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数字推理专题训练(详解).doc

27页
  • 卖家[上传人]:l****l
  • 文档编号:302938594
  • 上传时间:2022-06-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5.50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数字推理专题训练〔详解〕目录1. 【分享】数字推理根底知识 22. 【分享】 0,4,16,40,80 ,( )此题引出的新解题思路 63. 【根底题目】6道数字推理提供应大家练习 64. 【分享】无私奉献天字一号的数字推理50道〔系列之一〕 75. 【分享】5道图形数字推理题目做做!〔解析已经奉上〕 136. 【讨论】由3,4,5,11,14浅谈如何认识数字推理! 157. 【分享】典型习题详解 158. 【分享】数字推理90道试题大礼包【难度篇】 16版权所有 严禁用于商业用途1. 【分享】数字推理根底知识第一局部:数字推理的认识数字推理是公务员考试当中最值得花时间学习的局部,言其理主要是通过认真的学习可以保证不丢分在国家公务员考试或者地方公务员考试当中,数字推理一般是5题或10题,其分值大概每题在0.8分左右其类型更是千奇百怪,无奇不有但通过从2002年~2022年这7年的考试题目分析我们最终还是找到一些规律和确定了一些认识借此写下这篇文章供大家参考数字推理就是给出一组数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4个选项中选出自己认为最适宜、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在寻找规律的时候,我们必须遵循规律的固有的性质:规律的普遍性和延续性 在这几年公务员考试的过程当中,数字推理的题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最初简单的等比,等差,差值的数字特性规律渐渐开展到了复合运算,隔项运算,移动运算,甚至是数字本身拆项运算这样复杂的规律 但其规律的根本性质还是必须遵循的,一组数列一般需要满足三项的规律状态,从而推导出第四项数字规律如: 8,10,14,20,〔〕    A 24   B 28  C 32  D 36此题是数字之间差值构成等差数列关系10-8=2;14-10=4;20-14=6;?-20=8    ?=28如果我们把题目改变一下:10,14,20,〔〕 A 24  B 28   C 32   D 36是否能够根据14-10=4;20-14=6;这2项推导出 28-20=8呢?我想大家都能感觉到这是一种非常牵强的做法 但就目前公务员考试的题目中来讲,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很少发生的,除非是具备特殊性,这里所谓的特殊性是具有复杂的复合运算构成的规律,可以是两项推导出第三项如:2,3,13,175,〔〕解:2×2+(3的2次方)=133×2+〔13的2次方〕=175推导出:13×2+〔175的2次方〕=30651另外对于非传统常规的规律方法。

      我们要慎重运用对待,比方:余数规律方法,连续自然数整除方法,数字转换中文笔画方法首尾相加方法 ,特殊数字的拆分表示等,后面在具体介绍特殊类型的时候,我将逐一介绍!总之,学习数字推理并不像我们想像中的那么难,主要是大家尚未对数字推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再加上目前各种原创题目的乖僻刁钻,严重干扰了考生们对数字推理的把我程度这里我需要强调的是数字推理的设计层次一般不会超过3层如果说一个数字推理里面揉合了3层以上的规律 那么这个题目就是一个失败的题目 我建议大家在平时的练习中还是注重根底传统方法的训练对特殊方法有个充分的了解就足够了!第二局部:数字推理的根底知识在进行数字推理的学习和训练之前,我们必须具备一些相应的根底知识, 这些对于你快速定位数字推理的规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里我列举了如下假设干种规律〔假设有新的根底知识,我们将随时补充〕〔一〕自然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自然数:在我们小学的时候,我们学习过关于自然数的概念 自然数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集合这里需要讨论的是0是不是自然数,因为我们在小学的时候,课本上是介绍0不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1但是目前,国外的数学界大局部都规定0是自然数为了方便于国际交流,1993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11-2.9〕第311页,规定自然数包括0。

      所以在近几年进行的中小学数学教材修订中,教材研究编写人员根据上述国家标准进行了修改即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奇数,偶数:奇数就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为奇数反之能被2整除的整数为偶数 0是偶数质数,合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自然数〔1除外〕就是质数 也称之为素数合数是指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第三个以上的约数的自然数关于质数合数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2是最小的质数, 也是唯一是偶数的质数〔2〕4是最小的合数最多有连续5个自然数同为合数〔3〕需要记住100以内的质数〔这里不一一罗列〕〔二〕次方,开方次方:〔1〕需要记住1~20以内的平方熟练程度:脱口而出!〔2〕需要记住1~10以内的立方熟练程度:脱口而出!〔3〕需要记住2的1~12次方的值熟练程度:脱口而出!〔4〕需要对平方数,立方数正负5范围内的数字非常熟悉当然在练习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所有数字做判断开方:〔1〕记住,=1.414, =1.732 的值〔数学运算、资料分析中运用的可能性比拟大〕〔三〕阶乘,圆周率阶乘:〔1〕需要记住1~7以内的阶乘〔排列组合局部快速作答 也是非常重要的〕〔2〕0的阶乘是1圆周率:3.1415926…….〔四〕闰年,平年闰年即2月份是29天,全年366天,平年即2月份是28天,全年是365天。

