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言语交际语言学的历史源头.ppt
13页第一章第一章 言语交际语言学言语交际语言学 的历史源头的历史源头 第一节第一节 西方源头西方源头 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源头中国源头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传递交际者的信息言语交际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言语交际的现象和规律的学科,研究对象包括书面语的交际和口头语的交际 第一节 西方源头 一、古希腊的辩学 古希腊西起希腊半岛,东至小亚细亚半岛,南到克里特岛的广大爱琴海地区,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在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就开始从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这个历史时期,史书上称之为“荷马时代”二、“智者派”的演讲术 “智者派”(译自英文Sophist)一词来源于“智慧”,旧时曾译为“诡辩派”在古代希腊,这一名称开始用于指称一切有才能和有学识的人直到公元前5到前4世纪,它才成为那些收取学费传授学生修辞、辩论、语法等知识的职业教师的专有名称 三、三位奠定西方文化基础的大哲学家 (一)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 苏格拉底是当时古希腊家喻户晓的雄辩家,他一生致力于演讲术的研究。
他将自己所使用的论辩方法称为“助产术”苏格拉底说他的“助产术”与助产婆的助产术大致相似 (二)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附近的埃癸那岛,公元前407年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公元前387年,他在雅典纪念英雄阿卡得穆斯的圣林中开办学校,称为“阿卡得穆斯学园”,即柏拉图学园柏拉图一生有很多著作,流传至今的共有40余篇,但其中有些是伪作 (三)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三大学问家之一,被称作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生于希腊殖民地斯塔吉拉在公元前367年到雅典,成为柏拉图的学生,在柏拉图学园里大约生活了20年公元前343年,他成为亚历山大少年时期的老师 第二节 中国源头 在古希腊的奴隶主民主制城邦环境下,基于政治演说、诉讼演说和典礼演说,说服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被发扬光大而几乎与此同时,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老中国正发生剧烈动荡和重大变革,诸侯之间战乱频仍,奴隶主贵族趋向没落,而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这促成了思想的极大繁荣 一、中国源头的特点 (一)言语交际的道德性 1.从“名”到“正名” 2.正名与言语交际的关系 3.言语交际的战略 4.道德原则中的矛盾 (二)言语交际的实践性 1.编码、发出阶段 2.接收、译码阶段 (三)言语交际的技巧性 1.量权、揣情、钓语 2.摩术及其运用 3.具体技巧 二、中西方源头对比 (一)说服与交际对象不同 (二)说服风格不同 (三)对说服者本人的要求不同 思考题: 1.智者派、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对辩论术(修辞术)发展的贡 献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2.言语交际语言学的中国源头有何特点? 3.什么是揣情?它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把握? 4.古希腊的说服学与中国古代的说服学内涵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