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学概论教案.doc
73页旅游学概论教案旅游学概论电子教案第一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类型学习目的:掌握旅游的定义、特征、本质及属性;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了解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和划分方法重点:旅游的定义、构成、旅游的分类难点:旅游的本质与属性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性质及特征测试: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学生异地读书农民异地打工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三峡大移民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外籍教师来我校任教留学生到外国留学来到某国家担任外交人员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 ……判断的标准:旅游的本质特征(主要目的是追求愉悦)和外部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和国家相关的规定辨别词义:旅游:“旅”,旅行、离家出行(反义词:居家) “游”,游览、游玩.二者关系:离家出行不一定是旅游;反过来,要去游览、游玩必须要离家出行.迁徙:由此地到彼地定居,主要目的是求生存,不再回来.旅行:travel 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不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旅游:tour或tourism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一、旅游的定义1、“艾斯特"定义(1942年瑞士亨泽克尔和克雷夫两位学者提出,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该组织英文缩写为AIEST):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2、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简称WTO)1991年6月加拿大渥太华会议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第2版)按照这样的定义,今天数量众多商务、公务、会议及事务性外出访问旅游都没有包括在内,而现代旅游实践和旅游统计中却是包含了上述活动的4、袁国宏、张月芳《旅游管理知识题解》中的定义:旅游是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综合定义: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长住地前往异地的旅行和暂时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从横向比较角度)异地性:旅游一定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即旅行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国际上一般规定不超过1年),最终必须返回原住地所以,移民不是旅游.综合性:旅游是人们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审美性:或娱乐性即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的活动人们之所以到某地去旅游,或者是因为那里很美、奇特,或者是去散心总之,旅游的目的可以是休闲、商务、公务、会议、探亲等,一定不是移民就业.其他:◎李天元主编南开版P56: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田里主编南开高职版16页:异地性、审美性、流动性(暂时性)、综合性◎高教版:娱乐性、异地流动性、大众普及性、季节变动性、地理变动性三、旅游的本质和属性(一)旅游的属性旅游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追求,包括休闲、追求新奇、追求体验感受等,所以主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但与经济、政治联系紧密。
与经济联系紧密:经济是前提(旅游活动产生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旅游业的兴起缘于经济旅游与政治关系密切.表现为:(1)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出境旅游实现的前提;(2)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发展旅游的又一前提3)旅游作为交往活动,可以改善国家的政治关系,经济上还可以平衡进出口贸易二)本质属性(学术界有争议)◎旅游属于社会文化活动旅游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旅游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旅游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讨论:你认为旅游最本质的属性是什么?为什么?分析:从旅游活动产生的原因看,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旅游者角度)从旅游业兴起的原因看,人们之所以会经营发展旅游,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本质属性是经济性旅游经营者角度)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一、按旅游目的划分1. 消遣旅游: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包括观光、度假、探险等。
1)观光旅游:以参观、欣赏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主要目的和游览内容的旅游消费活动.它是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旅游活动类型 (2)度假旅游:以度假和休闲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旅游消费活动或利用假期进行休养和消遣的旅游活动方式3)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以生态景观欣赏和体验为内容的自然旅游活动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继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之后发展的第三大领域2. 事务旅游: 包括商务、公务、会议等1)商务旅游:以经商为目的、将商业经营与旅行游览结合起来的旅游活动2)公务旅游:政府人员因公出访在公务之余进行的参观游览活动.(3)会议旅游:以组织、参加会议为主要目的,并提供参观游览服务的一种旅游活动3.个人或家庭事务旅游:(1)探亲旅游 (2)修学旅游二、按地理范围划分1.国内旅游①公民在本国国境范围内的旅游活动②不属于所在国居民的长驻(1年以上)外国人在所在国进行的旅游活动2.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包括国际来访的入境旅游和本国居民出境旅游两种情况.入境旅游:①一般指外国公民到本国的旅游活动②特殊情况:迄今为止,港澳台同胞来大陆地区的旅游访问活动。
