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颌面部外伤创面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效果研究.docx
4页口腔颌面部外伤创面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效果研究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面部损伤主要以颌面部外伤为主,其引发原因多样,但多为突发事故所致颌面部的生理功能、结构十分复杂,患者受到损伤后,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还会对患者的容貌美观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目前,针对颌面部的急诊治疗的主要手段为止血、功能恢复,缺陷在于出现面部癜痕过度增生,产生颌面部畸形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2]在患者受伤后,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修复创面,避免患者的容貌受损[3]本院选取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85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探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口腔颌面部外伤创面的效果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5例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39~80岁,平均(52.2±2.6)岁;研究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33~85岁,平均(49.6±4.9)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患者确诊为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5];患有精神类疾病,难以配合完成治疗者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及时实施抢救处理,如基本的止血、功能恢复处理等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油纱条敷于创面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前期每天换药1次,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当患者得到初步好转后,隔天换药1次,患者同时口服抗生素[4,5]1.2.2研究组研究组在常规急诊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方式进行治疗,主要的操作步骤为:于创面上喷洒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将适宜的油纱条浸湿后敷于创面,外层敷料包扎,固定创面,同时让患者口服抗生素,治疗前3d,均按照每天1次的标准,进行换药处理[6]1.3观察指标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瘢痕增生情况以及感染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瘢痕美观程度进行评定,VAS得分的区间为0~10分,分数越高提示瘢痕美观程度越差)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予以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瘢痕增生及感染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瘢痕增生以及感染发生情况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瘢痕增生情况及感染情况比较[n(%)]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1周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患者VAS评分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3、讨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属于一种小肽,主要构成为53个氨基酸残基,是类EGF的一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属于多功能生长因子,在体内体外均对多种组织细胞有强烈的促分裂作用[7]EGF与应答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后,会促进受体二聚化,并使细胞质位点磷酸化EGF可提高细胞内DNA拓扑异构酶活性,促进与增殖有关的基因表达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1周的VA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患者VAS评分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颌面部外伤的引发原因为突发事故,主要为交通意外、机械损伤等情况,患者在受到颌面部外伤的同时会存在颅脑外伤、多发性损伤出血等伤害,尤其是舌根、口底等部位损伤,颌面部的血运丰富,伤后出血多,软组织水肿压迫呼吸道,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8]。
口腔颌面部在人体呼吸道的上端损伤发生后,可能会出现错位、肿胀等情况,同时产生的分泌物会对呼吸道造成堵塞,影响人体的正常呼吸,易造成呼吸道梗阻的情况口腔属于消化道起始端,损伤后,容易对患者口腔产生不良影响,出现语言功能、进食功能障碍颌面部上方与人体的颅脑相连接,下方连接人体颈部,情况严重者易引发脑震荡、脑挫伤、颅底骨折等颅脑损伤类型的并发症颌面损伤同时会引发牙齿损伤问题,折断后的牙碎片会扩散到附近组织,将细菌等带入到深层组织,诱发创口感染[9]在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时,应当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意识清醒,保证在状态稳定的情况下,缝合面部伤口,最大限度保留软组织,恢复患者的颌面部形态若上、下颌骨骨折的情况下,尽可能在维持咬合关系正常的情况下,完成固定[10]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瘢痕发生情况以及创面瘢痕增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方式对接受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患者恢复效果良好,瘢痕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改善美观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参考文献:[1]祝霞,孙丽玲.强脉冲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2):91-93.[2]薛磊,李新,彭芹,等.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对老年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9):2268-2269.[3]杨锦红.口腔行为学应用于老年口腔修复中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6,22(5):120-121.[4]孙超,邹婕.回阳生肌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致大鼠皮肤溃疡的效果及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4):3477-3479.[5]张澜,张玉玲,刘鑫.康复新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治疗维生素B_(12)缺乏型萎缩性舌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7,28(14):1988-1991.[6]周卉,苏旭东.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溃疡大鼠Wnt/β-连环素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3):259-263.[7]李连花,付玉军,介小霞,等.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3):635-638.[8]张圣林,刘春丽,黄跃雁,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中药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7,38(20):3207-3209.[9]郑良群.开窗减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囊肿的临床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8,24(5):77-78.[10]张广德,李荣亮,岳从雷,等.腺病毒介导HGF转染脂肪干细胞复合温敏型可注射水凝胶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髁突软骨的修复作用[J].口腔医学研究,2017,33(9):924-927.董惠玲,何坤,鲁芳.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口腔颌面部外伤创面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20,26(12):3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