      判断一个年份是闰年还是平年  主要是从2个方面去区分:〔1〕 看是否是世纪年即整100年为1个世纪年如:1700年,1800,1900年, 如果是世纪年,那么其年份必须要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不能整除就是平年〔2〕如果不是世纪年,看这个年份能否被4整除,如果能被4整除,那就是闰年,否那么就是平年例题:2100-2-9, 2100-2-13, 2100-2-18, 2100-2-24, 〔 〕A、2100-3-2  B、2100-3-3  C、2100-3-4  D、2100-3-5 这个题目其实是一道真题的演变题目是我在做05年江苏省真题解析的时候看到一个简单的题目,经过加上闰年平年的概念改编的此题非常具备欺骗性是一道心理诱惑题通过简单的发现其差值等差的简单规律然后根据其所处年份的日期计算得到结果在大家注重寻找规律的同时,对第2道关口闰年的判断就可能放松警惕,导致功亏一篑此题选B 其2100年是平年所以2月份是28天第三局部:题型分类这一章节我将从这几年国家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的数字推理题目类型入手,将其分类以便大家能够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在数字推理的题目当中,单一的类型是极少出现的。

      大多数题目都是几种类型的复合体所以只有对这几种传统或者热门的类型充分了解和掌握之后才能更好的把握考试中的复杂推理题目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这些传统的热门的推理根底类型:〔一〕 数字性质数列数字性质数列,指的是最后看到的规律是一组具有特殊定义的数字,例如,质数序列合数序列等,已经我们常见的一些特定符号表示的数字〔例如圆周率〕例题:3,5,8,13,20,〔〕A 29 B 31 C 33 D 35此题我们不难发现,差值是2,3,5,7,11…… 这就是我们在前章节中要求大家需要掌握的质数 质数构成了一个数列 当然在考试中往往会与其它类型结合在一起,相对隐藏的比拟深一点我们再看一个例子:例题: 8,12,16,18,20,24,〔〕A 26, B 28, C 30, D 32此题,是把合数序列变化伪装了一下 ,8=4×2;12=6×2;16=8×2;18=9×2;20=10×2;24=12×2这样看就显而易见了,4,6,8,9,10,12 是合数序列了这个题目只不过是把合数序列×2隐藏了以下或者同时加上某个相同的数字变化以下也是一种伪装方法 如此题: 7,9,11,12,13,〔〕A 14 B 15 C 16 D 17练习题目:〔1〕0,2,1,4,3,〔〕A 5, B 6, C 7, D 8〔2〕8,10,13,18,25,( )A 30 B 33 C 36 D 39〔3〕24, 48,72, 90,( )A 120 B 126 C 144 D 156〔4〕 3,6,18,90,630,( ) A 6300 B 6930 C 6390 D 6960〔5〕 16,64,256,512,1024,( ) A 2048 B 4096 C 8192 D 12288〔6〕 6,9,13,16,21,( ) A 25 B 26 C 27 D 28〔7〕 3,1,4,1,5,9,2,〔〕A 4 B 6 C 5 D 7〔8〕 21,34,45,52,57,〔〕A 60 B 61 C 62 D 63〔9〕 3,11,23,39,57,77,〔〕A 89 B 98 C 101 D 105〔10〕 2000-2-9, 2000-2-13, 2000-2-18, 2000-2-24, 〔 〕A、2100-3-2 B、2100-3-3 C、2100-3-4 D、2100-3-5〔二〕 等差/等比数列等差数列: 是指一组数列相邻的数字之间差值相等的这样一种规律。

      例如:1,3,5,7,9,11差值都是2等比数列: 是指一组数列相邻2个数字之间的商相等的这样一种规律 例如:2,4,8,16,32,他们之间都是2倍的关系〔1〕传统等差等比:当然在考试的过程当中这些规律都被隐藏在第二步或者第三步中不会这么一步看出来的另外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公比或者公差都是一些比拟不常见的数字那么就给我们的思维设置了一个障碍了例如:16,24,36,54,81,〔〕 我们发现他们之间的公比是1.5即3/2〔2〕公差公比等差等比: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开展不在是传统意义上公比公差不变的状况了 现在的题目开始在公比公差上做起了文章让公比公差看上去形成一个规律例如:12,9,13.5,40.5,243,〔〕12×0.75=9,9×1.5=13.5,13.5×3=40.5,40.5×6=243,243×12=2916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出 0.75,1.5,3,6,12 比值是等比数列当然也可以是比值是等差数列例如 6,6,12,36,144,〔〕〔3〕组合等差等比:这种关系往往是考试的终极难度了因为这是建立在前2种根底上的变化而且由一项变成多项的组合这样就很难一眼看出来。

      例如:3,1,8,18,52,〔〕我们发现这是一个组合关系的等比数列3+1=4 8,1+8=9 18,8+18=26 52,规律公式就是 C=〔A+B〕×2练习题目:(1) 12,18,27,40.5,〔〕 A 60.75 B.61 C.62.25 D.65 (2) 3, 20, 44, 75, 113, ( )A 150 B.158 C.161 D.163(3) 17, 23, 35, 53, 77, ( ) A 10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