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docx
6页《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人物通讯的基本特点2.掌握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作手法重点)3.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学习袁隆平的杰出事迹和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精神难点)【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从真实情境,走进稻田提到稻田这个名词,有的同学可能脑子里就有了画面感,但是同学们你是否见过亲眼见过稻田,亲手触摸过稻穗呢?下面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一片稻田(放PPT展示/视频/稻穗——这是老师从这片稻田给同学割下的稻穗)我们此刻手中拿过的稻穗、看到的稻田,正是袁隆平爷爷实现“禾下乘凉梦”的具体表现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他的稻田梦是如何实现的二、理清文章结构(请学生快速浏览文章,结合练习册完成)明确:第一个小标题: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工作态度、方法第二个小标题: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学术精神、品格第三个小标题: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道德操守、准则第四个小标题:饥饿的威胁在退却——个人理想、志向三、品读课文(一)任务一:如果你是袁隆平的助手,从1961年到2001年我们一起经历哪些事件?体现了袁隆平怎样的优秀品质?(小组合作探究)明确: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爱并献身于农业科研事业②1961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勇于实践,敢于探索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植株——“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敢于挑战,敢于创新,极具韧性④1992年,袁隆平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⑤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做贡献→挑战自我,不断进取二)任务二:总结人物通讯特点指导:我们一起从文章篇幅、字数、写作重点、对象、写作手法、作用效果这几个方面一起来总结一下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预设:文章篇幅长,字数多;重点写人物的事迹,个人经历;运用叙述、抒情、议论手法;表达人物精神,塑造人物形象给“人物通讯”下个定义:人物通讯文章篇幅长,字数多,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新闻人物为报道对象,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揭示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主要类型:人物通讯主要分为记传式、特写式、群像式①记传式: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②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③群像式: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四、课堂小结:在“五一劳动节”主题班会课上,你要向全班同学介绍袁隆平,请你用排比句为袁隆平写一段介绍词,100字以内袁隆平是一位 的农业专家;是一位 的实践者;是一位 的研究者;是一位 的捍卫者明确:袁隆平是一位具有科学精神、劳动精神、创新精神的农业专家;是一位扎根农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实践者;是一位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极具韧性的研究者;袁隆平是一位勇于担当、实事求是、客观真理的捍卫者评课反馈教后反思一、学情分析我所授课班级是高一03班,这个班级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较强,语文基础、语言表达能力、文本分析概括能力稍差,并且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提不起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最广大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将听说读写贯穿到课堂中,是我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思路我所授课的篇目为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讲袁隆平成功育种出“杂交水稻”的典型事件和艰难历程1.在导入部分,创设真实稻田情景,学生通过我在稻田中劳作时的所感所想进入稻田,取得了比较好的课堂效果,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引导他们从“劳动”的角度一起进入整篇文章的学习,符合单元主题“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能多从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向去切入2.第二部分让学生结合练习册自主梳理文章脉络,对小标题中体现袁隆平优秀品质的四个方面进行概括通过梳理文章小标题的意蕴来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将长、难文章划分成几个小的短的段落,便于学生理解和分析结合练习册的习题,学生们能够很清晰地梳理文章脉络3.学习任务一是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分析和人物优秀精神品质的概括,学会通过写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作手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比较快地找出描写典型事件的相关句子,但是在概括人物通讯的优秀品质这个方面,学生遇到的困难比较多,讲授时我也没有做好引导,所以导致学生的理解停留在表层导致课堂效果不是很好,课堂氛围低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4.学习任务二是师生共同总结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
对于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只是做了简单总结和说明,没有从人物通讯的“新闻性”和“文学性”这两个重要特点出发讲其定义的时候也是一笔带过,缺少对文本具体的分析没有紧扣人物通讯选材特点、标准,就是简单分析,如同“水过鸭背”,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是任务一和任务二之间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割裂的,没有让学生形成系统性理解5.读写结合最后通过创设“五一劳动节”主题班会的情境,让学生为袁隆平写一段介绍词,进行读写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让学生自己写和概括总结,想以此提高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这个环节的实施效果还不错,以袁隆平精神为基础来写介绍词,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得出来,也有同学主动分享自己的答案,到了后半节课的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引导语和评价太过宽泛了,没有让学生继续深入分析对于我的师傅邓旭老师耐心、细心、用心地听课指导,帮助我一遍遍地磨课,在此特别感谢!三、教学亮点本节课我将个人在稻田中劳作的画面和视频作为导入,让学生从真实情境中走进稻田、走进袁隆平、走进课文,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四、反思不足1.教学语言表达、问题表述能力不够准确课堂氛围比较沉闷,上课紧张,教资教态不够坚定。
语言表达大多时候还是比较口语化,语言组织能力较差,导致学生很多时候听不懂提问,让课堂教学陷入一个难以化解的局面,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新手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板书、语言表达能力等专业技能注意把握教学节奏,掌控好课堂容量和时间安排2.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语和引导语不够精细化,因而串联不起来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感觉力不从心,教学环节之间是割裂的对于课堂生成也没有能很好化解,不能做到将学生引入更深层次的文本分析缺少课堂预设,给学生留白、思考的时间比较有限,不能发挥好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获得感评价语太过直白和宽泛,没有给学生指明方向3.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到各教学环节之中教学设计没有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出发,导致教学环节的过渡和衔接没有做好,使得环节之间的分散、割裂,也造成教学设计的不完整4.对文本的分析、解读不够精准和深刻对于文本的分析和理解更多地是依赖参考用书的观点,没有形成自己对于文本的一个系统性理解和认识,使得在教学设计中容易被参考用书中的框架和观点所束缚,导致在讲课的时候讲不清思路和文章主旨,教学环节和学习任务的开展也是比较生硬、僵化。
对于文章的解读仅仅只是停留在表层的理解,没有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解读。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