰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除此之外一些新的法律史的分支诸如法律文化史、法律考古学、法律文献学、比较法律史学、地域法律史学、法律史学等相继诞生并获得了长足开展也在不同院系纳入到选修课的范围与学科建立相适应建立也呈现异彩纷呈之势除统编、规划外各校根据自己的特点也纷纷编写了法制史与法律思想史的不仅如此一些专门史、专题史的也不断问世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的资料随着学科的开展选读法律史学的硕士生与博士生不断增加以政法大学为例从1987年第一届博士生毕业至今已有一百余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法律史学科除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外还参与的普法宣传活动1986年第一次普法间处聘请法学家讲授法律课中国法制史列为第二讲由张晋藩教授主讲“中国法制历史的借鉴问题〞其后1995年、1998年张晋藩教授还两次为全国常委会讲授法律课讲题虽不同但其主线始终贯彻为当前的法制建立提供历史借鉴和法文化的支持2021年三月中国法学会受政法会的委托召集部分专家研究建立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有两名教授参加二〕专职研究机构的开展1.中国法律史学会1979法律史学会在长春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改革后第一个全国性法学专业学术团体为法律史学的交流与开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1986年还分别成立中国法制史研究会和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会作为目前中国法学领域三个的一级学会之一中国法律史学会是中国法史学界学者自愿结合组成的以研究法律史和法文化为宗旨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学会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召开全国性和专业性学术会议组织力量研究法律史和法文化的重大课题开展与全国、各地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编辑出版学会刊物、学会和学会组织的其他学术著作开展法律培训为社会提供法律效劳根据?中国法律史学会章程?的规定学会每五年召开一次会员选举产生理事会再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会和办事机构组员目前学会设有秘书处和编辑部两个办事机构及中国法制史专业会、中国法律思想专业会、西律思想史专业会、法律古籍整理专业会、儒学与法律文化分会、民族法律文化分会、东律文化分会、老庄与法律文化分会等八个分支机构学会成立三十年来坚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定召开学术会议组织出版学术成果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了?法律史丛?第一至三辑及?首届中国法律史国际学术讨会文集?九十年代中至今每年举办一次学术年会并出版年会文集同时还编辑出版学会刊物?法律史集?此外还长编印不定刊物?法律史?并设立了学会的网站——中国法律文化网学会所属各分会和专业会也分别召开本专业的学术会议出版学术著作开展不同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迄今为止学会及其分支机构共举办国内、国际大型学术会议三十余次组织出版学术刊物和文集二十余部编印刊物二十余对推动法律史学和法文化的研究及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2.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学所法制史研究室是中国法律史学会的常设办公机构所在地法律史研究室成立于年是法学所保持学科优势的研究室之一专业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中国近现代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律史、中外法文化比较研究设有中国法律制度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两个硕士点现任研究室主任徐立志、副主任苏亦工1978年以来研究室学者撰写学术专著、古籍整理成果、译著、和其他书籍八十余部发表文六百余篇参加了四十多个法律和重要的起草工作在法律文献整理以及秦、汉、明、近现代法制史和中国职官制度研究领域处于全国地位学术成果获7项级奖、二十余项部级奖目前承担的和院所重点工程有?中国法制史考证?33卷本〕、?刑案汇览?8卷本〕等3.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84年经部批准中国政法大学成立中国法制史研究所时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法制史的专业研究所由张晋藩任所长成为重点学科——法制史学的依托九十年代后鉴于法制史学科两度被评为级重点学科同时开展比较法制史的研究遂将中国法制史研究所改名为法律史学研究中心。

      2004年12月中心正式入选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为法律史学科全国唯一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其研究方向一为中国法制史一为法律文化史一为比较法制史研究院声誉院长为张晋藩先生朱勇教授为院长张中秋教授为常务副院长林乾教授为副院长研究院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4人其中专职人员11人;专职人员中教授8人含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3人;另有秘书室、网络室、、信息交流部研究院成立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会二十余年来研究院所/中心〕承担并完成了数十项级、部级科研工程发表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影响的研究成果如?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中国法律的传统和近代转型?、?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清代宗族法研究?、?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清代立法?、?中国古代权利与法律?等获奖成果二十余项其中?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和“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05年——2007年研究院和专职研究人员主持的各类科研工程20项获得课题经费四百余万元其中级重大工程有“清史•法律志〞、“中华大典•法律典〞社科和部级重大工程有“中国法制通史〞10卷本〕、“中国近现代改革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理研究〞“中国古代权利的法律规制〞等。

      仅2005——2007年度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