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四节歌唱活动设计与指导.ppt

40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68845125
  • 上传时间:2024-07-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88.01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节 歌唱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新歌导入与新授歌曲的模式•(一)动作导入的模式•1、突出有趣的动作•2、突出词义的动作•3、突出结构的动作 •(1)教师邀请儿童创造两种身体动作,分别表现小朋友外出郊游愉快的样子和郊游途中看到的优美景色的样子前者应该是活泼欢快的,后者应该是优美舒展的)集体模仿练习•(2)教师演唱歌曲的旋律,第一、三部分应唱得活泼欢快,第二部分应唱得抒情优美,并同时邀请儿童边听边根据音乐的性质自选上述两种动作中合适的一种与歌曲旋律相匹配•(3)教师引导儿童发现:歌曲的第一、三部分的旋律是相同的并且是活泼欢快的,第二部分的旋律是不同的并且是抒情优美的•(4)教师根据儿童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二)歌词创编导入的模式《我爱我的小动物》 •《我爱我的小动物》•(1)教师提出情境:很多人都喜欢小动物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它会发出什么叫声?•(2)教师邀请部分儿童向大家宣布各自喜欢的小动物名称,并模仿该小动物的叫声•(3)教师将儿童提出的某一动物编到歌词中唱出如“我爱我的小狗,小狗怎样叫?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4)教师邀请儿童按照歌词的结构自己组织歌词,并填入曲调唱出。

      (三)情境表演导入的模式•歌词内容为儿童能够“一目了然”的情境或事件•情境和事件也是儿童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的•哑剧表演、歌舞表演、木偶表演•具体做法是:依据歌词内容进行表演,设计的动作要重点突出,鲜明易懂,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四)故事讲述导入的模式•歌词含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表述的内容和语言结构也都较前几种复杂,如通常会含有难以用动作来表现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描述、情节发展和人物对话等•具体做法是:围绕歌词内容讲述故事,不要过于添加情节,以免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讲述时可以由教师讲述,也可以教师与儿童一起讲述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儿童观察:天空中刮起了大风,树枝摇摆,有一座小房子倒塌了,一只小小的金丝熊被压在了石头底下•(2)教师随歌曲的旋律讲述金丝熊的故事:前两天的一个晚上,天空突然刮起了大风,风越刮越大,不一会儿就把山上小动物的房子全都刮倒了,小金丝熊的房子也倒了哎呀!小金丝熊被压在石头底下了教师提问:“小小金丝熊,没有了伙伴没有了家,我们能伤害它吗?我们能丢下它不管吗?”•(3)教师指着图,清唱歌曲的第一段•(4)教师邀请儿童一起来想办法帮助小金丝熊。

      •(5)教师根据儿童的回答,重新改变成第二段歌词并清唱 (五)歌词朗诵导入的模式•分散词曲同时学习的困难,将歌词单独分离出来用儿歌或诗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把儿童的注意力更有效地集中在歌词的音韵节奏等方面的特殊审美特征上•在第二阶段的教学中把儿童的注意力更有效地集中在曲调与歌词的关系上 小花猫和小老鼠•一只小老鼠,瞪着小眼珠,•支着两只小牙,长着八字胡•一只小花猫,喵喵喵喵叫,•吓得老鼠赶快往回跑 (六)游戏导入的模式•组织儿童边玩游戏边唱歌•一开始不要刻意纠正儿童的演唱错误,而是把重点放在游戏方式、游戏规则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采用“拖”的方法,让儿童在反复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歌曲•《丢手绢》 (七)填充参与的模式•在教师第一次范唱歌曲时,儿童就用朗诵或歌唱的方式参与其中•让儿童很快学会歌曲中重复出现的部分,并尽早地加入到歌唱活动之中 《加油干》•(1)教师提问:你们听过人们在劳动的时候喊的号子声吗?并带领儿童学习“嗬嗨”的呼喊声,注意要喊出劳动号子的风格•(2)教师用手势邀请儿童整齐地按照规定的节奏喊“嗬嗨”•(3)教师边领唱边用手势邀请儿童整齐地在歌曲重复出现的“嗬嗨”处呼喊。

