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1.docx
5页实验目的1. 测定用酸作催化剂时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及活化能2. 初步认识复杂反应机理,了解复杂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的求算方法3.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二、预习要求1.了解丙酮碘化反应的机理及动力学方程式2.明确所测物理量(透光率)与该反应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3.了解分光光度计的结构,掌握其使用方法 三、实验原理EEBA一呗为该反应是按以下两歩變行的gOOHCHj—CH3 旦 CH3—O=Cf 若在反应过程中,丙酮的浓度远大于碘的浓度且催化剂酸的浓度也足够大 时,则可把丙酮和酸的浓度看作不变,把(3)式代入(4)式积分得:2=一曲疋討+月 ⑸按照朗伯-比耳(Lambert-Beer)定律,某指定波长的光通过碘溶液后的光强为It,通过蒸馏水 后的光强为I0,则透光率可表示为:T = —;0 ⑹并且透光率与碘的浓度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丁-陀 ⑺式中,T为透光率,d为比色槽的光径长度,£是取以10为底的对数时的摩尔吸收系数将 (5)式代入(7)式得:由lgT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k£dCACH+式中£d可通过测定一已知浓度的 碘溶液的透光率,由(7)式求得,当CA与CH+浓度已知时,只要测出不同时刻丙酮、酸、 碘的混合液对指定波长的透光率,就可以利用(8)式求出反应的总速率常数 k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温度的速率常数,就可以根据阿累尼乌斯(Arrhenius)关系式估算反应的活 化能9)为了验证上述反应机理,可以进行反应级数的测定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可建立如下关系式:式中a,卩,y分别表示丙酮、氢离子和碘的反应级数若保持氢离子和碘的起始浓度不变, 只改变丙酮的起始浓度,分别测定在同一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则:同理可求出卩,y11)四. 仪器药品1. 仪器分光光度计1套;容量瓶(50mL)3只;超级恒温槽1套;容量瓶(100mL)2只;带有恒温夹层的比 色皿1个;移液管(10mL)3只;停表1块。 2.药品碘溶液(含4%KI)(0.03mol・dm-3);标准盐酸溶液(1mol・dm-3);丙酮溶液(2mol・dm-3)五、实验步骤 方法一:手动采集数据1. 调整分光光度计首先打开微电计开关,旋转调零旋钮,使光点指到零点位置将波长调到565nm将恒温比 色皿装满蒸馏水,在(25.0±0.1) €时放入暗箱并使其处于光路中调整光亮调节器,使微电 计光点处于透光率“100”的位置上,然后将比色槽取出,把水倒掉2. 求 £d 值取0.03mol・dm-3的碘溶液10mL注入100mL容量瓶中,用二次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 取此碘溶液注入恒温比色皿,在(25.0±0.1)°C时,置于光路中,测其透光率,利用J)式求出 £d值3. 测定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取一洗净的100mL容量瓶,注入约50mL二次蒸馏水,置于(25.0±0.1)C(或30.0±0.1C)的恒 温槽中恒温在一洗净的5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移入5mL2mol・dm-3的丙酮溶液,加入少 量二次蒸馏水,盖上瓶塞,置于(25.0±0.1) C的恒温槽中恒温另取一洗净的50mL容量瓶, 用移液管量取5mL0.03mol・dm-3碘溶液,取5mL1mol・dm-3的盐酸溶液注入该瓶中,盖上瓶 塞,置于(25.0±0.1)C的恒温槽中恒温(恒温时间不少于10min)。 温度恒定后,将丙酮溶液倒 入盛有酸和碘混合液的容量瓶中,用25.0C的二次蒸馏水洗涤盛有丙酮的容量瓶3〜4次洗涤液均倒入盛有混合液的容量瓶中,用25.0C的二次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振荡均匀,迅速 倒入恒温比色皿(外保温套中先已从超级恒温槽中通入恒温水流)少许,洗涤三次倾出然后 再倒满恒温比色皿,用擦镜纸擦去残液,置于暗箱光路中,测定透光率,并同时开启停表, 作为反应起始时间以后每隔3min读一次透光率,直到光点指在透光率100为止4. 