原因:台湾还没有统一,港澳虽然已经回归,但都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出境旅游:①一般指本国公民到他国的旅游活动②特殊情况:大陆居民前往港澳台地区的旅游活动三、其他划分:(一)按组织形式:团体旅游(简称GIT)、散客旅游(简称FIT) (二)按计价方式:包价旅游、非包价旅游包价旅游是旅行社以一定价格向市场推销的成批量组合的旅行路线产品它分为全包价和小包价两种.前者包括一次旅游活动的全部旅游服务;后者只包括其中主要的几项服务非包价旅游是指旅行社根据旅游者需要按单项计价的旅游活动.主要对象是散客,所以非包价旅游又称散客旅游三)按费用来源:自费、公费、奖励(四)按旅游距离:远程、中程、近程旅游(五)按旅行方式:航空、铁路、汽车、海上、徒步、骑车(六)按活动内容:观光、考古、探险、宗教等(七)按旅游资源特征:风景名胜、城市旅游、海滩、山地、温泉……(八)按享受程度:豪华、标准、经济(九)按旅游要求的特殊性:特种旅游(如生态旅游、探险、狩猎、潜水、登山、汽车拉力赛及洲际、跨国汽车旅行等)、专项旅游(为社会、经济、文化、科研、修学、宗教、保健等某一专门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附:国家旅游局的划分观光旅游 :以参观欣赏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主要目的和游览内容的旅游消费活动。
度假旅游 :以度假和休闲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旅游消费活动.专项旅游 :为社会、经济、文化、科研、修学、宗教、保健等某一专门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会议旅游 :以组织、参加会议为主要目的,并提供参观游览服务的一种旅游活动.奖励旅游 :由企业或社会团体提供费用,以奖励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与公费旅游相同的是费用均来自公家,不同在于参加人员资格限定为成绩突出者)特种旅游 :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专门批准,并进行总体协调的具有竞技性和强烈个人体验的旅游活动一般需要提前申报计划.如生态旅游、探险、狩猎、潜水、登山、汽车拉力赛及洲际、跨国汽车旅行等第三节 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衡量(或统计)某地区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主要有三种:即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旅游者停留天数一、旅游人数(一)旅游人(次)数统计的意义对旅游企业:表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完成工作量的多少对国家或地区:可以反映该地旅游需求的规模,旅游设施设备条件和服务人员等方面的适应程度及旅游发展水平.所以,旅游人(次)数统计是制定旅游方针政策、编制旅游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二)旅游人(次)数统计的内容及方法1.入境旅游人(次)数统计(1)根据边防入境登记(中国)。
优点:①入境手续严格,统计资料可靠,准确性强②连续性强,便于进行动态比较缺点:包含了日常往来的边境居民,他们当日入境又当日出境,他们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入境旅游者2)根据酒店住宿登记有的国家之间没有边防入境登记,如欧盟成员国家缺点:①遗漏:A.边境一日游游客 B在亲友家中住宿过夜的入境旅游者②一人入境后可能住宿多个酒店,难免重复计算,统计结果往往高于实际来访人次.2.出境旅游人(次)数统计国际上通常做法是由本国在这些出境旅游者回国入境时,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3.国内旅游人(次)数统计(1)报表资料估计法由负责组织旅游的旅游企业填报,适用于由旅行社组织的团体旅游者的统计.(2)住宿点资料估计法.缺点:①并非所有国内旅游者都在各旅馆住宿;②各旅馆住宿的人并非均为旅游者3)定期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这是国际上通常做法.分为:①景点抽样调查在旅游景点连续进行一定时间的抽样,然后推算出全数或所占成数.②入户抽样调查例如中国就是由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1993年以来)和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0年以来)分别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农民开展国内旅游抽样调查二、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旅游收入通常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
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一般不包括国际间交通客运收入即机票收入一般地讲,旅游收入在数额上等于同期国内外游客在该国的消费总额.国内旅游收入统计方法:抽样调查法国际旅游收入和支出的统计方法:银行报告法;抽样调查法;混合法三、人均停留天数指来访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平均停留天数,也可用人均过夜次数表示.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认识人类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重点:中国古代旅游的类型;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托马斯·库克被尊为旅游业先驱的原因难点: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人类的旅游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是限定在有闲阶层中的古代旅游,其特征是以游乐为主,规模较小二是开始普及到中产阶层的近代旅游,它源自于人本主义意识和科学技术进步,并直接促成了现代旅游业的出现三是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现代旅游第一节 古代旅游一、迁徙和旅行旅游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对于旅游现象具体起源时间,有人认为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有些人则认为是在人类社会跨入文明阶段之后。
