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校本章节程开发理念与思考.ppt

25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80424607
  • 上传时间:2024-08-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94.52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思考常州市教研室 张小亚 ¨课程?¨世界校本课程开发概况¨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个案¨几点思考   在一次研讨会上,一位老师在谈到课程的时候满怀自信地说:“到底什么是课程呢,课程就是教师教给学生的”   误区解读:  混淆了“课程”与“教学”  搞错了课程发生的主体  把课程看作是一种产物,一种结果 什么是课程?  中国学者更多地主张课程是用以教学的科目,是具有系统性的学科知识或教学内容,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是让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发展《《辞海辞海》》  课程是教学的科目,可以指一个教学科目,也可以指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或一组教学科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 • • 教育卷教育卷》》  广义指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什么是课程?国外学者两种颇有影响力的观点:课程即经验课程即经验  课程就是让受教育者体验各种各样的经历,在这样的过程中,将学习对象——包括知识但不仅限于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经验,并且实现自身的变化发展¨卢梭在《爱弥尔》中采用经验来表达他关于课程或者说教学内容的主张¨卡斯威尔(H.L.Caswell)认为课程是儿童在老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界定课程就是学习的经验 课程即活动课程即活动  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  课程系指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 重新认识学校功能重新认识学校功能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校本课程开发最早是1973年7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辖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在这次研讨会上,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意义作了最早的界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从权力转移的角度提出并界定了校本课程,认为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自主开发,促使学校、地方和中央教育当局之间的权力责任再分配的民主化课程  从世界范围看,校本课程开发大致经历从世界范围看,校本课程开发大致经历3 3个阶段个阶段: :•兴盛时期兴盛时期(1970——1980)(1970——1980),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校本课程开发,基层学校也纷纷响应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回落时期回落时期(1980——1990)(1980——1990),国家课程开发再次受到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相对走向低谷,进入回落时期。

      •转型时期转型时期(1990(1990年以来年以来) ),由于社会变化节奏加快,学校课程的适应性问题再次引起广泛重视,新兴的课程议题不断涌现,要求学校及时做出反应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再次兴盛,并且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响亮口号 简介美国校本课程开发 行为主义模型行为主义模型(Behavioral Model)代表人物是泰勒(R.W.Tyler)外部影响:外部影响:法律规章、研究数据、专业单位、政府指导;内部压力:内部压力:社会因素、学习者形成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包括目的和具体目标),设计课程课程特点课程特点:包括内容、组织形式和适合学习者的需求课程实施课程实施:(1)教学指导;(2)教学经验课程评价课程评价:(1)教师教学效果;     (2)课程的有效性引自:Ralph W.Tyler,Basic Prini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P1. 经营管理模型经营管理模型(Managerial Model)代表人物是塞特(J.Saylor)、亚历山大(W.Alexander)和刘易斯(J.Lewis)信息来源:信息来源:社会、学生、社会、学生、科目内容科目内容建立试探建立试探性目标性目标选择依据:选择依据:学校教育理念;学校教育理念;学生学习经验学生学习经验建立教建立教学目标学目标选择组织有选择组织有关经验,形关经验,形成课程成课程教材教材评估评估引自J.Galen Saylor,William M.Alexander,and Arthur J.Lewis,Curriculum Planning for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4th.ed 1981,PP.29—30.NEWYOKE. 系统课程模型系统课程模型(Systems Model)代表人物是汉肯斯(Hunkins)课程的规律性课程的规律性和目的性和目的性问题问题判断判断内容内容选择选择经验经验选择选择实施实施评价评价维持维持引自Francis P.Hunkins,“A Systematic Model for Curricum Development”.NASSP Bulletin,69(1985).P.24 人本主义模型人本主义模型(Humanistic Model)代表人物是温斯蒂恩(Weinstein)和番蒂尼(Fantini)学习者身心特点教育者的关心教育者的评价教育组织观念学习技能教学秩序教学成果引自Gerald,Weinstein and Merio D.Fantini,Toward Humanistic Education,P35,NEWYOKE;Praeger,1970,the Ford Foundation 校本课程开发引入我国¨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概念界定¨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个案一:江苏省锡山高中个案一:江苏省锡山高中•确定校本课程方案的依据 确定校本课程方案的依据 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明晰学校教育哲学、评估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发展需要等等 •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总体结构等等•撰撰写写《《课课程程纲纲要要》》  需要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首先须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交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初审,初审通过后,列入《选修课科目目录》,提供给学生选择•实施和改进 实施和改进 如果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少于10人,则这门选修课予以取消。

      个案二: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个案二: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学科学习拓展性课程;¨科技发明探索类课程;¨学习、生活技能类课程;¨体育技能类课程;¨报告、讲座类课程;¨艺术类课程;¨活动类课程 个案三:上海市七宝中学个案三:上海市七宝中学学生自主选择的拓展型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拓展型课程¨人文学科人文学科:邓小平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中外美术名作、影视评论、文学作品赏析、中美关系展望等¨自然学科自然学科:环境保护、食品与营养、数学建模、趣味化学、物理思维方法等¨地球科学地球科学:旅游地理、地质与古生物、气象观测、酸雨测定、地球科学热点问题等¨科技艺术科技艺术:电脑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无线电测向、机器人制作、车、船、航模、陶器制作艺术等¨另一方面,学校通过种子文学社、读书沙龙、法学辩论团、英语俱乐部、科技制作部、科普夏令营、书画音乐、艺术团队等,丰富了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在此基础上,学校探索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活动课程 个案四:北京市景山学校个案四:北京市景山学校¨“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个人”;¨“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课程策略;¨构建学校新的课程体系:¨优化基础学科课程,加强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校园环境课程,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调整和改革学校课程;¨学校和教师通过调整课程计划和结构、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个性化的再加工、再创造,使课程结构更符合学生个性、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

      思考: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成熟了吗?•《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研报告》(崔允漷等): 90%的学校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76.6%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胜任校本课程开发,有60%的教师积极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 •张永宜认为,普通高中开发校本课程的条件还不成熟(山西省),在他统计的学校教师当中,知道校本课程开发含义的有48%,有意向开发校本课程并任教的仅19.6%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评价维度评价维度等级评定等级评定课程背景学生发展需求评估学校课程资源把握家长课程期望水平评估……课程方案(教材)目标调适内容重构教材组织……实施过程学生兴趣课程改进资源配置……发展绩效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总评提出原则性改进建议校本课程开发评价 思考:校本课程开发的哲学视野¨校本课程需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校本课程需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区域发展¨学校课程体系¨具体课程目标、内容、实现方式、评价等¨个性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个性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创办特色学校¨建构特色课程¨培养个性化的老师¨培养个性化的学生 思考:校本课程推进中的困难¨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水平落后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性要求;¨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和技能与校本课程开发事业赋予他们的主体地位存在较大差距;¨某些学校领导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名利动机与学校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正当权力大相径庭;¨现行教育制度和教育法规不能充分满足校本课程顺利成长的客观需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