测定各反应物的反应级数各反应物的用量如下:编号2mol・dm-3丙酮溶液1mol・dm-3盐酸溶液0.03mol・dm -3碘溶液210mL5mL5mL35mL10mL5mL45mL5mL2.5mL测定方法同步骤3,温度仍为(25.0±0.1)C[或(30.0±0.1)C]5•将恒温槽的温度升高到(35.0±0.1)C,重复上述操作1,2,3,但测定时间应相应 缩短,可改为 1min 记录一次方法二:微机自动采集数据1. 调节恒温槽控制温度(25.0(或 30.0)±0.1)C2. 启动紫外分光光度计,预热 30min3•打开微机:启动成功后调出数据采集程序中的STRTGY1.GNI待采集数据用。 4. 实验准备① 在一洁净的50mL容量瓶中注入50mL蒸馏水,放恒温槽中恒温备用;② 在一洁净的5mL容量瓶中移入5mLI2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放恒温槽中恒温备用;③ 在一洁净的50mL容量瓶中移入5mLI2溶液+5mLHCL放恒温槽中恒温备用;④ 在一洁净的50mL容量瓶中先加入少量蒸馏水,再移入5mL丙酮溶液,放恒温槽中恒温 备用5. 数据测量① 分光光度计调零:将挡光杆放入光路中,盖好上盖,若仪器显示不是0.000,可调节仪器 右侧“零点调节”钮,使指示 0.000② 将比色皿装满蒸馏水,用吸水纸擦干外部,放入光路中底座上,盖好上盖,调透光率为 100%,稳定几分钟后,把比色皿倒空③ 将恒温好的丙酮溶液倒入装有(I2+HC1)混合液的容量瓶中,用好的蒸馏水洗涤丙酮瓶三次,洗涤液倒入混合液中,再用恒温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迅速倒入比色皿少许,洗涤 三次,再倒满比色皿,擦干外部,放光路中,盖好上盖④ 鼠标单击“Start”,屏幕上显示透光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待反应完毕(透光率至100%), 单击“Stop”,倒空比色皿6.测£d值将恒温好的 I2 溶液洗比色皿三次,然后倒满,用吸水纸擦干外部,放入光路中,测量(25.0(或30.0)±0.1)°C时的透光率,记下此值;再将恒温槽升温到(30.0(或35.0)±0.1)°C,记下此温度 下的透光率,倒空比色皿。 7•调出数据采集程序中的STRTGY2.GNI待采集数据用鼠标箭头放“Start”上待用重复四 中①、②、③、④、五中②、③、④,测量[30.0(或35.0)±0.1]°C时的透光率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8. 实验完毕,切断电源,将玻璃仪器洗干净9. 从微机调出所测数据,记下后退出程序,关机六、注意事项1. 温度影响反应速率常数,实验时体系始终要恒温2. 实验所需溶液均要准确配制3. 混合反应溶液时要在恒温槽中进行,操作必须迅速准确七、数据处理;T= ;lgT= ;£d1. 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时间(min)透光率TlgT25.0 C35.0 C25.0 C35.0 Co2.将lgT对时间t作图,得一直线,求直线的斜率,并求出反应的速率常数3•利用25.0C及35.0C时的k值求丙酮碘化反应的活化能4•反应级数的测定由实验步聚3、4中测得的数据,分别以lnT对t作图,得到四条直线 求出各直线斜率,即为不同起始浓度时的反应速率,代入(10)、(11)式可求出a,卩,Y八、问题讨论虽然在反应(1)和(2)中,从表观上看除 I2 外没有其它物质吸收可见光,但实际上反应 体系中却还存在着一个次要反应,即在溶液中存在着12、I-和I-3的平衡:12)其中I2和I-3都吸收可见光。 因此反应体系的吸光度不仅取决于I2的浓度而且与I-3的浓度 有关根据朗伯-比尔定律知,在含有I-3和I2的溶液的总消光度E可以表示为I-3和I2 两部分消光度之和(13)而摩尔消光系数£12和£13-是入射光波长的函数在特定条件下,即波长九=565nm时,所以(13)式就可变为(14)也就是说,在565nm这一特定的波长条件下,溶液的消光度E与总碘量(I2+I3)成正比因 此常数£就可以由测定已知浓度碘溶液的总消光度E来求出了所以本实验必须选择工作 波长为 565nm思考问题】1.本实验中,是将丙酮溶液加到盐酸和碘的混合液中,但没有立即计时,而是当混合物稀 释至50mL,摇匀倒入恒温比色皿测透光率时才开始计时,这样做是否影响实验结果?为什 么?2. 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