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土壤分类的发展及前景ppt课件.ppt

14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92081650
  • 上传时间:2024-09-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52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汪靖祥 一、中国土壤分类历史一、中国土壤分类历史二、中国土壤分类的主要成果二、中国土壤分类的主要成果 中国古代土壤的分类 大禹治水,普及全国后,对土壤进展了初步分类,在<禹贡>中,将全国土地划为九州:冀,青,兖,徐,扬,荆,豫,梁,雍再根据土壤性质划为9种,并根据土壤肥力划为三等九级在<禹贡>的根底上,把九州土壤按地形划为山林,川泽,丘陵等五大类,春秋时代管子著<地圆篇>中,思索了土壤与植被的关系,区划出18个土类,每个土类分为5种,共90种<地官司徒下篇>也研讨了九州的土壤及其改良中国古代的土壤分类都具有剧烈的实际性,其出发点都是为了估计土壤肥力和开展农业消费它们是群众消费实际阅历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有的土壤称号不断沿用至现代,如垆土、黄壤、黑土、青黎(青泥)等 近代土壤的分类中国近代的土壤分类受美国学派和原苏联学派的影响较深从30年代开场,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自30年代至50年初,主要受美国学派影响,在土壤分类中首先划分出显域土、隐域土和泛域上三个土纲,土纲以下划分土类,并先后确定了2000个上系根据中国的实践情况划分出山东棕壤、紫棕壤以及水稻土等新土类。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土壤学家早有在30年代就把水稻土作为独立的土类划分出来,并明确指出水稻土的构成与灰化过程的本质别,在当时来说,这是一项相当重要的成就 第二时期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主要受原苏联学派的影响经过学习原苏联土壤地理学的实际,并结合一系列的综合调查,流域规划和荒地调查等实际,于1954年在中国土壤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拟订了以土类为根本单元的中国土壤分类以后又陆续提出了一些新的土壤类型,如黄棕壤、黑土、白浆土、黑垆土等,还对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及山地草甸土等土类进展了研讨1958——1961年进展了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对耕作土壤有了更深化的研讨,拟订了我国农业土壤分类系统在土壤命名上,采用了以农民惯用称号为主的逐级命名法,充实了基层土壤分类,改动了过去的延续命名法,防止了土壤称号过长、难以实践运用的缺陷把农业土壤的发生、分类与命名提高到应有的位置 第三时期自70年代后期开场,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开场引起中国土壤学界的注重传统的中心概念定性分类法在实际中日益暴露了其缺陷随着土壤科学资料的积累,土壤分类的定量化、目的化逐渐成为能够中国有关部门汲取了以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根底的土壤分类阅历,充分留意中国土壤的特征,并总结了中国土壤分类与命名的阅历,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征的土壤系统分类。

      1985年提出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初拟〞,经讨论、补充、修正后,于1987年提出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二稿)〞该系统根据诊断层和诊断特性进展分类现有诊断表层6个,诊断表下层12个,诊断特性18个该分类为多级系统分类,共分7级: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和变种命名法采用分段命名,以土纲、亚纲作为一段,土类、亚类作为一段,以免称号过于冗长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潮湿半潮湿半干旱干旱极端干旱热带砖红壤燥红土南亚热带赤红壤中亚热带红壤、黄壤北亚热带黄棕壤黄褐土暖温带棕壤褐土灰钙土棕漠土温带暗棕壤、白浆土灰色森林土、灰褐土、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栗褐土、黑垆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寒温带棕色针叶林土、灰化土 中国土壤分类的主要成果中国土壤分类的主要成果 由定性向定量的跨越 土壤分类由定性向定量的跨越是我国土壤科学开展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土壤学家本人制定的一个完好的定量的土壤分类体系 ◆ 拟定了适宜我国实践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定量分类奠定了根底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用于鉴别土壤类别的不是成土要素,也不是某一种土壤性质,而是具有一系列定量规定的土层或特性凡用于鉴别土壤类别的,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规定的土层称为诊断层;假设用于分类目的的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规定的土壤特性〔形状的、物理的、化学的〕,那么称为诊断特性。

      该分类共拟定了11个诊断表,20个诊断表下层,2个其他诊断层和25个诊断特性 ◆ 创建了一个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根底的、全新的谱系式土壤分类整个系统共划分出14个土纲、39个亚纲、个土类和588个亚类,并着手建立了750个土系 ◆ 提出了一个完好的检索系统,将鉴别目的落实到详细类型上每一种土壤都可以经过检索找到本人的分类位置,彻底防止了同名异土、同土异名的弊端 我国特有的土壤类型 我国许多土壤类型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科学界定这些土壤类型不仅处理了我国土壤分类问题,而且对国际土壤分类有重要自创意义 ◆ 创建一系列人为土诊断层,用以界定我国人为土 ◆ 创建低活性富铁层作为鉴别季风亚热带的富铁土 ◆ 提出干旱表层替代干旱水分情况来定义干旱土 ◆ 创建了反映青藏高原土壤原始性的诊断表层草毡表层 ◆ 建立了南海诸岛土壤的富磷特性和磷磐 成为世界主流土壤分类之一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已得到各国的认同,并曾经跻身世界主流分类行列国际土壤学会结合会全面引见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全盘采用中国人为土分类,在第15、16、17届国际土壤学会大会上,工程主持人均应邀作中国人为土报告和引见。

      由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讨充分把握了我国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经过大量的根底研讨和积累,创建了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全新的土壤分类,从而使中国土壤分类进入了定量化的新阶段,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人为土分类方面更为世界同行所认同 总之,随着资料的积累中国土壤分类内容越来越丰富,中国土壤分类顺应土壤科学,其实也是自然科学的开展趋势,逐渐从定性分类向定量分类开展;由引进国外土壤分类并加以改良,进而结合本国实践自主制定完好的土壤分类当然,随着科学的提高和资料的积累,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将继续不断地开展,而定量分类的方向看来是不可逆转的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