      •(4)教师边领唱边用手势邀请儿童整齐地唱衬词“嗬嗨” (八)音节玩耍的模式•教师邀请儿童想出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选择某个“奇怪”的声音填入到歌曲中•鼓励儿童将其他“奇怪”的声音填入歌曲中唱着玩 《洗苹果》5 5 3 6 | 5 5 3- | 1 3 5 3 | 2 2 1- :|| •适当地采用“无意义音节”玩唱的方法•降低儿童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难度,使这些歌曲能够接近于儿童的演唱能力•使儿童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中外名歌 (九)“副歌”前置的模式•儿童首先学会演唱“副歌”可以采用教师示范、儿童模仿的方法学习,•引导儿童探索学习“副歌”部分•歌曲中的重点、难点、易点部分也可以采用此方法前置学习 •小黑猪呀胖乎乎,•跟着那猴子学爬树,•树干粗呀抱不住,•倒在地下打呼噜,•呼噜噜噜噜噜噜,•呼噜噜噜噜噜,•呼噜噜噜噜噜•呼噜噜噜噜噜! (十)直观形象参与的模式•1、突出结构法•2、突出逻辑法•3、突出节奏型法•4、突出顺序法•5、突出情节法•6、突出情趣法 (十一)欣赏导入 二、歌唱活动中的创造性教学•1、创编歌词•(1)教师一般只向儿童提供一段歌词•(2)教师应针对自己班上儿童的具体情况提出创编要求和程序设计。

      •(3)与创编有关的知识经验、技能准备情况应以儿童自身的实际基础为着眼点 •(4)有时,儿童创编的歌词与原歌曲所含词汇相比,会出现“过多”或“过少”的现象,对此,教师要灵活地加以处理•年龄较小的儿童——稍作改变——歌词正好符合原曲的句子结构•年龄稍大的儿童——鼓励其独立完成任务、稍作调整,如将节奏“拉开”或“压缩”后唱出•(5)要特别注意通过歌词创编活动,培养儿童的科学的逻辑的思维 •(6)教师应十分注意努力提高创编活动的参与“密度”,减少等待、减少游离于活动边缘的状态•(7)注意不要将儿童编唱的若干段“新歌词”串联起来唱,以免给儿童造成过重的记忆负担,失去编唱歌曲原本应有的快乐•(8)教师应注意在一次音乐活动中把握好创编时间片段的长短•(9)教师应注意使创编的结果达到相对完美的程序,质量有时应该比数量更为重要 2、创编表演动作(1)即兴创编活动与引导创编活动应该区别对待2)结构性动作、情节性动作、情感性动作应该区别对待3)创编的数量以“够用”为限度 •(4)教师应以“反馈”和相互展示、交流、学习的方式来丰富儿童的创编思路•(5)教师要自己先创编好一个“样本”•(6)知识准备、数量限制、独创性、审美性 3、处理歌曲的演唱表情和演唱形式•(1)教师应先提供有关演唱表情和演唱形式的处理榜样,然后引导儿童进行“榜样经验迁移”。

      •(2)教师应首先肯定儿童的独特处理,尽力帮助儿童寻找该种处理的合理理由,不轻易否定儿童的意见•(3)数量限制、独创性、审美性要求同前 三、合作性歌唱教学及教学技术(一)单声部合作演唱•接唱、对唱、领唱和齐唱•1、注意对独立性、自信心和演唱技能有困难的儿童给予锻炼的机会•2、注意安排合适的、有利于人际交流的空间状态 (二)多声部合作演唱•轮唱、同声式合唱、填充式合唱、音型伴奏式合唱、•双独立旋律合唱、多声部朗诵或多声部的歌唱加朗诵 1、轮唱•(1)可以使用视觉材料帮助儿童理解和把握两声部间的相互配合关系•(2)注意使用“公平支持”的带唱方式带唱 •2、同声式合唱:两个声部演唱相同的曲调主要声部唱原歌词,配合声部演唱衬词•3、填充式合唱:第一声部演唱原歌曲,第二声部在第一声部休止或延长音处唱填充的歌曲材料 •4、音型伴奏式合唱:主要声部演唱原歌词,第二声部演唱一个类似“固定音型”的歌曲材料 •应注意创造与原作品的内容、意境、情感相协调的衬词、填充材料及伴唱材料,以便更好地帮助儿童理解、体验、把握和享受作品的整体审美性 (三)合作性歌曲演唱的一般注意事项•1、合作性歌曲演唱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的歌声协调。

      •2、要注意引导或指导不同年龄的儿童在合作性歌唱活动中学会分工和组织•3、要注意人际与空间的协调 四、游戏性歌唱教学与教学技术•1、从开始处进人的游戏•教师边唱歌、边带领大家做简单的游戏动作•歌曲唱完后,按照游戏规则,某些儿童需要被“罚”做一些特别的事情 •2、从中间处插人的游戏•与“从开始处进入游戏”的模式不同的是,此处游戏是从中间插进来的 •3、在结束处插入的游戏•在结束处插入的游戏,一般是指先学会演唱歌曲,最后再进行游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